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幾個發展不平衡問題

 
作爲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課題“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教育管理影響的研究”的子課題,爲了準確瞭解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情況,瞭解教育信息化在教學和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及存在問題,從而爲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員提供實證資料,爲行政主管部門提供決策依據,2003年初對山東西部8個縣市的140餘所中小學進行了調查,其中包括近30所縣市直屬高中、70餘所初中(80%是鄉鎮中學)、40餘所小學(30%縣城小學,70%鄉鎮小學)。調查主要採取問卷形式,同時還與部分教師進行了座談。山東西部這8個縣市的經濟發展狀況較之沿海開放地區要差些,符合我國中部平均發展水平,調查結果反映的是我國中部中小城市和鄉鎮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現狀,具有代表性。   調查中發現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這些問題在我國中小城市廣泛存在,具有普遍性。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揭示和分析,期望爲同行和教育主管部門提供參考。
  一、學校間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平衡
  表1至表3是對學校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設的調查統計結果,可以看到,學校之間的差距很大。有61.1%的高中、8.6%的初中和8.0%的小學擁有100臺以上微機;這三類學校中分別有65%、39.4%和33.3%的學校建了多媒體教室;建校園網的學校分別是42.7%、24.2%和16.7%。但是,仍有10%的鄉鎮中學和1/3的小學只有幾臺微機甚至沒有微機。從座談中瞭解到,少數鄉鎮學校所擁有的微機是多年前分配的,一直沒用過,現在已不能使用。
  教育信息化的軟件建設同樣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調查中瞭解到,有些學校已經建立了比較豐富的教學資源庫,但也有一些學校十分缺乏教學軟件,鄉鎮中小學尤爲嚴重。有的學校僅有幾盤教師講課錄相帶,其內容大多已過時。
  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也不平衡。從表4可以看到,無論高中、初中還是小學,都有部分學校幾乎沒有人接受過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的培訓,也有部分學校幾乎全部教師接受過培訓。
  當地經濟發展狀況是導致校際間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調查中瞭解到,那些只有幾臺或沒有微機的學校,均處於比較貧困的鄉鎮。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經濟發展水平。在“影響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因素”問卷調查中,有61.7%的初中和58%的小學回答“缺乏資金”。
  學校領導的認識是校際間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平衡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調查中瞭解到,經濟發展水平十分接近的地區,學校的教育信息化發展相差也很大。有些學校領導人缺乏現代教育意識,不重視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在鄉鎮中學和小學中,這個問題較爲突出。在“還沒有建網(或多媒體教室)的原因”問卷中,有19.1%的初中和16.7%的小學教師回答“領導不重視”。
  當地政府官員的思想意識也是影響學校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有一個縣城,擁有全國著名企業,縣財政收入在山東西部名列前茅,在被調查地區中是經濟狀況最好的,但是,全縣所有中小學微機擁有量不足600臺,全縣所有鄉鎮中小學無一建網,無一能開設信息技術課。教育信息化建設狀況是在被調查地區中最差的,經濟巨人卻是教育信息化的侏儒。一些地方行政官員對學校信息化建設根本不理解。調查中我們感受到中小學教師對此的無奈。
  思考:
  1.教育信息化建設需要較高的資金投入。在我國中部地區也有很多地方經濟落後,學校資金困難,對此,主管部門應出臺一些扶持政策,撥專款或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同時學校自身也應當拓寬思路,多方籌集資金。
  2.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是個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的關注。提高全社會現代化意識尤其是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現代化意識十分重要。有關行政指令和政策法規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保障。
  二、高中、初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發展不平衡
  1.從表1至表3的調查統計結果可以看到,無論是微機擁有量,還是已建多媒體教室和校園網的學校比例,高中明顯優於初中,初中優於小學。
  2.從近幾年涌現出的大量CAI課件等教學軟件看,適用於小學的教學軟件數量最多,質量最好;適用於高中的教學軟件則最少。既是說,教育信息化軟件建設情況,小學好於初中,初中好於高中。
  3.高中硬件建設發展快,但是這些投資興建的設施應用於學科教學的比率卻很低。從表5可以看到,高中有66.7%用於觀摩課、示範課;用於信息技術課;33.3%用於開會、放錄像等;只有16.7%用於各學科教學。而對於初中和小學來說,用於觀摩課、示範課的比例要小些,分別是47.5%和22.2%;用於各學科教學的比例就高得多,分別是50%和66.7%。顯然,多媒體教室用於學科教學的比率,小學高於初中,初中高於高中。這裏“觀摩課、示範課”指的是: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一堂課,主要用於參加省市級優質課評選。評選優質課與教師晉升職稱有關,關係到教師的切身利益,同時也影響學校的聲譽,學校和教師都比較重視。
  1.高中經濟條件好,受社會關注較多,教育信息化的硬件建設優於初中和小學是正常的。但是,高中處於應試教育的體系下,存在高考升學的巨大競爭壓力,學校評估基本上是以升學率爲唯一標準。使得高中的教學工作不得不以應對升學考試作爲工作中心。校際之間追求升學率的激烈競爭使學校仍然在不斷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教師累,學生苦。不少學校的領導和教師認爲,對於應付高考,利用傳統的黑板加粉筆字的教學方式完全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而利用多媒體技術從事教學活動,花費的時間和精力過多,對提高升學率不見得有多大幫助。另外,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高中課程內容的難度比較大。目前適用於高中的優秀教學軟件數量不是很多。
  2.初中雖然也有中考的壓力,但是初中課程內容和教學特點比較適合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近幾年來,涌現了一批針對初中的較好的CAI課件和電子教材。刺激了多媒體技術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