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分享五年HR招聘與面試的體會(中)

第四個問題、面試中HR們的心態和對策
  
  我們不妨從HR招聘者的職責描述說起,簡而言之,爲企業尋找合適的人才。當然有許多限制:
  
  1、時間,招聘週期按照職位高低從兩週到三個月不等,平均爲一個月

  2、成本,招聘過程會發生很多成本支出,只要不是糊塗到花多少錢不在乎的地步企業一定非常關心自己招人花費幾何

  3、招聘效果,也是最重要的,你找來的人是否能夠在

公司裏做得好,做得久,公司個人各得其所,雙贏爲贏嘛
  
   而這些限制本質上是矛盾的,又想招到最合適的人,又要快,又要省錢,壓力當然巨大。所以,其實HR在看似怡然自得坐在面試桌另一邊的時候,一般心裏都處 在這樣的矛盾掙扎之中,一方面,心中期望自己對面坐的就是那個最佳人選,另一方面,又擔心由於自己一時不慎,沒看破對方小小的應試伎倆,被人結結實實的忽 悠一把。
  
  這就是HR面試中的心態,針對這種狀況的應對措施似乎我不該多談,表現要不要好?當然要,而且在專業領域內要在衆多面試 者中首屈一指,但是面試經驗我勸各位還是少看些比較好,你想,如果你碰到一個經驗不十分豐富的HR,他所準備的問題你都有了比他還精準的答案,HR會得出 什麼樣的結論呢?
  
  1、這人面試經驗豐富,時刻準備跳槽,穩定性值得懷疑

  2、這人性格特點看不透,有待進一步觀察,看看有沒有更合適的人選吧
  
  所以,回到最初的地方,面試的過程是展示,而不是去掩飾,你遮蓋了一些東西,HR就會認爲你有更多東西沒有表現出來,進而對你整個表現的可信性產生懷疑,得不償失啊!再說句到底的話,憑藉面試經驗是有可能糊弄一些半路出家的HR,可是你找到了工作事情就結束了嗎?做起來發現這工作不適合你怎麼辦?發現工作對你的要求超出或明顯地與你的能力不協調怎麼辦呢?最終結果還是要放棄,不如在面試時真誠溝通,讓HR看透你點兒其實對你有幫助!
  
  第五個問題,做一塊過硬的敲門磚----簡歷
  
  製作簡歷,這一步看似簡單,其實也是有些竅門的
  
  三不寫二多寫一少寫
  
  大家猜一下,HR簡歷篩選時,閱讀你的簡歷會用多長時間呢?十分鐘?那是我一共就這一份簡歷,五分鐘?一般候選人在面試前他的簡歷會被這樣研究。一分鐘?那是這封簡歷寫得挺逗。正確答案,不會超過三十秒!這是我的自身經驗,同行們的意見可能更少!
  
   這麼短的時間能閱讀多大篇幅呢?注意我沒說閱讀多少字,最多兩頁A4。學校教育害死人吶,學生們的簡歷毫無例外的第一頁是“求職信”。內容基本雷同,大 體是大學生涯、母校光輝……除了校友和菜鳥,其他人是不會看的。你怎麼才能讓HR被你的簡歷吸引呢?切記,三不寫二多寫一少寫!
  
   不寫未成年經歷,做簡歷不是寫生平,公司選人不是政府選國家幹部。一般我們對你小時候的事情興趣不大,小學、中學就讀學校之類,沒人會看。很多人覺得好像 寫了也無關痛癢,其實不然,這樣的經歷一般都出現在簡歷開頭部分,看了一段這個,會嚴重影響HR看下去的意志力,那就虧大了!
  
  與工作本身不緊密相關的工作、學習經歷不寫,運氣好,HR視而不見,運氣不好,他們就會考慮,這個人能力挺雜啊,放我這兒不能人盡其才,來了也會跑!
  
   不寫自我評價和真正意義上的興趣愛好,自己都評價完了,HR還評價什麼呢?菜鳥會覺得你傲氣,有經驗的則不看,寫了只有壞處沒好處。如果你寫的是與工作 相關的興趣愛好,(比如應聘採購地說喜歡逛街購物,應聘財務的說自己酷愛數錢之類,開玩笑啊,學生朋友可別當真),那沒問題,如果你寫的是我愛唱卡拉 OK、泡吧跳舞、打球打牌,我看算了吧。
  
  直接相關的工作經歷要多寫,你最能吸引公司的關鍵能力就是這條,能不多寫嗎?我看得很多 簡歷都有很好的,甚至是我公司直接競爭對手公司工作經驗,但非常可惜,就一句話“從****到****在****公司任職****,證明人***”,你自 己都認爲你在這公司這幾年的工作經驗毫無亮點可說,怎麼吸引別人呢?
  
  成功案例數 據要多寫,記住一句話,事實永遠比空談有說服力,什麼樣的事實呢?成功案例。其實根本不用你從頭到尾地把整個案例背景、困難、壓力、你的措施、執行、結果 都寫出來,你只要提綱攜領地把事件描述一下就可以了。如果能多寫出兩三個成功案例,你這個人的能力還不躍然紙上?尤爲重要的是數據,這是最有說服力的,比 如,我要應聘一家公司的招聘經理我一定會列出數據,我多少年專職招聘經驗,閱讀**簡歷,組織過**次面試,招聘到經理級員工**,主管級**,其中** 是通過**途徑招到的,等等這樣的數字,很快就會讓你的描述可信度大幅上升。什麼?你記不得了?Faint! 你不會根據自己的情況估算一下?唉
  
  參加的項目要少寫,我看過不少這樣的簡歷,作了**年銷售,經驗豐富,業績優良,參加廣交會, 做成**項目,爲企業創利幾百萬元……人才啊!趕緊回頭看看薪資要求,RMB2500/month! 這人不是忽悠我吧,就算百分之一的獎金也有好幾萬吶!於是菜鳥說,騙人,扔!其實我知道,他確實是去參加了廣交會,也正經八百的坐在了他們企業的攤位前面 (旁邊坐着項目負責人),生意談下來了,說不定他還爲了這筆生意拼了一回酒,鬧了個現場直播呢!於是這也就成了他的經驗,堂而皇之的寫在了簡歷上。多大的 誤會!實在想寫,您就提一句得了,記得說清楚了是參加!

  第六個問題,投遞簡歷,電話初識,你的第一印象
  
  好了,現在我們有了一份合格吸引人的簡歷了,很多朋友開始滿世界搜尋招聘信息,然後只要是符合自己專業或興趣的二話不說就給他來一份,這樣的簡歷投遞方式有效嗎?
  
   答案是否定的!投簡歷的過程非常容易被忽略,認爲這其實是非常細小的問題。其實不然,這是整個應聘過程中你給公司的第一印象!心理學知識告訴我們,初見 簡歷就像我們在生活中認識一個人,第一次見面留下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你是否願意跟他交談,而你投簡歷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希望獲得面試機會,你說這是不是 重要?
  
  我在工作中平均每週收到幾百封簡歷,真可謂無奇不有,說幾個常見的例子吧。
  
  有不少簡歷居然是cc 給我的!什麼意思呢?我給別人投簡歷,應聘任家單位的職位,聽說你這兒也要招人?你也看看吧,如果那家公司我談不攏,我們可以再聊聊。還能有比這更糟糕的 第一印象嗎?反正我注意到很多HR都是直接click delete……就想考大學第二志願沒人要一樣,找工作,一般人家也不喜歡第二志願的!所以,一封郵件只發一封簡歷ok?
  
  比cc 好一點兒,有很多簡歷一眼看過去就知道不是給我一家公司的,e-mail內容整個兒一瓶紅花油,哪兒都能抹。可能大家從網上找來這樣的格式一看,不錯,新 鮮,找工作的信是這樣寫的啊!用了!可是,可憐可憐我們HR吧,你看了是新鮮,我們看了都要吐了,04年的時候,我記得網上出了個挺有名的求職信,你就看 吧,應聘簡歷裏面千篇一律,使用率高達33.33%,05年畢業生流行寫詩,一時之間,學生詩歌蜂擁而至,有些還真是文采頗佳,讀之怡情也就算了;有些打 油詩,逗個樂子,還能忍受;狗皮不通的順口溜也來湊熱鬧!暈啊,這又是什麼樣的第一印象呢?
  
  所以你的簡歷不能是應聘大軍裏的一個 小兵,沒人會注意大海里的一滴水的!要針對對方的招聘信息適當修改簡歷再寄出去。內容方面前文寫過了,毋庸贅述,e-mail裏面至少寫上,短短兩句話, 如:近日通過**渠道,瞭解到貴公司正在招聘**職位,竊以爲本人工作經歷、專業特長頗爲相合,特冒昧應聘**職位云云……別看這兩句話簡單,立刻你就甩 掉了一大批人,那些只知道重複點發送鍵的人,你是認真考慮了公司職位要求和自身條件才投簡歷的!

另一種第一印象是電話約見,一般會由HR的人來做,內容大體上就是我們看了你的簡歷,認爲你的基本條件是符合我們職位要求的,希望你能在某日來公司參加面試……看似簡單,但其實應聘者的表現也還是有高低參差之別的。
  
  接電話的技巧,不好的印象類型有三種:前倨後恭、不知所云、太過依賴。
  
   前倨後恭,中華禮儀之邦,向來是以理爲先的,可是偏偏倒了現代,似乎崇禮之風日下,表現在電話這個看不見對方的場合裏尤爲過分。英文接電話用hello 也就是你好,跟日常朋友見面打招呼的言語一樣;再看我們,居然創造性的發明了個“喂”,這其實非常不禮貌,你想,誰在路上跟別人打招呼直接喊聲“喂”的 啊?更有甚者,這一聲“喂”的語氣有多種含義表達(感謝祖先發明的四聲),可以表示應答、疑問,這還說得過去,還可以表示質問、挑釁、不耐煩,這給人的第 一印象就不能再壞了!有點囉嗦,實際情況是這樣的
  
  “喂!”
  我:“你好,是***嗎?”
  答:“是啊,你誰啊?”
  我:“我是**公司的,你是不是給我們公司投了簡歷?我們覺得你條件不錯想請你來面試。”
  答:“噢,是的是的,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在開會(上課,吃飯,車上,等等藉口不計其數)。”
  
  那拒人千里之外的開場白實際上已經爲禍不輕了,再加上你一百八十度的態度轉變,你想能給對方留下什麼印象呢?
  
  第二種叫做不知所云,還是用電話內容來說明
  
  “喂,你好。”
  我:“你好,是***嗎?”
  答:“是啊,您哪位啊?”
  我:“我是**公司的,你是不是給我們公司投了簡歷?我們覺得你條件不錯想請你來面試。”
  答:“**公司,我沒投過簡歷啊?”(開始恍惚,難道我投的?)
  我:“應該不會吧,你用****e-mail郵箱發過來的。”
  答:“郵箱是我的,那應該是我投得沒錯,你能告訴我,我投的什麼職位嗎?”(眩暈,真的經常有這麼問的,估計投得太多了)
  我:“你投的是**職位,可能時間有點兒長吧,你還對這個職位感興趣嗎?”
  答:“我應該有吧……”(我狂倒)
  
  最後一種情況常見於應屆畢業生
  
  “喂,你好。”
  我:“你好,是***嗎?”
  答:“是啊,您哪位啊?”
  我:“我是**公司的,你是不是給我們公司投了簡歷?我們覺得你條件不錯想請你來面試。”
  答:“噢,好啊,沒問題,非常感謝!呃,對了,你們公司在哪兒?”
  我:“請記下我們公司地址****”
  答:“好的,我記下了,呃,不好意思,我怎麼過去?”
  “我在**地方,做什麼公交車能到?”
  “你們公司那兒有什麼標誌物?”
  “我到你們公司說是來應聘的就行了吧?”
  
   你可能覺得問地址甚至問怎麼走都無可厚非,可實際上這些信息你都是可以自己主動獲取的。你給對方的感覺就是你依賴心理特別強,以後交件事情給你做你也會 問:“我該找誰幫忙?他電話多少?我找不到***該怎麼辦?”之類的問題,與其都解答你,還不如我自己做,你的工作能力又從何處體現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