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ernet和802.3的區別及歷史

首先說明一下, Ethernet 和 802.3 並不是一回事,雖然我們經常混用這兩個術語;
歷史上以太網幀格式有五種 :


1. Ethernet V1 :

這是最原始的一種格式,是由 Xerox PARC 提出的 3Mbps CSMA/CD 以太網標準的封裝格式,後來在 1980 年由 DEC , Intel 和 Xerox 標準化形成 Ethernet V1 標準;

2. Ethernet V2(ARPA) :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以太網幀格式,也是今天以太網的事實標準,由 DEC , Intel 和 Xerox 在 1982 年公佈其標準,主要
更改了 Ethernet V1 的電氣特性和物理接口,在幀格式上並無變化; Ethernet V2 出現後迅速取代 Ethernet V1 成爲以太網事實標準; Ethernet V2 幀頭結構爲 6bytes 的源地址 +6bytes 的目標地址 +2Bytes 的協 議類型字段 + 數據。


常見協議類型如下:
0800        IP
0806        ARP
8137        Novell IPX
809b        Apple Talk


如果協議類型字段取值爲 0000-05dc( 十進制的 0-1500) ,則該幀就不是 Ethernet V2(ARPA) 類 型了,而是下面講到的三種 802.3 幀類型之一; Ethernet 可以支持 TCP/IP , Novell IPX/SPX , Apple Talk Phase I 等協議; RFC 894 定義了 IP 報文在 Ethernet V2 上的封裝格式;

3. RAW 802.3 :

這是 1983 年 Novell 發佈其劃時代的 Netware/86 網絡套件時採用的私有以太網幀格式,該格式以當時尚未正式發 布的 802.3 標準爲基礎;但是當兩年以後 IEEE 正式發佈 802.3 標準時情況發生了變化 —IEEE 在 802.3 幀頭中又 加入了 802.2 LLC(Logical Link Control) 頭,這使得 Novell 的 RAW 802.3 格式跟正式的 IEEE 802.3 標準互不兼容;可以看到在 Novell 的 RAW 802.3 幀結構中並沒有標誌協議類型的字段,而只有 Length 字段 (2bytes, 取值爲 0000-05dc ,即十進制的 0-1500) ,因爲 RAW 802.3 幀只支持 IPX/SPX 一 種協議;

4. 802.3/802.2 LLC :(LLC+MAC)

這是 IEEE 正式的 802.3 標準,它由 Ethernet V2 發展而來。它將 Ethernet V2 幀頭的協議類型字段替換爲幀長度字段 ( 取值爲 0000-05dc; 十進制的 1500 ) ;並加入 802.2 LLC 頭用以標誌上層協議, LLC 頭中包含 DSAP , SSAP 以及 Crontrol 字段;
常見 SAP 值:


0 : Null LSAP[IEEE]
4 : SNA Path Control[IEEE]
6 : DOD IP[79,JBP]
AA : SNAP[IEEE]
FE : ISO DIS 8473[52,JXJ]
FF : Global DSAP[IEEE]


SAP 值用以標誌上層應用,但是每個 SAP 字段只有 8bits 長,而且其中僅保留了 6 比特用於標識上層協議,因此所能標識的 協議數有限 ( 不超過 32 種 ) ;並且 IEEE 拒絕爲某些重要的協議比如 ARP 協議定義 SAP 值 ( 奇怪的是同時他們卻定義了 IP 的 SAP 值 ) ;因此 802.3/802.2 LLC 的使用有很大侷限性;

5. 802.3/802.2 SNAP :


這是 IEEE 爲保證在 802.2 LLC 上支持更多的上層協議同時更好的支持 IP 協議而發佈的標準,與 802.3/802.2 LLC 一樣 802.3/802.2 SNAP 也帶有 LLC 頭,但是擴展了 LLC 屬性,新添加了一個 2Bytes 的協議類型域( 同時將 SAP 的值置爲 AA ),從而使其可以標識更多的上層協議類型;另外添加了一個 3Bytes 的 OUI 字段用於代表不同的 組織, RFC 1042 定義了 IP 報文在 802.2 網絡中的封裝方法和 ARP 協議在 802.2 SANP 中的實現;


今天的實際環境中大多數 TCP/IP 設備都使用 Ethernet V2 格式的幀。這是因爲第一種大規模使用的 TCP/IP 系統 (4.2/3 BSD UNIX) 的出現時間介於 RFC 894 和 RFC 1042 之間,它爲了避免不能和別的主機互操作的風險而採用了 RFC 894 的實現;也由於大家都抱着這種想法,所以 802. 3 標準並沒有如預期那樣得到普及;

CISCO 設備的 Ethernet Interface 默認封裝格式是 ARPA(Ethernet V2)

不同廠商對這幾種幀格式通常有不同的叫法,比如:


Frame Type----------------------------------Novell/ ----------------------------Cisco
Ethernet Version 2 : -----------------------Ethernet_II/--- -----------------arpa
802.3------------------------------------------ Raw : Ethernet_802.3/ novell_ether
IEEE 802.3/802.2 : -------------------------Ethernet_802.2/-------- -------- sap
IEEE 802.3/802.2 SNAP : ------------------ETHERNET_SNAP/-------------- snap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