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在中國的發展及其社會影響

WEB2.0在中國的發展及其社會影響
2007-02-04 15:28
 
 
 
 
     關於WEB 2.0,目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其中一個有代表性的觀點是,WEB 2.0是互聯網的一次理念和思想體系的升級換代,由原來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數資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導的互聯網體系轉變爲自下而上的由廣大用戶集體智慧和力量主導的互聯網體系。WEB 2.0 內在的動力來源是將互聯網的主導權交還個人,從而充分發掘個人的積極性,使之參與到體系中來,廣大個人所貢獻的影響和智慧和個人聯繫形成的社羣的影響,替代原來少數人所控制和製造的影響,從而極大解放個人的創作和貢獻的潛能,使得互聯網的創造力上升到新的量級。 

    總體來說,WEB 2.0指的是互聯網的第二代服務,這既包括互聯網的底層技術變革,例如,P2P技術對現有的客戶端/服務器結構的衝擊,同時也指互聯網應用層面的變化,其中,博客(包括播客)、維基、RSS、SNS、社會書籤等尤爲受到關注。對於WEB 2.0,業界的反應不盡相同,有人熱情吹捧,認爲它是革命性的;也有人認爲它並沒有太大技術含量,與第一代互聯網沒有實質性不同。這些反應的背後都是各種各樣的商業動因。作爲研究者,既要注重業界的動向,又要擺脫商業的喧囂,超越商業的視野,來研究新現象背後的深層原因,這也是本文的出發點所在。 

    WEB 2.0在中國的發展 

    在中國,雖然在網站運營中普遍推廣WEB 2.0概念並以此作爲新一輪網站競爭要點主要始於2005年,但關於WEB 2.0中一些相關應用(如博客)的關注從2002年左右就開始了。 

    在WEB 2.0的發展中,博客概念的推廣以及博客網站的發展是最爲顯著的。2002年7月方興東、王俊秀正式命名blog的中文爲“博客”,2002年8月方興東、王俊秀開通博客中國(blogchina.com)網站,開始了博客在中國的全面啓蒙和推動。 

    2005 年是中國博客商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年份。這年8月,博客網(www.bokee.com,原博客中國)宣佈獲得博客網站業內最大的一筆風險投資,總額爲千萬級美元。同年11月,中國博客網(BlogCN.com)宣佈獲得1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而這年新浪與搜狐兩大門戶網站先後推出博客服務,並推出名人博客、博客大賽等一系列商業營銷活動,對於博客的商業化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有調查數據稱這一年中國的博客數量達到了1600萬。而根據 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於2006年7月發表的數據,在中國網民使用的網絡服務中,使用博客服務的比例爲23.7%,也就是說,到今年上半年,中國網民使用博客服務的人數約爲2900萬。 

    可視爲博客一個分支的播客,也是近兩年在中國發展起來的。 2005年底,一位名爲胡戈的網友“惡搞”著名導演陳凱歌的電影作品《無極》,創作了《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作品於2006年初在網絡中迅速流傳並引起強烈反響。這一事件除了引發了關於“惡搞”的爭論外,也顯示了播客這樣一種新生事物對於既有的文化秩序的衝擊。中國第一家播客網站名爲土豆網(toodou.com),它提供了一個讓個人自由發佈原創音頻視頻作品的平臺,與最近因被Google重金收購而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Youtube 異曲同工。目前,土豆網、菠蘿網(WWW.PODLOOK.COM)、波譜播客(原名播客天下,www.imboke.com)、中國播客網(http: //www.maidee.com/)等純播客網都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與影響,而博客網和中國博客網等也陸續開通了播客頻道。另外,諸如“反波” (antiwave)這樣的個人播客也日益顯現出它們獨特的力量。 

    與博客相比,維基應用在中國的發展較爲緩慢,雖然有中文維基百科 (zh.wikipedia.org ) 、 維庫(www.wikilib.com )、 天下維客(www.allwiki.com) 和網絡天書(www.cnic.org/wiki )等網站,但使用人數有限,影響力也有限。 

    RSS 在中國的運用始於2004年,這年3月,“博客中國”網站推出了15個頻道的RSS新聞服務。同年8月9日,新華網推出了RSS聚合新聞服務,推出試運行的聚合新聞欄目11個,在2004年奧運會期間,新華網也利用RSS系統推出了有關內容服務。此外,百度新聞、計世網、天極網等也成爲RSS技術的積極採用者。新浪網於2005年初也推出了RSS新聞服務,並開發了自己的RSS閱讀器。目前,許多主要的新聞網站都開通了RSS服務,各類博客網站也嵌入了 RSS服務。在中文RSS閱讀器中,“看天下”、“周博通”、“博閱”、“新聞螞蟻”、“新浪點點通”等閱讀器,各自佔據着一定的市場份額。 

    從社會書籤功能的應用看,天天網摘(www.365key.com)和我摘( http://www.wozhai.com )較具代表性。此外新浪也開通了類似的服務VIVI ,但總體來說,中國網民對於這一功能瞭解還較少。 

     在SNS服務方面,出現了億友 (www.yeeyoo.com )、 聯絡家(www.linkist.com )、優友地帶 (www.uuzone.com )、四度關係 (www.4dguanxi.com )和校內網(www.xiaonei.com) 等數十家網站,但總體來說,還未形成強大的影響力。 

    儘管Web2.0在中國的發展是令人矚目的,但仍然不盡如人意。由中國互聯網協會在2006年2月發佈《2005-2006中國Web2.0現狀與趨勢調查報告》指出,普通互聯網用戶對Web2.0知者甚少。其中,73.3%被調研者不瞭解Web2.0. 

    但是,無論如何,WEB 2.0的應用已經逐漸滲透到中國的網絡社會中,其社會影響也日益明顯。

從人與內容的關係到人與人的關係——WEB 2.0的核心指向 

    雖然人們對於WEB 2.0的定義和特徵的概括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指出了WEB 2.0 是以“人”爲中心,而不是以物(或內容)爲中心。 

    同時,對於WEB 2.0另一個共識是,它是一種用戶參與的架構,這既指網站內容建設,也指網站的整體“生態系統”的建設。 

    WEB 1.0時代的口號是內容爲王,網站的目標是以內容來吸引眼球,吸引人。這種思想也是傳統媒體思想的一種延續。但在網絡中,人與內容的關係常常受到超鏈接等外部因素的干擾,因而呈現出偶然性、隨意性與跳躍性,而信息過載也使內容對於人的持續吸引能力受到不斷削減。也就是說,在網絡中,人與內容的關係往往不是穩定。有時反倒是形式(例如界面風格)對人們在網絡中的行爲方式產生較強的制約作用。網絡要能持續地發展,必然要有一種超越人與內容關係的新動力。 

    而WEB 2.0的指向,則試圖把人與內容的關係深化爲人與人的關係。雖然WEB 2.0也強調內容的生產,但是,內容生產的主體已經由專業網站擴展爲個體,從專業組織的制度化的、組織把關式的生產擴展爲更多“自組織”的隨機的、自我把關式的生產。個體生產內容的目的,也往往不在於內容本身,而在於以內容爲紐帶、爲媒介,延伸自己在網絡社會中的關係。 

    因此,WEB 2.0使網絡不再停留在傳遞信息的媒體這樣一個角色上,而是使它在成爲一種新型社會的方向上走得更遠。這個社會不再是一種“擬態社會”,而是成爲與現實生活相互交融的一部分。 

  社會界面與社會紐帶——WEB2.0對個體的意義 

    無論是進行博客活動,還是參與WIKI創作,或是運用社會書籤或SNS,個體利用WEB 2.0,其動機之一,都是尋求社會性報償。雖然這種動因在WEB 1.0時代也是存在的,但是WEB 1.0的應用方式不利於網民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被凸顯出來。而WEB 2.0特別是諸如博客這樣的方式,給個體提供了一個清晰的爲個人獨享的社會界面,這個界面是一種個人化的舞臺。 

    根據美國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的“擬劇理論”,在日常交往和生活中,人人都是表演者,人們會在特定的情境、特定的舞臺上根據別人對自己行爲的期待,以及自身對他人思想、感情和行動的期待,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爲。戈夫曼認爲,人們表演的區域有前臺和後臺之分。前臺是人們正在進行表演的地方,後臺則是爲前臺表演作準備的、不想讓觀衆看到的地方。人們在前臺的行爲舉止與後臺是不一樣的。 

    一些研究者認爲,博客有讓個人的後臺行爲前臺化的趨向。但是,我個人的看法是,實際上,大多數博主在他們的博客中仍然是在通過精心的控制,進行着前臺的表演,即使將一些看似後臺的東西放到博客中,那也是個體在藉此嘗試自我形象的重新塑造,仍然是一種有目的的印象整飾。如果這種努力失敗了,也往往只是個體在手段與分寸把握上的失敗,而從出發點來說,這仍然是一種前臺行爲。 

    而如果個體不能把握前臺行爲與後臺行爲之間的界限,也有可能引來一些麻煩,網絡的特點有時會使小小的失誤放大爲社會性影響。因此,事實上,人們需要更爲審慎地決定在諸如博客的WEB2.0的社會界面中的個人行爲。 

    WEB2.0的應用,不僅是一種個人與社會溝通的界面,還是一種社會紐帶,是個體吸納與整合社會能量的接收器,同時也是個體能量放大爲社會能量的轉換器。四、分權不等於權力的平等——WEB 2.0中新的權力關係 

    關於WEB2.0,人們總喜歡把它與分權或去中心化聯繫在一起。P2P的技術思想,的確在某種意義上削減了中心服務器的地位,使權力有所分散,但這種底層結構的分權是否就意味着人人權力平等?而用戶越來越多地擁有了生產內容的便利,是否就意味着他們真正獲得平等的“話語權”? 

    如果僅僅將博客等視作個人媒體,那麼它在給予個人更方便地進行個人表達與意見共享方面的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把博客以及WEB2.0看作一種社會關係或社會網絡的話,那麼,我們就更應該關注由這種關係或網絡結構帶來的權力的重新分化。 

    社會網絡的分析方法有助於我們從結構的層面認識新一代網絡社會的權力形成。社會網絡的分析方法指出,一個社會網絡中的行動者,如果與很多他者有直接的關係,該行動者就居於中心地位,從而擁有較大的權力。[2]如果畫出博客這一社會網絡裏的關係圖(哪怕只是一個極小的局部),就可以看到從不同的點上發出的線的數量存在巨大的差異(這些線表明了關係的多少),這是權力落差的一種直觀體現。 

    雖然博客社會裏新的權力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既有的社會權力關係(例如名人博客更容易形成強勢),但同時也可以看到,即使是原本平等的平民,在博客世界裏也可能會因爲各種因素產生權力上的分層,博客的話語內容、話語方式,博主與閱讀者之間的溝通方式與頻率,以及網站的編輯手法等,都可能對博客的影響力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博客的權力。 

    從社會公共意見的形成方面看,這樣一種新的權力結構,也許會使某些個體的意見在網上更易於傳播,從而影響到公共意見的走向。 

    同時,這種權力關係,也有可能會與現實的社會結構共同作用,影響到個體獲得社會資源的機會。 

    因此,對於WEB 2.0時代,我們仍然不能抱以烏托邦的幻想。 

    無論WEB 2.0在商業層面還將面臨什麼樣的起伏,它對於互聯網進一步發展的推動能力是可以預見的。它最終給我們帶來的將是超越於內容的社會網絡以及文化網絡,是人與人關係的重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