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硬件如何影響在校學生?

說起開源硬件,也許有人也覺得這是一個與創客相關的名詞。隨着這個領域的發展,它也在慢慢地影響其他行業,比如說教育行業。在SZDIY社區裏面, 有一名朋友是深圳某個中學的實驗室教師,他每年都要帶學生去參加各種機器比賽。據其介紹,對於中學生來說,他們並不需要理解硬件背後的原理,只要能夠快速 建立模型就成,越傻瓜越好,而開源硬件在這方面給了他們很大的幫助。

除了能夠幫助中小學生快速建立模型去參加比賽外,開源硬件對於在校學生來說,還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更容易找到工作

從高校走出來後,我們會發現很多知識已經是被淘汰的,需要重新學習很多東西。以小編的經歷來看,那些偶爾泡在開源軟件社區做開發的同學都能找到不錯的工作,而單純“啃”課本的人最後只能轉向別的行業謀生。

與開源軟件相似,開源硬件裏面擁有很多工程實例,它們所用到的專業知識更貼近社會所需求的。另外,社區裏面還有很多開源項目供有興趣的人蔘與,讓尚未踏進社會的學生有機會去體驗如何跟別人溝通合作,瞭解完整的系統工作方式。

“開源硬件給學生提供了實際有效的工程實例,比爲教學而設計的所謂實驗質量要高得多。同時,在開源項目的基礎上,不只是學生,任何對此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在現有項目基礎上開發新的項目,而不是把時間都花在類似”單片機最小系統”這類重複發明輪子的事情上。”

降低學習門檻

在很多創客眼中,Arduino只是一個幫助快速建立產品原型的“玩具”,產品成型後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定製更合適的控制板。不過得益於這個“玩具”,學習編程和電子電路的門檻降低不少。

在跟創客交流的過程中,他們對於Arduino的“易用性”表示認同。RoboPeak的陳士凱表示這種“易用性”能讓非理工科領域的學生快速實用。

而DFRobot的葉琛指出,比起像TI這樣的平臺,Arduino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擁有更完善的生態圈。它擁有完善的庫、幾萬個樣列和衆多兼容配件。這樣一來,給教育領域所帶來的深度和廣度也是截然不同的。

另一方面,Arduino社區的努力是不能忽視的。因爲使用這個平臺的創客都比較樂於分享,新手很容易從中獲取自己需要的資源。此外,部分創客也努 力打造一些降低編程門檻的產品,比如說李大維和何琪辰打造的ArduBlock、陳正翔的Mind+,它們都是通過圖形化的方式來讓新手實現輕鬆編碼。

按一般的情況來說,非理科生要打造電子產品並非易事。他們的心裏也許有很多創新的想法,不過要他們系統地學習電子專業,成本並不低,這導致很多人最 後選擇放棄。5年前,imlab高磊還是四川音樂學院的一名學生。雖說音樂學院的一個特色就是女多男少,但是很多人到快畢業的時候連一個女朋友都沒有。於 是他藉助Arduino打造了很多有趣的東西,其中一款就是專門用來勾搭妹子的“搭訕器”。而現在,他已經搖身變爲一位硬件創業者,開源硬件在整個過程中是如何影響他的呢?

“它(開源硬件)一開始並沒有把‘用硬件做原型’這件事變的簡單,因爲要用Arduino的話還是得學編程和電子電路知識,但是它讓‘學習編程和電子電路’變的簡單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