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變量類型(二)——列表(上)

一、Python列表是什麼 ?

List(列表) 是 Python 中使用最頻繁的數據類型。

列表由一系列按特定順序排列的元素組成。你可以創建包含字母中所有字母、數字0~9或所有家庭成員姓名列表;也可以將任何東西加入列表中,其中的元素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列表用 [ ] 標識,並用逗號來分隔其中的元素,是 python 最通用的複合數據類型,通常給列表指定一個複數名稱

列表中值的切割也可以用到變量 [頭下標:尾下標] ,就可以截取相應的列表,從左到右索引默認 0 開始,從右到左索引默認 -1 開始,下標可以爲空表示取到頭或尾。

實例如下:

二、訪問列表元素 

類似Java中訪問數組

三 、對列表元素進行操作

1、修改列表元素

2、在列表中添加元素

①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用append追加

②在列表中插入元素

使用insert()可在列表的任何位置添加新元素。爲此,你需要指定一個新元素的索引和值。

3、在列表中刪除元素

①使用del語句刪除元素

如果要知道刪除元素在列表中的位置,可以用del語句。

可以使用del刪除任何位置處的元素列表,前提是知道索引。

②使用方法pop()刪除元素

有時候,你要將元素從列表刪除,並接着使用它的值。

方法pop()可刪除列表末尾的元素,並讓你接着能夠使用它。

術語(pop)源於這樣一個類比:列表就像一個棧,而刪除列表末尾的元素相當於彈出棧頂元素。

那麼pop()方法的意義究竟在何處?

假設列表中的摩托車是按購買時間存儲的,就可使用pop()方法打印一條消息,指出最後購買的是哪款摩托車。

③彈出列表中任何位置處的元素

實際上,可以使用pop()方法來刪除列表任何位置的元素,只需在括號內指定要刪除的元素索引即可。

Tips:  del語句 VS pop()方法

 如果你要從列表中刪除一個元素,且不再以任何方式使用它,就使用del語句;

 如果你要在刪除元素後還能繼續使用它,就用pop()方法。

④根據值刪除元素(remove

有時候,你不知道要從列表中刪除的值所處的位置。如果你只知道要刪除的元素的值,可使用remove()方法。

使用remove()從列表中刪除元素時,也可接着使用它的值。

注意:

remove()方法只刪除第一個指定的值。如果要刪除的值可能在列表中出現多次,就需要使用循環來判斷是否刪除了所有這樣的值。

四、組織列表(即輸出列表的方式)

在你創建的列表中,元素的排列順序常常是無法預測的,因爲你並非總能控制用戶提供數據的順序。這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可避免的,但你經常需要特定的順序呈現信息。有時候,你希望保留列表元素最初的排列順序,而有時候又需要調整順序。Python提供了很多組織列表的方式,可根據具體情況選用。

1、使用方法sort()對列表進行永久性排序(原順序無法恢復

還可以按與字母順序相反的順序排列列表,只需向sort()方法傳遞參數reverse=True.

2、使用sorted()方法對列表臨時排序 

要保留列表原來的排列順序,同時以特定的順序呈現它們,可使用函數sorted()。

函數sorted()讓你能夠按特定順序顯示列表元素,同時不影響它們在列表中的原始排列順序。

如果你要按與字母順序相反的順序顯示,也可向函數sorted()傳遞參數reverse=True。

3、倒着打印列表(reverse()方法)——永久性修改,但可恢復

注意:reverse()方法不是按與字母順序相反的順序排列列表元素,而是反轉列表元素的排列順序。

reverse()方法永久性地修改列表元素的排列順序,但可隨時恢復到原來的排列順序,爲此,只需對列表再次調用reverse()即可。

4、確定列表長度——len()方法

使用函數len()可迅速獲悉列表長度。

Python計算列表元素從1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