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

呵呵,不是觀後感,因爲我還沒看這部片子。不過趕上這個熱潮,天天耳邊有廣告給你喊“功夫,功夫”,不由得有點感想。
現在說起功夫這個詞,恐怕任何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會是雙截棍和“啊~~呀~~~~”的一聲怪叫,李小龍實在是太成功了,不僅讓外國人瞭解了功夫,也從新定義了國人心中的這個詞。讓我們幾乎忘記了它的更普通的含義。

功夫代表時間:“要作出這麼個東西,可得花功夫的。”
功夫代表工作量和主觀努力:“不下功夫怎麼會作得好呢?”
功夫代表了技術含量和人員的水平:“這活,沒真功夫的絕對玩不來。”

忽然發現“功夫”是一個描述軟件開發度量的理想單位(終於繞回本行了shades_smile.gif),想想《人月神話》中反覆討論的人-月之間的關係,想想項目管理三角中的資源-時間-功能和三角中間的質量。“功夫”兩個字,似乎都已蘊含其中了。
我們的民族有長久而輝煌的工藝史,也有着從長期工藝實踐中提煉的哲學智慧。就像武術從文人的個人修養中借用“功夫”這個概念一樣,利用我們的文化資源,迎合中國讀者習慣的“武俠文化”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如果我們用“這個軟件需要花xx功夫”,而不是代碼行、人月、功能點之類的來和客戶交流,是否會使得項目的規劃更容易避免踏入人月的誤區呢?也許,正是一件需要下功夫的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