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起:攫取超人能量(转载)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管理人员在纷杂变幻的形势下,都面临着一系列的困惑:什么是卓越的领导力?卓越的领导人应具备哪些素能?卓越的领导人的模型到底是什么样?领导者达到卓越的境界是否有具体的途径和方法?等等。

中商国际管理研究院组织国内外的专家们,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并结合国际最前沿的领导及管理理论,自主研发具有中国特色的领导力及相关的配套应用工具,形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领导力课程——《卓越领导力的18项修炼》。

卓越领导力的18项修炼》将卓越的领导力用六维360°模型(雷达图)表示(图1),即学习力、决策力、组织力、执行力、教导力、感召力;六维领导力的内涵关系是:学习力(入)对应教导力(出),决策力(上)对应执行力(下),组织力(硬)对应感召力(软);每一种力都切分为三个侧面,共计18项。
该课程目前已为许多省市党政机关干部、众多大学的高级总裁研修班(EMBA、MBA)、国有大中型、民营企业领导干部进行了共计280场的培训(讲座、内训),受训人员达数万人次,深受参训人员的高度评价。学员们认为该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既能学到国内外最前沿的领导及管理理念,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卓越领导的修炼途径及最实用的工具和方法。

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辟《卓越领导力的18项修炼》课程系列专栏,介绍18项修炼,以飨大家。

《卓越领导力的18项修炼》——学习力之一


攫取超人能量

案例分享:用知识领导

一家四星级酒店,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高雅的装饰环境,但是效益一直没有重大突破,主要问题在餐饮的管理上。集团公司于是从旅游公司选派李献做酒店副总经理,加强对餐饮部的管理,并下达利润指标。

餐饮部经理王蓄是位老员工,厨师出身。李献从前做导游的,旅游和餐饮毕竟不同,在上任以后的一系列工作中,迟迟不能切入领导及管理的要害,因此王蓄经理认为李献是外行领导不了他,不但有抵触情绪还向上级领导请求撤回李献。

李献于是就对菜单的价格进行统计分析,从利润与菜单关系上寻找突破点。原来设想客户人均消费50元,而菜单上15—30元的菜占70%,30—50元的菜占5%,50—100元的菜占10%,也就是说实现目标的菜仅占整个菜单的5%,这应该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找到问题,对症下药,于是李副总就修改菜单,重新设定菜价比例,15—30元的菜占15%,30—50元的菜占70%,50—100元的菜占15%。经过两个月的实施,餐饮部营业额增加30%,利润增加8%。
知识改变领导方式,知识提升经济效益,知识让部下信服。





学习力是领导者首先应具备的能力,因为学习力是最可贵的生命力、最活跃的创造力和最本质的竞争力,任何个人、企业、国家获取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与和谐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升学习力。所以管理大师彼得•圣吉说学习的本质用两个字回答是创造,四个字回答是持续创造,其核心是不断创新发展。因此,领导者要通过不断学习,让知识产生裂变,产生超人能量,才能持续不断地创造超常业绩。

一、领导水平决定组织价值

强国要靠强企,强企必须靠强领导,只有卓越的、专业化的领导才能领导专业化的团队。
目前,中国很多企业依然是业余的领导人去领导着职业化的团队、职业水准的专家、职业水准的工程师们。
如果我们将团队的成员比作数字,“00,000”,当前面没有一个大于“零”的数字时,这一串“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前面加上“1”,它就变成10万,最前一位越大,“零”越多这个数字价值越大;一个群体也是如此,如果没有领导它没有意义,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由此可见,团队的水平一定体现在最前面的领导水平,后面的水平再高达到是9,也不如最前面的1,但是如果下属水平不停提高进步,都变成9,领导就要不断提升自己,也要不停进位,否则后面该进位而进不了位的时候就会出现人才流失,只有解决了最高领导人的问题才能解决企业的根本问题。

所以这个时代的比拼不是兵对兵的比拼,而更多的是将对将的较量。只有领导的能量不断放大,团队的竞争力才能整体提升。

二、优化能量结构

领导的能力来源于哪里?

企业的迅速发展给领导带来很多烦恼,苦不堪言,其实就是一个字“累”,累=压力/能
力,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累来自压力大,压力大因为能力小,只要加大能力减小压力,才能做个轻轻松松的领导。其实,能力源自能量,所以能量就成为领导力的来源。


领导力的来源是两种能量(图2),一种是职位能量,一种是能力能量。前者是组织赋予的,靠这种能量去管理下属只能靠强权高压,下属未必信服;后一种能量,是自己的知识能力和人格魅力,是靠学习得来。这就形成了领导的能量结构,一般的领导职位能量占80%,能力能量占20%,优秀的领导职位能量占50%,能力能量占50%,而卓越的领导职位能量只占20%,而能力能量却高达80%。
因此,我们要优化能量结构,尽量放大能力能量,就会达到卓越的领导“不怒自威”,“不令而行” 超然境界,并且产生无穷的影响力。而这种能量如何获得呢?

三、让知识产生裂变

人类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知识,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知识,并在不断思索中将知识变成我们财富,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人类的学习方式基本上有两种方式(图2),第一种是累加式学习,即学习、学习、再学习,第二种是裂变式学习,即学习、实践、思考。
     
第一种累加式学习方式是这样的,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等,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这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用于素质教育是可行的,但是它是不产生绩效的。因为这种学习方式获得的知识是累加的,或者理解知识静态的,如果把这种方式获得的知识比作炸药的话,你累集的是一包一包炸药,但是你将它长期放置,没有使用就过期失效了。其实知识都有用,不存在没有用的知识,只是你没去用罢了。

第二种学习方式是裂变式学习,就是将已经累积的炸药用雷管引爆,它的根本形态是学习、实践、思考,而且不断循环,产生裂变。这种学习方式要求不但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它讲究和强调的是实践,进一步强调的是行万里路,还不如越人无数,讲的是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但是最根本的是要面壁开悟。平庸的学习者是不断的练、练、练,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而大师的则是闭关修炼,他要冷静思考,沉浸落地,融会贯通,酝酿裂变。前者的学习获得的是日积月累的小进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后者大师是短时间突然开悟的大进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恍然大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都是在短时间的爆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