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面试题(二)

什么是多态?

答:多态是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多态。

 

解释C++中静态函数和静态变量?

答:

(1)类静态数据成员在编译时创建并初始化:在该类的任何对象建立之前就存在,不属于任何对象,而非静态类成员变量则是属于对象所有的。类静态数据成员只有一个拷贝,为所有此类的对象所共享。

(2)类静态成员函数属于整个类,不属于某个对象,由该类所有对象共享。

1、static 成员变量实现了同类对象间信息共享。

2、static 成员类外存储,求类大小,并不包含在内。

3、static 成员是命名空间属于类的全局变量,存储在 data 区的rw段。

4、static 成员只能类外初始化。

5、可以通过类名访问(无对象生成时亦可),也可以通过对象访问。

1、静态成员函数的意义,不在于信息共享,数据沟通,而在于管理静态数据成员,完成对静态数据成员的封装。

2、静态成员函数只能访问静态数据成员。原因:非静态成员函数,在调用时 this指针时被当作参数传进。而静态成员函数属于类,而不属于对象,没有 this 指针。

 

不能做switch()的参数类型是:

答 、switch的参数不能为实型。

 

 如何引用一个已经定义过的全局变量?

答 、可以用引用头文件的方式,也可以用extern关键字,如果用引用头文件方式来引用某个在头文件中声明的全局变理,假定你将那个变写错了,那么在编译期间会报错,如果你用extern方式引用时,假定你犯了同样的错误,那么在编译期间不会报错,而在连接期间报错

 

对于一个频繁使用的短小函数,在C语言中应用什么实现,在C++中应用什么实现?

答 、c用宏定义,c++用inline

 

当一个类A 中没有生命任何成员变量与成员函数,这时sizeof(A)的值是多少,请解释一下编译器为什么没有让它为零。

答案:为1。举个反例,如果是零的话,声明一个class A[10]对象数组,而每一个对象占用的空间是零,这时就没办法区分A[0],A[1]…了。

 

STL库用过吗?常见的STL容器有哪些?算法用过哪几个?

答:STL包括两部分内容:容器和算法。(重要的还有融合这二者的迭代器)

容器,即存放数据的地方。比如array等。

在STL中,容器分为两类:序列式容器和关联式容器。

序列式容器,其中的元素不一定有序,但都可以被排序。如:vector、list、deque、stack、queue、heap、priority_queue、slist;

关联式容器,内部结构基本上是一颗平衡二叉树。所谓关联,指每个元素都有一个键值和一个实值,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则存放。如:RB-tree、set、map、multiset、multimap、hashtable、hash_set、hash_map、hash_multiset、hash_multimap。

下面各选取一个作为说明。

vector:它是一个动态分配存储空间的容器。区别于c++中的array,array分配的空间是静态的,分配之后不能被改变,而vector会自动重分配(扩展)空间。

set:其内部元素会根据元素的键值自动被排序。区别于map,它的键值就是实值,而map可以同时拥有不同的键值和实值。

算法,如排序,复制……以及个容器特定的算法。这点不用过多介绍,主要看下面迭代器的内容。

迭代器是STL的精髓,我们这样描述它:迭代器提供了一种方法,使它能够按照顺序访问某个容器所含的各个元素,但无需暴露该容器的内部结构。它将容器和算法分开,好让这二者独立设计。

 

数据结构会吗?项目开发过程中主要用到那些?

答:数据结构中主要会用到数组,链表,树(较少),也会用到栈和队列的思想。

 

类的static变量在什么时候初始化?函数的static变量在什么时候初始化?

答: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在类实例化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分配了内存。函数的static变量在执行此函数时进行初始化。

 

堆和栈的区别?堆和栈的生命周期?

答:

一、堆栈空间分配区别:

1、栈(操作系统):由操作系统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操作系统):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二、堆栈缓存方式区别:

1、栈使用的是一级缓存, 他们通常都是被调用时处于存储空间中,调用完毕立即释放;

2、堆是存放在二级缓存中,生命周期由虚拟机的垃圾回收算法来决定(并不是一旦成为孤儿对象就能被回收)。所以调用这些对象的速度要相对来得低一些。

三、堆栈数据结构区别:

堆(数据结构):堆可以被看成是一棵树,如:堆排序;

栈(数据结构):一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

 

什么是内存泄漏?面对内存泄漏和指针越界,你有哪些方法?你通常采用哪些方法来避免和减少这类错误?

答:用动态存储分配函数动态开辟的空间,在使用完毕后未释放,结果导致一直占据该内存单元即为内存泄露。

使用的时候要记得指针的长度。

malloc的时候得确定在那里free.

对指针赋值的时候应该注意被赋值指针需要不需要释放.

动态分配内存的指针最好不要再次赋值.

 

常用的排序算法有哪些?简单描述几个排序算法的优缺点?

答:选择、冒泡、快速、**、希尔、归并、堆排等。

1.快排:是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

优点:快,数据移动少

缺点:稳定性不足

2.归并:分治法排序,稳定的排序算法,一般用于对总体无序,但局部有序的数列。

优点:效率高O(n),稳定

缺点:比较占用内存

 

用C++设计一个不能被继承的类

         首先想到的是在C++ 中,子类的构造函数会自动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同样,子类的析构函数也会自动调用父类的析构函数。要想一个类不能被继承,我们只要把它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都定义为私有函数。那么当一个类试图从它那继承的时候,必然会由于试图调用构造函数、析构函数而导致编译错误。可是这个类的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都是私有函数了,我们怎样才能得到该类的实例呢?这难不倒我们,我们可以通过定义静态来创建和释放类的实例。基于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写出如下的代码:

class FinalClass1

{

public:

      static FinalClass1* GetInstance()

      {

            return new FinalClass1;

      }

 

      static void DeleteInstance( FinalClass1* pInstance)

      {

            delete pInstance;

            pInstance =0;

      }

 

private:

      FinalClass1(){}

      ~FinalClass1(){}

};

 

有n个台阶,如果一次只能上1个或2个台阶,求一共有多少种上法

/*

思路:

如果只有一级台阶,n=1,很明显只有一种跳法

如果有两级台阶,n=2,则有两种跳法,一种是跳两下1级,一种是直接跳两级

那么我们来看看如果有n层台阶,可以怎么跳:

n层台阶可以是这么够成的

1.第n层台阶是从第n-1层跳1级上来的

2.第n层台阶是从第n-2层直接跳2级上来的

所以可以得到n层的跳法总数是F(n)=F(n-1)+F(n-2)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std; 

int Solve(intn) 

            if(n==1) 

        return 1; 

            if(n==2) 

                return 2; 

    return Solve(n-1)+Solve(n-2); 

 

int _tmain(intargc, _TCHAR* argv[]) 

            int num=Solve(4); 

            cout<<num<<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给定一个字符串,里面会有连续重复出现的字符,比如aabbbcdde,要求把连续重复的字符只保留一个,比如上面的字符串处理之后就变成了abcde。

voidWipeOutRepeatStr(char* str) 

{    

    char *p,*q; 

    p=q=str; 

    while(*q!='\0') 

    { 

        q++; 

        cout<<*p; 

        while(*p==*q) 

        { 

            q++; 

        } 

        p=q; 

    } 

}

 

写一个函数找出一个整数数组中,第二大的数

const intMINNUMBER = -32767 ; 

int find_sec_max(int data[] , int count) 

         int maxnumber = data[0] ;  

         int sec_max = MINNUMBER ; 

         for ( int i = 1 ; i < count ;i++) 

         { 

                   if ( data[i] > maxnumber) 

                   { 

                            sec_max = maxnumber; 

                            maxnumber = data[i]; 

                   } 

                   else 

                   { 

                            if ( data[i] >sec_max ) 

                            sec_max = data[i]; 

                   } 

         } 

         return sec_max ; 

 

 

分别写出BOOL,int,float,指针类型的变量a 与“零”的比较语句。

答案:

BOOL : if ( !a ) or if(a)

int : if ( a == 0)

float : const EXPRESSION EXP = 0.000001

if ( a < EXP && a >-EXP)

pointer : if ( a != NULL) or if(a == NULL)

 

将“引用”作为函数返回值类型的格式、好处和需要遵守的规则

格式:类型标识符 &函数名(形参列表及类型说明){ //函数体 }

好处:在内存中不产生被返回值的副本;(注意:正是因为这点原因,所以返回一个局部变量的引用是不可取的。因为随着该局部变量生存期的结束,相应的引用也会失效,产生runtime error! 

注意事项:

(1)不能返回局部变量的引用。这条可以参照Effective C++[1]的Item 31。主要原因是局部变量会在函数返回后被销毁,因此被返回的引用就成为了"无所指"的引用,程序会进入未知状态。

(2)不能返回函数内部new分配的内存的引用。这条可以参照Effective C++[1]的Item 31。虽然不存在局部变量的被动销毁问题,可对于这种情况(返回函数内部new分配内存的引用),又面临其它尴尬局面。例如,被函数返回的引用只是作为一个临时变量出现,而没有被赋予一个实际的变量,那么这个引用所指向的空间(由new分配)就无法释放,造成memory leak。

(3)可以返回类成员的引用,但最好是const。这条原则可以参照Effective C++[1]的Item 30。主要原因是当对象的属性是与某种业务规则(business rule)相关联的时候,其赋值常常与某些其它属性或者对象的状态有关,因此有必要将赋值操作封装在一个业务规则当中。如果其它对象可以获得该属性的非常量引用(或指针),那么对该属性的单纯赋值就会破坏业务规则的完整性。

(4)流操作符重载返回值申明为“引用”的作用:

流操作符<<和>>,这两个操作符常常希望被连续使用,例如:cout << "hello" << endl; 因此这两个操作符的返回值应该是一个仍然支持这两个操作符的流引用。可选的其它方案包括:返回一个流对象和返回一个流对象指针。但是对于返回一个流对象,程序必须重新(拷贝)构造一个新的流对象,也就是说,连续的两个<<操作符实际上是针对不同对象的!这无法让人接受。对于返回一个流指针则不能连续使用<<操作符。因此,返回一个流对象引用是惟一选择。这个唯一选择很关键,它说明了引用的重要性以及无可替代性,也许这就是C++语言中引入引用这个概念的原因吧。 

赋值操作符=。这个操作符象流操作符一样,是可以连续使用的,例如:x = j = 10;或者(x=10)=100;赋值操作符的返回值必须是一个左值,以便可以被继续赋值。因此引用成了这个操作符的惟一返回值选择。

 

#include<iostream.h>

int &put(int n);

int vals[10];

int error=-1;

void main()

{

put(0)=10; //以put(0)函数值作为左值,等价于vals[0]=10; 

put(9)=20; //以put(9)函数值作为左值,等价于vals[9]=20; 

cout<<vals[0]; 

cout<<vals[9];

int &put(int n)

{

if (n>=0 && n<=9 ) return vals[n]; 

else { cout<<"subscript error"; return error; }

}

(5)在另外的一些操作符中,却千万不能返回引用:+-*/ 四则运算符。它们不能返回引用,Effective C++[1]的Item23详细的讨论了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是这四个操作符没有side effect,因此,它们必须构造一个对象作为返回值,可选的方案包括:返回一个对象、返回一个局部变量的引用,返回一个new分配的对象的引用、返回一个静态对象引用。根据前面提到的引用作为返回值的三个规则,第2、3两个方案都被否决了。静态对象的引用又因为((a+b) == (c+d))会永远为true而导致错误。所以可选的只剩下返回一个对象了。

 

TCP和UDP通信的差别?什么是IOCP?

答:

1.TCP面向连接, UDP面向无连接的

2.TCP有保障的,UDP传输无保障的

3.TCP是效率低的,UDP效率高的

4.TCP是基于流的,UDP基于数据报文

5.TCP传输重要数据,UDP传输不重要的数据

IOCP全称I/O Completion Port,中文译为I/O完成端口。

IOCP是一个异步I/O的API,它可以高效地将I/O事件通知给应用程序。

与使用select()或是其它异步方法不同的是,一个套接字[socket]与一个完成端口关联了起来,然后就可继续进行正常的Winsock操作了。然而,当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此完成端口就将被操作系统加入一个队列中。然后应用程序可以对核心层进行查询以得到此完成端口。

 

同步IO和异步IO的区别?

答:

A. 同步

所谓同步,就是在发出一个功能调用时,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该调用就不返回。

按照这个定义,其实绝大多数函数都是同步调用(例如sin isdigit等)。

但是一般而言,我们在说同步、异步的时候,特指那些需要其他部件协作或者需要一定时间完成的任务。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SendMessage。

该函数发送一个消息给某个窗口,在对方处理完消息之前,这个函数不返回。

当对方处理完毕以后,该函数才把消息处理函数所返回的值返回给调用者。

B. 异步

异步的概念和同步相对。

当一个异步过程调用发出后,调用者不会立刻得到结果。

实际处理这个调用的部件是在调用发出后,通过状态、通知来通知调用者,或通过回调函数处理这个调用。

 

SendMessage和PostMessage有什么区别

答案:SendMessage是阻塞的,等消息被处理后,代码才能走到SendMessage的下一行。PostMessage是非阻塞的,不管消息是否已被处理,代码马上走到PostMessage的下一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