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的Conversational UI是移動發展的一個趨勢

本文轉自微信號EAWorld。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成功後,回覆“普元方法+”,將會獲得熱門課堂免費學習機會!

CUI(對話式的用戶交互)在最近兩年越來越多的被各大廠商提及,不僅僅包括微軟等跨國公司,甚至在前天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也被百度作爲一個重要環節單獨發佈,DuerOS正試圖解決IoT時代的用戶交互。

實際上,智能化的Conversation UI是移動時代新的交互方式。

本文目錄:
一、移動時代新交互:智能化Conversational UI
二、CUI 加速了企業移動信息化進程
三、CUI 提供了另外一種微應用進入的方式

一、移動時代新交互:智能化Conversational UI

在2016年Gartner 將 Conversational UI 列入“Advantage”技術,並認爲2-5年會被廣泛採用。

圖片描述

甚至大膽的預測到2020年,有40%的新工作人員將主要與CUI進行互動,消除了進一步提高“計算機素養”需求。那什麼叫做Conversational UI呢?

CUI是一種高級設計模式,用戶和機器的交互主要發生在用戶的口語或書面自然語言中。

作爲設計模型,CUI依賴於通過應用程序和相關服務的實現。

圖片描述

上圖是比較典型的的傳統的CUI,是微信中的一個截圖,採用的書面自然語言的方式,上下文的回覆採用數字(類似回覆88)這種。

雖然很難用(至少我覺着),但是Ta還是將用戶與服務建立了一種連接,只是這種方式的連接過於簡單粗暴而已。

這就回到我的另外一個觀點:CUI本質上是一種用戶與服務的連接方式。

圖片描述

在移動互聯之前,企業已經建立了大量的服務,雖然這些服務難以對外直接使用。到了移動互聯時代,我們需要的講用戶和服務進行連接。

一種方式是通過圖形化的UI(GUI),這種方式的體驗完全好與相對於回覆“88”的傳統的CUI方式。

有沒有更好的CUI的方式?當然存在。

圖片描述

上圖中有完全兩種不同的CUI的體驗方式,一種是手工輸入88(或者長按語音輸入)的傳統方式,另外一種是在CUI中可以直接的觸控操作。

我們會傾向於哪一種呢?

當然是第二種,因爲在在智能手機上,觸摸式交互,仍然是最便捷的交互方式。

這裏插一個小插曲,就在前天百度DuerOS發佈時,有一段視頻,大概是說:附近有什麼餐館,然後顯示了幾個,演示過程中,居然又重新按下語音,說請選擇第二個…… 我們負責CUI的一個開發工程師直接就開始吐槽了,直接觸控點擊第二個不是更好嗎?爲什麼還有按下語音識別的按鈕,說一通話,再識別,再打開,這叫什麼體驗……嗯,我後來看了視頻也覺着我們工程師說的甚是,百度可能缺少點產品經理思維,我朋友圈已經吐過槽了,這就就不展開了。【以上僅代表作者個人以及我們工程師觀點,不代表任何公司 :)】

回到正題,智能化的CUI是移動時代新的交互方式。

圖片描述

區別於傳統的CUI,智能化CUI不僅僅是通過純文本式(或者語音)的返回,而是通過智能化呈現,可交互的UI與用戶交互。

我不否認,在IoT設備中,或者一些場景下,類似沒有屏幕的呈現(比如白家電、智能音箱),或者遠離屏幕的情況(不易觸控),語音交互是很好的選擇。

但是對於移動互聯,一個觸手可及的大屏幕放在那裏不用,一定要屏幕下面或者手機上的某個按鈕,在開始交互,不是明智之舉。

所以,我們認爲在手機端,純文本式的返回已經是過去式,智能化呈現,可交互的UI纔是未來。

實際上,智能化的CUI不僅僅大幅提升用戶體驗,更重要的是CUI加速了企業移動信息化的進程。

二、CUI 加速了企業移動信息化進程

爲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看一下傳統的企業移動信息化方式

圖片描述

即使企業已經建立了大量的可用的服務,需要做的是上移動端,工作仍然還有很多。
且不說移動端的團隊建設等一些基礎工作,真對某個功能,我們也需要IT團隊開發移動端代碼、打包ipa/apk、發佈到應用商店等等工作。

而對於最終用戶,也需要下載ipa/apk、安裝或者更新應用、打開應用並找到相關功能。

實際上,智能化的CUI可以讓這個過程加速。

圖片描述

我們假設有一個請假功能,在PC時代已經具備,但尚未能夠上移動。(上圖左側截圖)

對於用戶,無需“下載ipa/apk並更新應用”也可享受到請假的服務。(上圖右側截圖)

而在移動端上線這個功能,確實非常容易,我們只需要在移動平臺的接入平臺上(中臺)配置CUI的業務。

圖片描述

在CUI的業務配置上,主要針對的是原有的服務的URL,以及跟CUI的展現模版,當然未來可以採用機器學習的方式進行智能匹配。

同時匹配的規則可以通過傳統的關鍵字以及機器學習的方式。

看上去簡單的事情,實際上移動平臺需要爲此做很多工作。

圖片描述

其中,從邏輯上包括三大部分:

1、基於語音、文本等的自然的語言的處理。
2、智能連接
3、智能顯示

其中第一部分主要解決了兩部分的問題,“聽清、聽懂”(這個說法借用了百度的說法)的問題。

其中聽清可以完全可以借用三方的能力,比如訊飛、百度等等。

聽懂的事情,還是企業自己直接進行訓練,訓練專項能力,當然可以採用類似遷移學習的方式。

在未將相關能力對外提供的時候,完全可以聽不懂。比如,在請假未將服務發佈出來的時候,我們完全可以聽不懂“請假”,但是當請假上線後,“明天請一天事假”就應該要聽懂了。

舉個更極端的例子,對於一個企業級應用,聽懂“劉德華的生日是多少?“並給出答案,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方式。

智能連接和智能顯示,解決了“滿足”(這個說法還是借用了百度的說法)的問題。
通過智能連接模塊,與後端的服務建立連接。

通過智能顯示模塊,將後端服務的反饋轉換成更好的UI呈現及交互推到用戶的手機端。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以生態呈現的超級應用產生,CUI也是一種很好方式。

三、CUI 提供了另外一種微應用進入的方式

CUI提供了另外一種微應用進入的方式,讓我們先看一下什麼是微應用(MicroApp)模式。

圖片描述

上圖是支付寶App中的功能,林林總總幾十個,而且這些應用很多都是第三方的,這種超級應用正在產生,而微應用模式也因超級應用的原因稱爲App的主流。

圖片描述

以微信爲例,微信錢包以及小程序包括公衆號,正在不斷侵佔移動互聯的入口,移動互聯的入口已經漸漸從OS變成了超級App,所以也就有了蘋果和微信之間的較量。
真對企業市場,移動工作平臺也已經向超級App發展。

圖片描述

企業移動平臺已經向全業務領域擴展,而不是僅僅侷限在傳統的OA。這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微應用,入口有點深。

傳統的方式,是將微應用以類似支付寶、微信的方式呈現,可以理解爲微應用的市場概念。

而未來,CUI成爲另外一種進入微應用的方式。

圖片描述

上圖中,通過MWork中,通過語音啓動了CUI“我明天的日程”,而呈現的是我的日程。如果我需要調整或者更新日程,即可通過CUI點擊進入微應用“日程管理”中,進行相關的操作即可。

圖片描述

同樣的會議預定及調整也可以方便的進行操作。實際上,在上圖的第三個截屏裏,其相關功能的提供者是微應用“會議預定”提供的,這樣方便的進行多錄入的交互。如果一味的採用語音一條一條的交互,估計沒有幾分鐘是出不來想要的結果。

這是智能化CUI比傳統的CUI的優勢之處。

圖片描述

我們之前提到的請假,在真正上顯示,不僅僅是能夠處理的是簡單的語義的處理。
“明天請一天事假”的處理,會根據當事人信息自動查詢到姓名、日期、審批人等信息。

關於作者:
郝振明
普元移動產品線總負責人,十多年 IT 從業經驗,一直專注於企業信息化的工作,近五年間一直從事企業移動信息化、移動互聯網化的諮詢、產品工作,曾主持參與了 Primeton Mobile 產品研發、聯通集團、廣東農信、諾亞財富、中信重工、索菲亞等公司的移動信息化工作。近兩年來,致力於基於 React Native 工程化能力的提升、降低實施難度,以及智能化移動平臺的產品研發,在移動開發智能化的路上不斷進行探索。

圖片描述

關於EAWorld
微服務,DevOps,元數據,企業架構原創技術分享,EAii(Enterprise Architecture Innovation Institute)企業架構創新研究院旗下官方微信公衆號。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成功後,回覆“普元方法+”,將會獲得熱門課堂免費學習機會!
微信號:EAWorld,長按二維碼關注。

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