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簡介及安裝

        最近一段時間對mongoDB進行了簡單的學習,從它是什麼?幹什麼?怎麼用?優缺點?這一系列的疑問到現在能夠簡單運用,我想需要對其進行簡單的總結和概述,那麼這一篇就從最基礎的開始,對其基本的概念和安裝來進行說明。

一、是什麼?

        百度百科是這樣定義的:

        Mongo DB 是目前在IT行業非常流行的一種非關係型數據庫(NoSql),其靈活的數據存儲方式備受當前IT從業人員的青睞。Mongo DB很好的實現了面向對象的思想(OO思想),Mongo DB每一條記錄都是一個Document對象。MongoDB最大的優勢在於所有的數據持久操作都無需開發人員手動編寫SQL語句,直接調用方法就可以輕鬆的實現CRUD操作。

        當然習慣了關係型數據庫的我們,突然來一個非關係型的,會讓你感到有一絲絲彆扭。但是不用擔心,也正是有了關係型的才能讓我們更好的在對比中學習。接下來就讓我們帶着疑問來看一下它們之間的不通過吧!

二、與關係型數據庫對比

          既然知道他們之間有很多相似相通之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進一步學習:先看如圖:

               

         通過以上的圖可以看出mongoDB的大體結構是相同的,這樣我們就有針對性的學習他們之間的不同。接下來就談談其不同:

          1.關係型數據庫每一個record必須保證擁有每一個field;而mongoDBdocumentkey可以不一樣

          2.關係型每次查詢都需要SQL;而mongoDB則用內置find()函數。--基於BSON的特殊查詢。

三、何時用?

         1.網站數據:Mongo非常適合實時的插入,更新與查詢,並具備網站實時數據存儲所需的複製及高度伸縮性。

         2.緩存:由於性能很高,Mongo也適合作爲信息基礎設施的緩存層。在系統重啓之後,由Mongo搭建的持久化緩存層可以避免下層的數據源過載。

         3.大尺寸,低價值的數據:使用傳統的關係型數據庫存儲一些數據時可能會比較昂貴,在此之前,很多時候程序員往往會選擇傳統的文件進行存儲。

         4.高伸縮性的場景:Mongo非常適合由數十或數百臺服務器組成的數據庫。Mongo的路線圖中已經包含對MapReduce引擎的內置支持。

         5.用於對象及JSON數據的存儲:Mongo的BSON數據格式非常適合文檔化格式的存儲及查詢

四、安裝和配置

         以上對其進行了簡單的說明,那現在就對其進行安裝和配置

          1.下載安裝包:如果是win系統,注意有64位和32位之分。

     http://www.mongodb.org/downloads

          2.新建目錄“D:\MongoDB”,解壓下載到的安裝包,找到bin目錄下的全部.exe文件,拷貝到剛建的MongoDB下。

         3.新建“D:\MongoDBDATA”文件夾,用於存放數據的根文件夾。

         4.配置:

        打開CMD窗口,按照如下方式輸入命令:

>d:

>cd D:\MongoDB

>mongod --dbpath D:\MongoDB\data

        注意可以將mongoDBbin配置到Path,如何出現如下所示表示配置成功:

   

       在瀏覽器輸入:http://localhost:27017/,可以看到如下提示:

You are trying toaccess MongoDB on the native driver port. For http diagnostic access, add 1000to the port number

如此,MongoDB數據庫服務已經成功啓動了。

         5.啓動數據庫服務

        爲了方便,我們可以寫兩個bat文件,等我們書寫時直接執行就可以,不用每次都手動書寫:如:

         mongodb.bat文件:mongod--dbpath D:\MongoDBDATA --rest

          

     mongodb27017.bat文件:mongo 127.0.0.1:27017/admin

   

五、總結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就可以進行簡單的增刪改等一系列的操作,那就開始我們的實踐練習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