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C++基礎知識溫習:預處理指令

#include 文件包含

最常見的用法是:

#include <iostream>         //標準庫頭文件
#include <iostream.h>         //舊式的標準庫頭文件
#include "IO.h"             //用戶自定義的頭文件
#include "../file.h"         //UNIX下的父目錄下的頭文件
#include "/usr/local/file.h" //UNIX下的完整路徑
#include "..\file.h"         //Dos下的父目錄下的頭文件
#include "d:\usr\local\file.h" //Dos下的完整路徑

Notice:

1、我們用<iostream>還是<iostream.h>?
我們主張使用<iostream>,而不是<iostream.h>,爲什麼呢?我想你可能還記得我曾經給出過幾點理由,這裏我大致的說一下:首先,.h格式的頭文件早在98年9月份就被標準委員會拋棄了,我們應該緊跟標準,以適合時代的發展。其次,iostream.h只支持窄字符集,iostream則支持窄/寬字符集。
還有,標準對iostream作了很多的改動,接口和實現都有了變化。最後,iostream組件全部放入namespace std中,防止了名字污染。
2、<io.h>和"io.h"的區別?
其實他們唯一的區別就是搜索路徑不同:
對於#include <io.h> ,編譯器從標準庫路徑開始搜索
對於#include "io.h" ,編譯器從用戶的工作路徑開始搜索


條件編譯

#if

#else

#elif

#endif

#if defined

#ifdef


宏替換

#define 可以定義符號常量、函數功能、重新命名、字符串的拼接等各種功能

#undef



#line

#line number filename

例如:#line 30 a.h 

其中,文件名a.h可以省略不寫。

這條指令可以改變當前的行號和文件名,例如上面的這條預處理指令就可以改變當前的行號爲30,文件名是a.h。初看起來似乎沒有什麼用,不過,他還是有點用的,那就是用在編譯器的編寫中,我們知道編譯器對C++源碼編譯過程中會產生一些中間文件,通過這條指令,可以保證文件名是固定的,不會被這些中間文件代替,有利於進行分析。

#error 這條指令主要是給出錯誤信息

#ifndef __OBJC__
#error "This code only supports Object-C."
#endif

總的來說,這條指令的目的就是在程序崩潰之前能夠給出一定的信息。


#pragma  提供機器專用的特性。【慎用】
主要功能是爲編譯程序提供非常規的控制流信息

注意:#pragma與編譯器有關。所以我們有些Mac下用OC編寫的code在Windows下就不認識了。


標準預處理器宏

__LINE__ 當前源文件中的代碼行號,十進制整數

__FILE__ 源文件名稱,字符串字面量

__DATE__ 源文件處理日期,字符串字面量 (mmm dd yyyy)

__TIME__  源文件編譯時間,字符串字面量 (hh:mm:ss)

__STDC__ 取決於實現

__cplusplus C++中定義爲 197711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