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煥視界:鄉愁是一道深不可測的陷阱

大煥視界:鄉愁是一道深不可測的陷阱

 

短短16年,中國大地上製造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規模鬼城和鬼村,以未來幾十年不倒的頑強姿態,彰顯當代中國人的愚昧無知和頑固不化,見證着中國人健忘並缺乏反省能力、物質富裕精神貧瘠的現實!

 

童大煥—201554日星期一

 

鄉愁是一道深不可測的陷阱掉下去了就再也爬不上來,個體如是,國家亦如是。當然,對於“國家”來說,鄉愁帶來的損失再大,也只能個體來承擔,國家本身並無痛感,決策者本身也無痛感。但對於個體來說,喜怒哀樂,甚至這輩子是貧窮還是富貴,卻有可能全在其中了,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一念定終身!

發此感慨,是因爲練了一幅字,曰:“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唯有城市化,萬民冇飢子。”一位微信朋友給了條評論:“轉一位老師的朋友圈內容供童老師參考:與裝空調工人閒聊。他說一同伴2006年花13萬在廣州城鄉接合部買了房。那時他手頭也有十多萬,回老家蓋了幢三層樓房,大概還借款。幾年後同伴的房子價錢翻了幾倍,賣後又換了大點的,他老家鄉下的房屋幾乎空放着,春節回家住十多天。現在他們一家都在廣州城中村租屋。這是想起來就讓他後悔莫及的事情。看來買房不純是許多城市居民之痛,也是數以億計的流動就業人員之痛。”

我說:“這些情況遍地都是。多數人勸也不聽只有事後後悔。”

當代中國城市化的病和痛,三分之二原因在人們的落後觀念裏,三分之一原因在不合理的政策裏。甚至也可以說,不合理的制度和政策,根源也是落後的觀念所致,跟利益爭奪沒有多大的關係。當下中國有6千多萬留守兒童、3千多萬流動兒童、數千萬留守老人,城市化伴隨着無數的妻離子散。原因?自然有相當一部分是由於城市、尤其是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排斥外來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就地上學和就地高考,導致很多孩子被迫與父母分離,留在戶籍所在地上學和高考,而他們的爺爺奶奶則成爲留守老人,以老邁之身照顧孫輩的生活起居。

大量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的存在,全部歸罪於政策原因是不公平的,大部分原因還應該歸結於當事人自己,歸結於中國傳統的、極端落後的衣錦還鄉、葉落歸根等觀念,導致絕大多數進城打工的人們,賺了錢不是用來租更寬敞一點的房子,不是用來在城市購房居住,而是大部分錢寄回家鄉,蓋新房、起高樓,在城市則只住得起小得不能再小、破得不能再破的房子,無法接納老人和孩子在城市一起生活!

像本文開頭說的例子,很多進城打工和經商者,其實在城鄉結合部是買得起房的,但是絕大多數人觀念落後,把錢投回家鄉,蓋起了有天有地有山有水的鄉村別墅式高樓,而且互相攀比,比誰蓋的更高。結果,一邊是平均每天消失300座村莊,一邊是鄉村集鎮大建鬼村、建那些一年住不上十天半月的豪華住宅,一邊是他們在打工的城市居住條件惡劣,惡劣窄小到容不下老人和兒童!

1998年中國城市住房私有化以來,到2014年作爲一個轉折點(其實理念根本還沒有轉過來,只不過是現實逼迫一部分投資者在虧本面前被迫轉向),短短16年時間,中國大地上製造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如此大規模的鬼城和鬼村,這些鬼城和城村,將作爲一個個特殊符號,以未來幾十年不倒的頑強姿態,彰顯當代中國人的愚昧無知和頑固不化,見證着中國人的健忘並且缺乏反省能力,見證着他們物質富裕並且精神貧瘠的現實!

尤其不可思議的是,即使今天已經制造了無數的空城鬼城、空村鬼村,但稍微富起來的絕大多數中國人,有了錢還是首先想到回家蓋房!很多人攔得攔不住,別人的經驗教訓一點都不吸取,非得要自己親身經歷一番失敗才善罷甘休!只不過,多數人會像本文開頭的那位空調安裝工人——如果你缺乏對未來思考與預見的思想力、學習力或者接受不同意見的能力,那麼對不起,世上永遠沒有後悔藥可吃。面向未來,纔有未來的富裕與幸福;面向過去,你就只會回到過去的貧窮與落後。

一個不可思議的中國,一羣不可思議的中國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