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錢爲什麼好賺

 
幾乎在西方媒體上銷聲匿跡的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突然在中國變得炙手可熱。據報道,“2007年11月6日,布萊爾對廣東東莞一個豪華別墅開發區進行三個小時的訪問,期間發表了20分鐘的演講,獲得50萬美元報酬。”
  此次布萊爾的東莞之行,與2002年克林頓深圳之行有着驚人的相似,同是受中國知名房地產商邀約,同是輕鬆的“掘金”之旅,不同的是,布萊爾50萬美元的鉅額酬金,是克林頓五年前深圳之行的兩倍。
  近年來,西方退休政客來華掘金似乎成爲一種流行,中國逐漸成爲外國過期政要商業開發的一片熱土。除了克林頓、布萊爾,還有英國前首相梅傑、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都憑其曾有的名聲在中國輕鬆賺錢。
  爲什麼這些下臺的政客喜歡來中國呢?爲什麼給出最高演說費的國家居然是人均收入遠遠低於歐美的中國?爲什麼這些在西方已經褪去政治光環的政客,在中國卻受到商家的如此追捧?
  來華“搶錢”大比拼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離開白宮已6年多。這6年裏,他一直退而不休,除了建立各種基金會、籌建總統圖書館,他還四處演講,多方圈錢,而中國是他最熱衷的淘金市場。
  2002年5月,受深圳京基房地產公司及《商業週刊》之邀,他前往中國深圳演講,這是他卸任總統後的第一次中國內地之行。在這次商業活動中,克林頓的收入高達25萬美元。2003年11月,四川劍南春集團邀請克林頓入川作秀,150分鐘的旋風旅程讓克林頓輕鬆賺取40萬美元。2005年9月,克林頓再次來華訪問鄭州、昆明、杭州、北京等地。其中在鄭州“吸金”26萬美元,比他當總統辛苦一年掙得的薪水還多。
  這位填滿荷包的美國前總統剛走,人們就又迎來了前來淘金的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據悉,2007年11月6日下午,布萊爾在廣東東莞市松山湖進行一場題爲《從偉大到卓越》的主題演講。從當天下午4時30分抵達東莞,6時32分登場演講,到7時30分便離開赴機場,在東莞只逗留3小時。除受到英國總領館、主辦方企業以及當地黨政高官的熱情接待外,他還得到50萬美元的酬勞(稅前),價碼爲在北美演講的兩倍以上。
  據透露,布萊爾此行包括出場費、付給中介公司的費用以及請嘉賓、訂做高規格酒宴等花費,總共超過1000萬元,光是9瓶紅酒就花了7.6萬元。傳聞更有開發商要將一棟價值3840萬元的豪華別墅贈送給布萊爾。
  而據英國《每日郵報》2007年11月10日報道,在旋風般的東莞演講之行中,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大賺了一把。他在香港抽出時間,購買"折扣服裝",充實自己的衣櫥。這名英國前首相利用在香港逗留的24小時時間,購買了兩套西裝,4件夾克和一打襯衫,連衣服都要買打折的。可見窮慣了的布萊爾還不太習慣賺大錢的日子,他在英國首相任上的年收入只有18.4萬英鎊(36.8萬美元),但由於經營房地產不善,至卸任時布萊爾成了個每月都要繳納按揭款的"房奴"。
  難怪近日媒體上刊登了一幅漫畫,漫畫上布萊爾踩在一堆鈔票上,得意地對身旁踩着一堆顯然薄很多的鈔票的克林頓說:“老兄,中國的錢真好賺啊!”
  西方前政要爲什麼愛來中國
  其實,下臺政客靠嘴賺錢(演說),或靠筆撈錢(寫回憶錄),並沒有什麼見不得人之處,他們只要依法納稅,總比現任政客以權謀私要光明正大。畢竟,這些前首相或前總統是憑着自己的名氣(儘管是"過氣"的名氣),靠着自己的勞動(不管是靠嘴皮還是靠筆頭),通過市場來獲取報酬(不管這種報酬高得多麼離譜),總比在職官員通過權錢交易撈取私利要名正言順。
  但爲什麼下臺的西方政客特別愛去中國?爲什麼人均收入遠遠低於西方富國的中國卻成了布萊爾、克林頓等人淘金的金礦?爲什麼給出最高演說費的國家居然是遠非全球首富的中國?
  其實,如果查看一下西方媒體,現在幾乎看不到布萊爾相關報道。顯然,他在西方媒體上已不算聚焦對象,換句話說就是"過期人物"了。在西方社會,政要下臺後便是普通公民,他的政策隨即被後來者改寫、翻新,媒體因他們不再掌握公共權力而缺乏報道熱情,即便這些政要不甘寂寞露臉,媒體也無多少興趣。
  然而,中國人對"名"的崇拜程度比西方人要強,在很多中國人心目中,名聲是不朽的,值錢的,洋人是更先進,更文明的,所以在這種浮華和崇洋的心理之下,即使在西方的"過期人物",在中國也被認爲是"長期人物"。更爲關鍵的是,這與中國人的官本位思想密切相關。如今,無論什麼事情,都以邀請到領導爲榮,國內退休的最高領導人請不到,英美的前總統前首相也還湊合。把他們請來,零距離接觸一下,握個手、合個影,把照片往辦公室裏一掛,多有派頭!
  “重洋”、“崇名”這些傾向,並非中國人獨有,西方人也對外國人好奇,也會款待客人,也會暈眩於名人光環之下,但這些傾向在中國人身上的體現,往往過分突出。
  改革開放使中國的實力強大了許多,中國市場被看好、機遇多吸引力強,這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有些人卻不用發展的成果爲國人創造更多的財富和成就更大的事業,而是大肆揮霍、大講排堂和派頭,大有不唯此不能顯出自己的面子之勢。一個海外華人這樣描述他在拉斯維加斯的所見所聞:“到了新年,一大隊包機就把中國大陸的賭徒們從亞洲運到拉斯維加斯。這時你會覺得中國大陸人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一家餐館的經理說,2萬美元一頓的年飯,在這裏司空見慣。2000多美元一磅的鮑魚,1000多美元一磅的燕窩源源不斷地從海外進口。再豪華的賓館飯店,也得圍着中國大陸人轉。”
  而挾洋自重,是很多中國人骨子裏根深蒂固的意識。無論好事壞事,一旦和外國人扯上關係,立刻受到重視。生產服裝要貼外國牌子,開個公司要編外國背景,拍個電影要拿國際獎項,建築設計要採用西方理念……方方面面,都在潛意識當中向外國看齊,就是不拿本國當回事。有了成績,要外國認可才覺得理直氣壯;有了問題,要捅到洋大人那裏去丟本國的人。
  而那些退休的西方政客,又往往知道中國的國情,知道中國人的喜好,知道只有中國人纔可以把自己擡高那麼多,所以他們離任後,把在任時沒有享受夠的官癮,在中國再實現一遍,前呼後擁,又可以撈一筆數量可觀的“勞務費”,這種美事,何樂而不爲?
  建立國民的文化自信和現代人格
  實際上,中國人的浮華和崇洋心理,是國人文化自卑的一種表現。爲什麼崇名?因爲人家是名人,所以能提高自己的品位,這裏不是在學習、昇華,而是在藉助人家的名氣擡高自己,實際上也是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爲什麼重視洋人?因爲西方洋人比我們發達,好像有了洋人的味道,我們自己也能發達起來一樣,就是感受不到自己文化的力量。爲什麼敢於大把花錢?因爲這些年有錢了,想用大方彌補自己精神的欠缺和底氣。
  當然,商人不是傻瓜,他們之所以花大價錢,正是看中了布萊爾們的號召力,它比通過同樣費用的廣告達到的傳播效果要好得多。但是如果你相信這些所謂的達官貴人,可以讓他們來過的樓盤“高尚”起來,從而聽信房地產商的忽悠付出更多的價錢,那你真的是傻瓜了。可惜,在中國,這樣的傻瓜還真不少,這也是商人願意請布萊爾們的原因。
  美國社會學家英格爾斯在《人的現代化》中寫道:“一個國家,只有當它的人民是現代人,它的國民從心理和行爲上都轉變爲現代的人格,它的現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員都獲得了與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性,這樣的國家纔可真正稱之爲現代化國家。否則,即使經濟已經起飛,也不會持續長久。”
  物質現代化容易實現,有錢就可以了,但人的現代化卻很難實現。用錢是買不來現代人格的。
  近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漸漸擺脫了弱者和受害者的形象,開始有機會成爲影響深遠的參與者和構建者。我們應該將精力和金錢用在發展自己上,放在努力提高自己上。這一切還必須建立在自己的文化自信上,通過政府和民衆的共同努力,建立一個自信、開放、寬容和朝氣蓬勃的中國形象。
  只有建立了文化自信與平和穩定的大國心態,我們才能夠真正做到,不因對方是外來的和尚就給予"國際專家"的超規格接待;數倍的高價是給質量而不是給原裝進口的標籤;真正的國際交往不需要超乎尋常的遷就與熱情,不需要進行無謂的燒錢。
  中國是個發展中國家,還有3000多萬人沒有解決溫飽問題。中國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如果一些地方和公司手頭很寬裕,或者想做點宣傳,不妨把這些錢拿出來,捐給“希望工程”、貧困家庭或下崗職工,公衆和媒體會爲它們喝彩,同樣可以達到提高知名度的目的,效果甚至可能會更好。
 轉自:http://vip.rongshuxia.com/rss/bbs_viewart_1.rs?bid=108981&aid=1061941#106194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