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事件模型解析

在各種瀏覽器中存在三種事件模型:原始事件模型( original event model),DOM2事件模型,IE事件模型.其中原始的事件模型被所有瀏覽器所支持,而DOM2中所定義的事件模型目前被除了IE以外的所有主流瀏覽器支持.

1.原始事件模型

其事件類型:分爲"輸入事件(如onclicki)"和"語義事件(如onsubmit)"

事件程序的註冊可以以下幾種方式: 
         1、JS代碼作爲HTML性質值

<input type="button" value="Press me" οnclick="alert('thanks');"

2、事件處理程序作爲JS屬性

  附註:文檔中的每個HTML元素在文檔樹中都有一個相應的JS對象,這個JS對象的屬性對應於那個HTML元素的性質,無論作爲HTML性質的JS代碼還是作爲JS屬性的時間處理程序,其本身的屬性都是函數"function".

<form name="f1"> 
<input name="b1" type="button" value="Press Me"/> 
</form>

第一種賦值方式:

document.f1.b1.οnclick=function(){alert('thanks');};

第二種賦值方式:

function plead(){window.status="Please Press Me!";} 
document.f1.bi.οnmοuseοver=plead;

作爲JS屬性的事件處理程序可以用JS屬性顯式調用

document.myfrom.onsubmit();

事件處理程序可以返回fale來阻止瀏覽器執行事件的默認動作,常用的如對onsubmit的操作。例外是 
對超鏈接mouseover的window.status顯示事件的阻擋,是返回true.例如:

<a href="help.htm" οnmοuseοver="window.status='help';return true;">help</a>

2.DOM2事件模型(捕獲)

這個模型參考了IE的氣泡模型而制定的,它是由w3c制定的規範.在原始模型中事件一旦發生就直接調用事件句柄,沒有其它的事件傳播過程.而在DOM2模型中事件有一個特殊的傳播過程,分爲三個階段: 
(1)capturing phase:事件被從document一直向下傳播到目標元素,在這過程中如果有哪個祖先元素對該事件感興趣可以註冊自己的處理函數. 
(2)target phase:事件到達目標元素,執行目標元素的事件處理函數. 
(3)bubbling phase:事件從目標元素上升一直到達document,雖然所有的事件類型都會經歷captruing phase階段但是隻有部分事件會經歷bubbling phase階段,例如submit事件就不會被上浮. 
在整個的事件傳播過程中可以調用event.stopPropagation()來停止事件的傳播,調用preventDefault()來阻止瀏覽器的默認行爲.

addEventListener("eventType","handler","true!false");

removeEventListner("eventType","handler","true!false");

3.IE模型(捕獲)

IE模型也提供了一個event對象封裝了事件的詳細信息,但是IE不把該對象傳入事件處理函數,由於在任意時刻只會存在一個事件,所以IE把它作爲全局對象window的一個屬性,IE中的事件傳播模式對應於DOM2的第二和第三階段,首先執目標元素的處理函數,然後向上傳播到達document,ie中只能能捕捉鼠標事件,而DOM2中可以捕捉所有的事件,IE中註冊和刪除事件處理函數的方法也不同於DOM2.

事件處理函數的註冊和刪除是通過元素的attachEvent( "eventType","handler") and detachEvent("eventType","handler" ),與dom2不同的是eventType有on前綴

在整個事件傳播過程中可以調用event.cancelBubble=true來停止事件的傳播,調用event.returnValue=false來組織瀏覽器的默認行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