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封殺信用卡支付寶交易 再次惹關注

多家銀行封殺信用卡支付寶交易

  ■銀行名義上稱,防非法套現致壞賬風險 ■記者調查,實爲現有業務使銀行無利可圖

  □晨報記者 劉志飛

  近日,民生銀行停止與支付寶信用卡業務合作一事再度引起關注。業內普遍認爲,防止信用卡非法套現帶來行業風險是部分銀行叫停這一業務的主要原因。不過,據記者瞭解,銀行叫停支付寶信用卡業務主因是無利可圖。

  各銀行信用卡對支付寶設限

  近期,部分信用卡持卡人利用支付寶進行非法套現日益猖獗,部分銀行也對此採取了相應的措施。

 
<script src="http://txt.go.sohu.com/ip/soip"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if(window.location.href.getQueryString("ip")==null) Loc=sohu_IP_Loc.substr(0,4); else Loc=window.location.href.getQueryString("ip"); </script>
記者昨日登錄支付寶網站,發現目前民生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等均不支持支付寶信用卡交易。而其他銀行對網上支付也作了相應的限制,如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信用卡在支付寶上的單筆最高限額分別爲499.99元和500元,光大銀行每日限額最高300元。交通銀行證書認證版信用卡客戶每日限額爲1萬元。

  據稱,各家銀行限制信用卡在支付寶交易的主要目的是爲了防止套現可能產生的呆壞賬風險。

  就民生銀行爲何叫停支付寶信用卡業務,記者昨日向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提出採訪要求,但至昨日截稿,記者未收到民生銀行的答覆。

  銀行無利可圖是主要原因

  不過,記者通過多位業內人士瞭解到,銀行叫停或限制支付寶信用卡業務的主要原因並非防風險,而是因爲無利可圖。

  據瞭解,信用卡取現、分期的高額利息收入是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的三大收入來源之一,也是導致銀行熱衷於鼓勵信用卡持卡人多取現、多分期的原動力。目前各大銀行給出的信用卡透支取現循環信用利息標準幾乎均爲“日息萬分之五”,有的銀行還按月計收復利。這樣的利率,年化水平達到了18%以上,相當於銀行現行一年期貸款利率6.93%的2.60倍和6個月期貸款利率6.12%的2.94倍。而且提現額度一般只有信用卡授信額度的30%至50%,甚至更低。同時,絕大多數銀行在信用卡透支取現時還額外收取數額不等的取現手續費。而在淘寶等購物網站上,利用支付寶從信用卡往外付款完全可以做到免除一切費用。

  不少信用卡持卡人以支付寶爲交易中介,通過假消費,將信用卡的信用額度轉至借記卡,最終提取現金。整個過程沒有真實的貨物交易,無需繳納額外費用。信用卡在支付寶上的交易也屬於刷卡消費,但支付寶和持卡人均不用向銀行交費,因此,銀行可以說是無利可圖。[相關新聞]

  上海銀監局關注“支付寶事件”

  晨報記者李強報道 針對部分銀行封殺支付寶,終止與支付寶的合作關係一事,上海銀監局有關人士表示,監管部門正在關注此事,目前爲止,相關銀行尚未與監管部門進行溝通。對此,監管部門不作任何表態。

  近期,上海銀監局曾就信用卡過度授信專門給予風險提示,要求各銀行高度重視一人多卡、過度授信可能給銀行帶來的損失。據瞭解,上海銀監局接到大量消費者投訴,反映部分銀行爲追求髮卡量,在營銷中存在過度宣傳、風險提示不足的現象,在授信審覈中也未充分考慮他行累計授信總額是否已超過持卡人的還款能力,存在嚴重過度授信的情況,個別銀行還有意無意地忽視持卡人在他行已出現的還款困難情況,仍向其髮卡或提高其信用卡額度。

  據監管部門調查,一些持卡人是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自制力較弱,在銀行的誘導下辦理了多家銀行信用卡,過度消費後無力還款。其中可能包括一些持卡人利用支付寶等渠道,進行非法套現等活動,此舉不僅損害了商業銀行的利益,而且最終可能造成銀行的壞賬損失。解放網-新聞晨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