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刻不停的工作,你將一事無成

讀了哈佛商業評論的這篇文章,發現自己真正習慣於在牀上、廁所檢索財經電商新聞,在早飯、班車上回復同事郵件,並將這種負擔作爲一種新出現並將長久存在的工作環境,自認爲是全心投入而不知疲憊的員工,而實際上,我們只是完成了一些細小而簡單的工作。在無線通訊時代,純粹的“停工時間”並不存在,而人們認爲他們因此更加快樂,也更加有效率。但是,忙碌並不等同於高效。同時,我們不能忽略我們工作環境存在的種種娛樂,在我們忙於完成最重要的工作任務時,這些娛樂往往會分散我們的精力。facebook和微博統計發現,他們網站最繁忙的時間往往是工作時間。很多人認爲工作之餘偶爾刷刷微博和網聊有什麼不妥。研究顯示,這種因爲網聊而導致的走神代價巨大,員工不僅需要付出時間來回復朋友的微博,更需要時間和精力來“重新進入”工作狀態。

道格萊斯教授(一位在媒體對注意力的影響方面頗有建樹的教授)這樣解釋:“每個認爲自己善於多任務處理的人都錯了,我們只是在多任務之間不聽的切換,並且給我們自己帶來額外負擔。”

注意力焦點的每一次轉換都會對大腦的工作造成延遲,並且會給大腦造成不斷積累的負擔,最終,一個處於忙碌狀態的員工將無法保持創造力所需的持續爆發能量。

不斷的聯繫意味着我們“一直在工作”,但也意味着我們從未全力以赴工作。

這篇文章對我的啓發很大,一天干了N件事還不如把幾件事乾的漂亮,一味地爲了工作而工作,周而復始會被工作所累。拿出工作的15%的時間用來幹自己喜歡的事,不能太過崇拜通過電子手段進行的相互聯繫,與科技保持點距離,能最大化我們的工作效率,獲得最大程度的成功和快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