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白鹿原有感

讀白鹿原有感

​ 2020年剛開頭,疫情肆虐,在家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白鹿原。這部描述陝地關中一帶的風貌。讀完後,隔了好幾天了在一個早上我才下定決心去從中準備得到些東西。陳忠實帶給我們的往往可以通過質樸的陝西方言,使人聆聽到來自遙遠的好似白鹿的聲音。

​ 小說主要說了兩個家族的兩代人。白家和鹿家,白嘉軒和鹿子霖之間的既是朋友又是仇人。他們之間的瓜葛有尊重、有嫉妒、有相惜、有仇恨等等一種複雜且明爭暗鬥的關係。及至到了下一輩,白家兩子和鹿家兩子之間從孩童時期一起嬉戲到中年之後的因爲利益而喪失初心。還穿插了鹿三這位雖是長工,但散發着人性的光輝。以及他的兒子黑娃這個硬漢的形象。小說中提到的兩位先生,都是受人愛戴都是大名鼎鼎。

​ 白嘉軒是一位中國傳統農民的代表,也是其中我最敬佩的人物形象。從冷先生口中說,他這一輩子沒有聽過任何一個人說過嘉軒的閒話。他熱愛勞動,他最能體勞動的樂趣。在勞動時,他渾身的骨節都在咯咯作響。以及他最好的好哥們鹿三,似乎是那種剝削壓迫關係,而從他們的故事中他們之間的關係卻是那麼的融洽。主家有主家的重信守義,僕家有僕家的忠誠信實。他們的相處勝似一家人,絕對的尊重、絕對的平等,他們是一對生死之交。嘉軒的家風絕對是原上最爲嚴謹的一家了。他的父親也是一個傳統的農民,對嘉軒的管教非常嚴格。嘉軒在家境日漸敗落的情況下,就是靠着堅定的信念,靠着自己的艱辛勞動,一步步的講家境扭轉過來。他生活在思想落後的農村,但是他卻又先進的思路和豁達的氣度實屬難能可貴。他把原上的人們管理的井井有序。尤其是饑荒和瘟疫,都能堅持下來。最受爭議的是他對兒女和兒媳的事情上,有人說他落後保守的思想,但是這又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當時的中國急需要一場徹徹底底的革命所必需的。他的大兒子孝文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下,子承父業,原打算要接過父親的族長位置。這時,與白家作對的鹿子霖卻利用美色勾引了孝文,孝文在我心目中,不是一個英雄,在性慾面前選擇了一時快樂,忘記了身後的父親,以及他的白家。嘉軒爲了嚴正家風,親自主持家法,在全族人面前對孝文進行懲罰,並且和孝文分了家。這件事上對於孝文自我感覺不應該同情,出了錯,就應該接受懲罰,懲罰的目的就是讓自己知道自己做錯了,承認錯誤並且重新做人做事應該是一個男子漢應該有的。況且懲罰的得理得當,在白鹿原上是非常公平的。當我在說這話的時候,說的有理有據,但是真正在做的時候,誰又不是白孝文呢?不懂事的年紀總是死要面子,犯了錯,卻不想承認錯誤。這種心態總會有一件事兒打醒自己,讓自己再也不敢犯相同的錯誤。白孝文在這件事之後就墮落了,轉折的特別快,有種忽然之間變了個人,先是賣掉分給自己的房子,那房子的後面就住着自己的父親,在那個時代的原上,這個可是臉面,但最終還是賣掉了,賣給了村裏他的對手鹿子霖。孝文在賣掉自己的房子,之後拋棄自己的妻子,和小娥在那個破窯洞裏面,徹底的放縱了,黃賭毒佔了兩樣。直到花光自己所有的錢財,正值大災之年,去沿街乞討,被一羣狗圍攻,可能是狗的那口咬到了他本性的善的一面,在飢餓和疼痛當兒,還有那鹿三對他的那份蔑視,他終於找回初心,忍着疼痛拖着被咬爛的腿爬到賑濟災民的大鍋邊,鹿子霖也算是給他坑的那個人一個善良的舉動,使孝文死而復生,戒掉手中的大煙,從頭幹起,從一個衛兵最後到保安團營長,最後竟成了一縣之長。

​ 白孝文的經歷,印證了陳忠實先生所描述的,“活着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後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體驗呼喚未來的生活,有一種對生活的無限熱情和渴望”。在山的那邊也許還是山,在絕望過後也許還是絕望,但是請記住,山總會有盡頭,經歷過數次絕望總能看到希望。因爲山的盡頭是海,也許在你想要邁出左腳還是右腳繼續前行時,一個轉身,發現身後的自己纔是最真實的。所以黎明前的黑暗最可可怕,因爲有些人用盡了99%的精力沒有看到希望,他未曾知道自己可以有1%的勇氣來打開黎明之門。好好活着,熬過那最難熬的一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心軟一下熬不過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 白嘉軒在看着自己父親置下的闊氣的大門樓被拆掉時,面對鹿子霖那個嬉皮笑臉,硬是說,這門樓是你的,要怎麼處理那是你的事兒,不用和我商量。真正的將他的那杆腰挺的筆直。以致於在黑娃心中留下恐懼。世上有許多事,儘管看的清清楚楚,卻不能說出口來。有的事看見了認準了,必須說出來,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說。能把握住什麼事必須說,什麼事不能說的人,纔是真正的男人。嘉軒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他做成了像朱先生輓聯一樣,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後方敢對青天。但凡在大事兒上,嘉軒必去找姐夫朱先生,朱先生是遠近聞名的人物,年輕時隻身赴軍營,使西安免遭生靈塗炭。在小說中,朱先生可以說是一位聖人的存在了。每每嘉軒急存存的趕來,朱先生總能以一個小故事或者一句話使他滿意歸去。小說中說,聖人能看透凡人的隱情隱祕,凡人卻看不透聖人的作爲;凡人和聖人之間有一層永遠無法溝通的天然界隔。聖人不屑於理會凡人爭多嫌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難以遵從聖人的至理名言來過自己的日子。聖人的好多廣爲流傳的口歌話的生活哲理,實際上只有聖人自己可以做的到,凡人是根本無法做到的,凡人們絕對信服聖人的名言而又不真心實意實行,這並不是聖人的悲劇,而是凡人永遠成不了聖人的緣故。清楚清楚的將聖人和凡人的那一份聯繫結合在了一起。通過聖人的那條路已經擺在我們面前,但是那條路的每一個路口都要凡人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的修行。就像嘉軒所說,世事你不經它,你就摸不準它。世事就兩字:禍福。兩字半邊一樣半邊不一樣,就是說,兩字互相牽引着。就好比籮面的籮筐,咣噹搖過去是福,咣噹搖過來就是禍。所以凡遇見好事的時光甭張狂,張狂過頭了後邊就有禍事;凡遇到禍事的時光也甭亂套,忍着受着,哪怕咬着牙也得忍着受着,忍過了受過了好事跟着就來了。所以得去走路,得去嘗試每一個路口,得去在徘徊的時候看看聖人的話,看看書。好書還是要堅持看,世間一切佳果珍饈都經不得牙齒的反覆咀嚼,咀嚼到後來就連什麼味也沒有了;只有聖賢的書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樣一句話,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體味和新的領悟,不僅不覺得味嘗已盡反而覺得味道深遠;好飯耐不得三頓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書卻經得住一輩子讀。也許你默默無聞的走好了每一個路口,即使有犯過的錯,那又如何?聖人曰:我只說從今往後,不說今日以前。未來屬於你的世界依舊爲你存留。

​ 我很佩服黑娃,陳先生塑造的黑娃是一個硬漢。從他16歲就已經出門攬活了,在我的想象中,應該是滿身肌肉,黝黑黝黑的農村莊稼漢小夥子。從土匪歸正成爲營長,到後來拜到朱先生門下,成爲他最後一個徒弟並且是最好的一個徒弟。朱先生說,讀書原爲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世;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着,無一不是盜名欺世;你(黑娃)把念過的書能用上十之一二,就是很了不得的人了。他爲了戒掉吸大煙,把自己綁在大炮上,直到戒掉了大煙。像聖經所說,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戰勝了慾望。我特別佩服他那種品質,有決心、有毅力,能享福也能受罪,能前人也能人後,能站起來也能圪蹴得下,才活的坦然,要不就只有碰死到牆上一條路可行了。他能夠在錯誤中反省,能夠有意志改變自己。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自家做下好事刻在自家心裏,坐下瞎事也刻在自家心裏,都抹不掉;其實天知道地也知道,記載天上刻在地上,也是抹不掉的。一句古話,人在做,天在看。上天能看到黑娃和小娥的事兒,也能看到他作爲土匪殺死鹿恆泰,也看到了黑娃拜在朱先生門下,以及黑娃和他的部下在城中尊法守紀。如果將他的人生分成兩半,那麼由他的話說,兆謙闖蕩半生,混賬半生,糊塗半生,現在想念書求知活的明白,做個好人。我知道兆謙到死也不知道好是什麼?但是他卻從自身開始做,努力的朝着大家口中所說的好去做。憑這一點,他是那一代人中最出色的一個了。

​ 我最喜歡小說中所描述的雪景了,他開門看見了一片白雪。原坡上一片白雪。書院的房瓦上一片白雪。大樹小樹的枝枝杈杈都裹着一層白雪。天闊地茫冰清玉潔萬樹銀花。世間一切污穢和醜陋全被覆蓋的嚴絲不露了。還有最神奇的白鹿。一隻雪白的神鹿,柔若無骨,歡歡蹦蹦,舞之蹈之,從南山飄逸而出,在開闊的原野上肆意嬉戲,所過之處,萬木繁榮,禾苗茁壯,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疫癘廓清,毒蟲滅絕,萬家樂康,那是怎樣美妙的太平盛世。我看過的小說中描述農民的總有幻想中的盛世。我是農民的後代,對於一生就是吃喝和幹活的的農民來說,大地簡潔而素雅,天空開闊而深遠。就像嘉軒對鹿三輕俏的說,沒活幹了你就歇着睡着,歇夠了睡膩了你就去逛去浪去!逢集了逛集沒集時到人多的地方去諞,耍糾方耍狼吃娃耍媳婦跳井,諞了耍了再歇再睡…作爲讀書人,總不能體會到這種快樂。再當我讀到他們在土地裏幹活的場景。嘉軒只顧着瞅着犁頭前進的地皮,黃褐色的泥土在腳下翻卷,新鮮的溼土氣息從犁鏵底下泛漫潮溢起來,滋潤着空泛焦灼的胸膛,他聽見自己胳膊腿上的骨節咯吧咯吧扭響的聲音。他悠然吆喝着簡潔的詞遣健牛的詞令,倒像是一種舒心悅意的抒情。他一直犁到棉田的盡頭掉過犁頭,揹着霞光朝東頭翻犁過來的時候,吼起了秦腔…一個幹活的農人在先生筆下變成了一幅美麗的動畫,甚至還能腦補出那副場景,每年我回家地裏有農活,會去地裏幫忙的,尤其是小時候扛着钁頭,學着大人的模樣,一下又一下的把地裏的土變換成各種形狀,但從未感受到這麼美的畫面。倒是聽到過許多快要收莊稼時候的嘮叨,也是因爲他們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收穫小麥,以減少借貸的次數和數量。迎接果實成熟的期待,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眼巴巴瞅着麥子一天天由綠變黃,急性子的莊稼人提着鐮刀拉着獨輪小車走到田頭,捉住麥穗捏一把瞅一瞅,麥粒還是臌脹的小豆兒,惋嘆一聲“外黃裏不黃咯”!於是就提上鐮刀拉上小推車回家去了。突然一場溫騰騰熱燥燥的南風持續了一夜半天,麥子竟然乾的斷穗掉粒了,於是千家萬戶的男人女人大聲嘆誦着“麥黃一響蠶老一時”的古訓涌向田野,刷刷嚓嚓鐮刀刈斷麥稈的聲浪就喧譁起來。就在那神祕的短促的一響裏,麥子熟透了;就在那神祕的一時裏,蠶兒上蔟網繭了…多麼美的黃土地,他是孕育生命的地方,是農民心中的一切…

​ 兆鵬應該是白鹿村的一把火焰,從白鹿村到白鹿原乃至整個原上,先是讓“風攪雪”席捲整個原上,先不論是對是錯,起碼目的是爲了農民爲了公平爲了傳承白鹿精魂!這火焰就像瞬息萬變的羣山,時而千仞齊發,時而獨峯突起;火焰像威嚴的森林,時而呼嘯怒吼,時而纏綿呢喃;火焰像恣意妄爲狂舞着的萬千獼猴萬千精靈。他是白鹿原上第一個學校第一個校長,他教孩子們知道何爲中國?內戰時,他潛伏下來爲我地下黨蒐集情報,解放大戰前他隻身前來,爲縣城免遭槍炮轟炸。他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是哪個時代的強者。他遇事平靜如水,並且相對平和。而內心不平靜的人,處處是風浪。再小的事兒,都會被無限放大。一個內心不強大的人,心中永遠缺乏安全感。真正內心強大的他,有一顆平靜的內心,有一顆溫柔的心腸,有一顆智慧的頭腦。經歷過狂風暴雨,體驗過高山低谷,也見識過人生百態。

​ 不夠強大,意味着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通常就是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要麼活在他人的眼目口舌之中。從而失去獨立的判斷能力,變得搖擺不定和坐立不安。從兆鵬的身上,自我解析出成爲內心強大的人應該具備的品質。首先就是要高度自律和自黑。爲什麼不說自信呢?不自信的人,普遍內心比較脆弱。一個自信的人呢,對自己充滿信心,做事往往帶着積極向上的力量,並時刻充滿激情。所有的盲目自信和空腹自信,都是自以爲是。心中要有真才實學,哪怕在不斷的試錯,但終究能到達攀登高峯的那一天。

​ 人的自信到底從何而來?高度的自信來自於高度的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先學會剋制自己,用嚴格的日程表來控制生活,才能在這種自律中不斷磨練出自信。除了自律以外,自黑的能力也相當重要。世界之大,什麼鳥都有。等你哪天稍微做出點成績,很多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便在背後,嘰嘰歪歪的議論是非。從最開始的吐槽,到斷章取義的議論甚至無趣的黑你。所以我勸大家無論什麼時候都保持自黑的態度,自黑就是自己嘲笑自己,自己黑色幽默自己。自黑是一種溝通方式,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修養。你必須看透那些無聊惡俗的人,要比他們還會擅長黑自己,待他們自知無趣後,便會羞愧的退場離去。

​ 再者,就是必須要經歷絕望,當國共合作破裂後,原上的“風攪雪”立刻被熄滅,兆鵬被通緝逃走,黑娃被迫進山成了土匪,各地的農協像蠟燭一樣瞬間熄滅。每天都有共產黨人被處死,城裏的枯井都快被填滿了。那段時間依然能夠堅持信念,而不像李政委一樣,天天膽戰心驚的享受一碗的馬家羊肉泡饃。那是經歷過絕望而後生的氣概。也許你還未曾絕望過,並不意味着你不堅強,但一定沒有經歷過絕望的人堅強。未絕望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絕望可能是情感,也可能是事業亦或是無法面對的孤獨等等。請注意:我剛纔用的是必須,“必須”是一個前綴詞,一個重要的狀態。“必須”並非主動選擇,而是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當絕望來臨時,坦然無懼的接受它,即使當下及其痛苦,甚至失去了自我。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纔是值得體驗的一種人生。強大的人不是征服什麼,而是能承受什麼。一些事情,只有經歷過了,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和懂得人生的真諦。絕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勇氣和激情。經歷絕望,但不要被絕望吞噬。相反你要戰勝它,如同兆鵬在黑夜中依舊可以戰勝黑暗,迎接光明一樣。

​ 還有,應當培養獨處的能力。孤獨和獨處並不是一件事,是兩碼事,而且經常會被混淆。人們往往把交往看做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爲重要的一種能力。如果說不擅長交際是一種性格的缺陷,那麼,不耐孤獨就簡直是一種靈魂的缺陷了。兆鵬不滿父親安排的婚事,一個人逃出家去追尋理想,後面回到原上做校長也是住在學校。和他一樣大的早就結婚生子。而他卻耐得住寂寞。不隨波逐流。孤單是一個人狂歡,狂歡是一羣人的孤單。所謂的成熟,就是你越長大,越能學會一個人適應一切。在獨處時光中,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並培養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人只有先學會愛自己,纔能有能力愛他人。如果你不學着與自己對話,便更難和別人交流。越能獨處的人,越能面對和理解困境,也越能與他人相處。

​ 其次,像嘉軒說的,想要在原上活人,心上得能插得住刀子。兆鵬因爲黨的事業,家庭不滿,因爲與百靈的合作,親兄弟不認他。甚至曾經少年時的玩伴孝文說,遇見他就要逮住領賞。即使如此,兆鵬依然堅持自己的方向。因此,需要不設限的思考,你的眼光要比別人遠,你的心胸要比他們寬廣。天天算計自己的人生,未來遲早也會被人生算計。人生如同開車一樣,當你比別人快30碼,你體會到的感受別人無法得知。人生又如何開飛機,當你比別人高30000英尺,你看到的視野自然不同於他人。也就是說,當你在追求更高更遠的風景時,也就不必在意他人短視的眼目。一切自然雲淡風輕,不再受影響。寬闊之後,就不會受狹隘注意的捆綁。自由之後,就不會受形式主義的限制。

​ 接下來,人需要信仰,不管在什麼時代,人人都會有信仰,只是各自的信仰不同而已。有人信仰權利,有人信仰金錢,有人信仰自我,有人信仰愛情,有人信仰幸福,有人信仰美食,有人信仰黨派,有人信仰制度,有人信仰無神,有人信仰有神,有人信仰多神,有人篤信基督…我是信仰基督的,在這兒,我不打算闡述基督。不管什麼樣的信仰,我們都尊重你,但是任何信仰都需要深入瞭解並相信,才能稱之爲“信仰”。兆鵬所相信的我黨給我國帶來了安定財富,和人民一起度過祖國的各個難關,使我國屹立於世界。靠着他,兆鵬就是回到原上,也是爲原上的解放,甚至連家都沒有回去,就下到南方。智慧和真理,有着天與地的距離。學會渴慕真理勝過追求智慧。真理能使人更有智慧的來看待世間萬物,寬容的態度面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無比堅定的信念奔走人生道路,從容淡定的直麪人性的黑暗和世間的悲劇。

​ 最後,最常聽到的,做自己。不要試圖取悅所有人,現在做不到,未來也做不到。人不可能面面俱到。每個人應該會有自己最在乎的人,他們纔是你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倘若他們對你所做的事有誤解或質疑,值得你花時間去迴應和解釋。只有真正在乎的人相對全面的瞭解你,其他人大部分是片面的認知。在生活中也沒有特別的交集,有的只是道聽途說或者僅僅幾面之緣而已。不必迴應那些熟悉的陌生人,他們並不一定真正關心你,更多的知識好奇寶寶。時間如此寶貴,無暇顧及這些,也不在解釋的義務範疇。你的人生並不需要活在他人的言語中,還有很多更重要的事等着去做。內心強大的人,很少在意他人的看法,包括熟悉的陌生人。就像積極的人很少關注消極的消息,即便看到,也自動瞬間被屏蔽或消化。他們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追求。就像兆鵬,就像1945年以前的共產黨人。致敬!!!

​ 在來看看鹿三,他一生最讓我記憶尤新的大事恐怕就是他殺了自己的兒媳。這件事嘉軒已經給出了評價,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該做,應該做的就不怕人知道,甚或知道的人越多越顯得這事該做…嘉軒口中的三哥一直秉持着主家的家風,耕織傳家久,經書濟世長的傳統。一天到晚坐着渾身不自在,吃飯不香,睡覺不實,總覺得慌惺兮兮。人一干活,吃飯香了,睡覺也踏實了,覺得皇帝都不怯了。話不多,能幹活,忠誠於主家,是個不折不扣的好長工。

​ 還有很多人物的精彩故事,白鹿原中醫堂的掌櫃,醫術高明,冷言冷雨下是一刻醫者的仁義之心。他用自己半輩子的積蓄去搭救女婿兆鵬。他洞察世事、明理達意。白鹿村鹿性家族的代表人。幾分聰明、幾分世故、幾分庸俗、幾分諂媚、幾分放蕩、幾分算計。他個十足的官迷,又是個酒色之徒。沒有官職,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沒有酒色,他體會不到人生的快樂。膽小如鼠,致使最後落得個悽慘的下場。朱先生,白鹿書院的教書先生,被人稱爲“聖人“,能掐會算,猶如諸葛在世。他對嘉軒的點撥總能使嘉軒峯迴路轉;他淡泊名利,卻又心繫百姓;他編寫縣誌、鞠躬盡瘁。他培養出無數的英俊豪傑,勸退幾十萬甘軍。爲使自己的冰潔之軀不受污濁世界的侮辱,他在白鹿書院遭劫難之前,以仙風道骨般的身軀,駕鶴西去。他是白鹿原神話中造福一方的白鹿化身。還有國民黨軍官兆海,抗日戰爭中英勇抗敵,與白靈私定終身,雖無緣與她結爲夫妻,卻對她情深意重,是一個錚錚好男兒。還有孝武,這個新族長,具備族長的基本素質,但在大事面前,卻亂了方寸。以及無大才卻是個幹莊稼的好把式的孝義。還有優秀的共產黨員白靈,放棄傳統婚姻,與兆海私定終身,卻因政見不同而相互疏遠。與兆鵬假扮夫妻,執行任務,但卻在黨內肅反運動中被迫害致死。最後一個田小娥,她是白鹿村人眼中的賤人,作爲別人的妾,她勾引黑娃來到白鹿村,在黑娃鬧農協失敗逃走後,被鹿子霖誘姦,然後又聽從鹿子霖教唆,把孝文拉下水。她是一個時代的產物,讓人既可伶又可恨。對於像田福賢等等就不在贅述了。

​ 白鹿原讓我看到了許多人的一生,他們在面對動盪侷促的社會或者是顆粒無收的年饉,所展現出來的人生智慧以及那個時代特有的處事方式。我們活在當下,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早已根植在我們心間。與那些人相比,我們不在操心如何活下去,而是怎麼活的好。但是我們的心性不一定比他們成熟,胸襟也不一定比他們寬廣,眼睛不一定比他們明亮。如果我們看到的世界大了,但是我們的眼界卻變小了。也許看到了花花綠綠的繁榮世界,但是心卻只是禁錮在自己本身的幼稚思想中。那麼我們應該在新的時代,從他們身上學習如何走人生道路,遇到障礙,會想盡一切辦法剷除。遇到挫折,也不輕易放棄倒下。克服困難,便擁有了力量。解決了問題,便擁有了智慧。走出了黑暗,便擁有了希望。對強者而言,這些僅僅是人生的必經之路。願我們初心永在!!!


最後附上爲人之本《鄉約》

​ 德,謂見善必行,聞過必改。

​ 能治其身,能治其家;

​ 能事父兄,能就子弟;

​ 能御童僕,能敬長上;

​ 能睦親鄰,能澤交遊;

​ 能守廉潔,能廣施惠;

​ 能受寄託,能就患難;

​ 能規過失,能爲人謀事;

​ 能興利除害,能居官舉職;

​ 凡有善爲衆所推者,

​ 皆書於籍,以爲善行。


2020年2月23日晚
張小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