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維日記004 - 關於開發和運維的點滴感悟

運維日記004 - 關於開發和運維的點滴感悟

我是一個末流大學的教師,爲了不至於因爲長期脫離工業界而導致能力退化,成爲只會在課堂上滿嘴跑火車而實際上百無一用的超級盧瑟,我找到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從事兼職,從最初的開發到目前逐漸轉向運維崗,到現在歷時已經整一年了。我想想談談我對這兩種角色的體會和感悟,供即將跨入這一行業的學生們參考。

成就感:開發>運維

這裏我把成就感放在第一位,因爲我們做任何事情,能夠驅動我們保持長期熱情堅持下去的動力就是在做這件事情時候獲得的成就感。我們常常聽說一個詞語叫“職業倦怠”,爲什麼會產生職業倦怠?很大的原因就是在職業工作中無法獲得成就感,職業僅僅成了養家餬口的工具,時間久了難免就產生倦怠。而對開發和運維這兩個角色而言,開發是直接爲公司創造收益的,自然在公司內部會受到更大的重視並獲得更多的資源。在互聯網公司內,一般是開發部門構建產品原型提出需求,然後運維部門據此進行部署,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開發在指揮運維。有種說法,說開發是給公司賺錢的,而運維是爲公司省錢的,這種說法不無道理。運維的職責就是系統穩定,少出故障,而一旦出現問題後能迅速排錯,恢復生產。究竟是掙錢有成就感,還是省錢有成就感?我想答案是顯然的。

對團隊的依賴性:開發>運維

IT行業發展到如今,早已告別了王江民、求伯君這種個人英雄主義的年代了,一個成功的互聯網產品恐怕也是很難一個人搞定的。公司內的開發通常是團隊協作,集體作戰。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作爲開發人員,你加入到什麼樣的團隊,對於你能否發揮出自己的潛力至關重要。而運維呢,還是可以表現一把個人英雄主義的,整個一個公司的運維團隊幾十號人一籌莫展,外援專家來了幾分鐘搞定的事情並不稀奇。

崗位數量:開發>運維

公司開發人員的崗位數量通常是運維人員的好多倍,不同公司可能這個比例不一樣。比如我服務的這家公司是提供雲計算平臺服務的,對運維相對更重視一些,目前運維與開發人員的比例大約是1:7左右。當然目前該公司規模還比較小,隨着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張,服務器越來越多,對運維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多。但是,不要有錯覺,認爲運維崗位少,運維工作就不好找。因爲運維崗位雖然少,但能勝任運維崗位的人員也少。這個方向就業的難易程度並不比開發困難,至少目前還是這樣的。

專注程度:開發>運維

有個詞語叫“封閉開發”聽說過吧?就是把開發人員拉到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兩耳不聞窗外事,一門心思開發產品。爲什麼要封閉開發呢,因爲開發的特點,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心無旁騖、一氣呵成。你今天晚上去看個電影,明天晚上去K個歌,這種狀態是不利於開發的,會讓你的思路中斷,考慮難以周全,產品的bug和漏洞多。軟件產品的特點是開發拖的時間越久,質量越差Bug越多。這種對專注度要求極高的崗位非常適合單身漢,可惜我已經成家有了小孩了,雜事比較多。更何況異地兼職還需要時不時的往外地跑,實在是受不了。相對於開發來說,運維人員則顯得有點“吊兒郎當”,平時泡杯茶水,監控一下日誌。而對我來講,只需要開一個ssh窗口,就可以控制幾百公里之外的服務器。當然有時候也會去開發一些自動化的運維工具,但其規模跟開發項目無法比。不過對於運維來講,無論平時還是節假日都需要24小時on call,不管是深夜還是凌晨,只要聽到公司的手機鈴聲響起,都要一咕嚕爬起牀來。另外開發人員當項目結束後會休整一段時間,放十天半個月假出去旅遊都有可能,這種福利,運維人員只能羨慕嫉妒恨了。

對專業素質的要求:運維>開發

運維需要較爲全面的計算機專業的知識。除了操作系統外,數據庫、網絡也必須非常熟悉,還需要懂硬件及信息安全相關的知識。這個行當上手會比開發慢,比較吃經驗。而開發則需要的知識面就沒有那麼廣泛,掌握好一門高級語言,學好數據結構,足矣。如果再能搞通面向對象、軟件工程、項目管理之類的,就可以勝任項目組長帶領團隊了。

“錢”途 vs 前途:開發=運維

Last but not least,就是錢的問題。同等層次的運維的薪水會略低於對應的開發人員,這其實是合理的,因爲他們承受的壓力和責任是大於運維的。而對於前途來說,我認爲兩種崗位都有前途,優秀的運維如同優秀的開發,都是稀缺的資源。搞技術的人要把技術搞透,最忌諱半瓶子水,當你攀登到技術的峯頂時,還會擔心“錢”途和前途的問題嗎?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