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碼統計

  大一剛入這行的時候聽李開復說過,一個美國計算機專業本科畢業生四年下來需要有100k行代碼的積累,才能稱得上是合格的。現在對我來說四年也快過去了,正好昨天有個師弟也提起了這個問題,順便也統計一下~~

  大一的時候還是有個統計的,是10k,那時瞬間就沒有信心完成100k這個量級了。於是後來也就沒有算。

  大二年的項目,一個是工作室第一版的招新網(現在已經有了第二版,完全重寫的,我做的雖然很難看,不過功能還算全了,BS項目的處子作,還是用.NET1.1 C#寫的),一個是工作室的lily job(deprecated,技術與之相同)。現在這兩個項目都死無全屍了。招新網大概是0.5k吧,lily job代碼加上頁面(頁面代碼除半計)差不多是2k。大作業有java(0.5),軟工實踐(0.5)、操作系統實踐(1.2)、計算機組織結構實驗實踐(0.5)、數據庫實踐(0.2)、編譯原理實踐(1.2)。整個大二居然只寫了6.6k的代碼,真是慚愧。

  大三是比較高產的一年了,呵呵。從陽光教室第一版(0.5),到動力中心(6),然後是失敗的vod(3)。第一個比較成功的項目cms(6),apis的初始版(2),在IBM實習的DITA(雖然只有0.2左右,但這可是精心打造的200行),作業倒不是很記得有什麼了,軟件設計(0.5),手持(0.5),linux(0.5),嵌入式(0.5),圖形學(1), 其他(0.5)。這一年寫了22K。
 
 大四上學期都幹了什麼我已然不是很記得了。apis寫了3k左右以外,另外一個就是veryftp(2k)吧,virtualcampus到現在已經有了1k了。接下去還要寫個2k左右。同時cardagent不知道會不會再寫,還有veryftp的改進。這些加起來最多5k吧,呵呵。

所以總體算起來,四年來我最多寫了10+6.6+22+13=51.6k。差不多是合格數量的一半,如果合格算是60分的話,本科四年我寫的代碼的分數只能打個31分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