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技術面試中不會的問題

前段時間面試,被問到這個問題:

(1)外部晶振與內部晶振有什麼區別:

當時一聽到這個問題,傻了一下,不知道怎麼回答,就吱吱唔唔的過去了。

今天突然想到這個問題,在網上google了一下,整理出如下的答案:

外部晶振穩定 內部晶振的誤差比較大,但如果對頻率要求不高的話(比如不涉及串口通信和精確定時等的話),
用內部晶振就行 。內部時鐘,頻率受溫度等其它影響,但是能省下晶振的錢,還有2個I/O。如果對頻率要求不高,
一般是優先選用內部振盪。 如果你要省電,用了SLEEP,那你就不能用內部振盪了,內部振盪回停止!

(2)同時有一道問USB有哪幾種傳輸方式,不時直接放棄了,不懂?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959687.html
http://www.dzsc.com/data/html/2008-11-13/72433.html
在USB的數據傳送的方式下,有4種傳輸方式:控制(Control )、同步(Isochronous)、中斷(Interrupt)、大量(Bulk)。通常所有傳送方式下的主動權都在PC邊,也就是host邊。
 (1)控制(Control)方式傳送:控制傳送是雙向傳送,數據量通常較小。USB系統軟件用來主要進行查詢、配置和給USB設備發送通
用的命令。控制傳送方式可以包括8、16、32和64字節的數據,這依賴於設備和傳輸速率。控制傳輸典型地用在主計算機和USB外設之間的端點
(Endpoint)0之間的傳輸,但是指定供應商的控制傳輸可能用到其他端點。
  (2)同步(Isochronous)方式傳
送:同步傳輸提供了確定的帶寬和間隔時間。它被用於時間嚴格並具有較強容錯性的流數據傳輸,或者用於要求恆定的數據傳送率的即時應用中。例如,執行即時通
話的網絡電話應用時,使用同步傳輸模式是很好的選擇。同步數據要求確定的帶寬值和確定的最大傳送次數。對於同步傳送來說,即時的數據傳遞比完美的精度和數
據的完整性更重要工些。
 (3)中斷(Interrupt)方式傳送:中斷方式傳輸主要用於定時查詢設各是否有中斷數據要傳送。設
備的端點模式器的結構決定了它的查詢頻率,從1~255ms之間。這種傳輸方式典型地應用在少量的、分散的、不可預測的數據的傳輸。鍵盤、
縱杆
和鼠標就屬於這一類型。中斷方式傳送是單向的,並且對於host來說只有輸人的方式。
  (4)大量(Bulk)傳送:
主要應用在大量數據傳送和接受數據上,同時又沒有帶寬和間隔時間要求的情況下,要求保證傳輸安全。
印機
掃描儀 屬於這種類型。這種類型的設各適合於傳輸非常慢和大量被延遲的傳輸,可以等到所有其他類型的數據傳送完成
之後再傳送和接收數據。
  USB將其有效的帶寬分成各個不同的幀(frame ),
每幀通常是1ms時間長。每個設備每幀只能傳送一個同步的傳送包。在完成了系統的配置信息和連接之後,USB的host就會對不同的傳送點和傳送方式做一
個統籌安排,用來適應整個USB的帶寬。通常情況下,同步方式和中斷方式的傳送會佔據整個帶寬的90%,剩下的就安排給控制方式傳送數據。

USB2.0的最高傳輸速率爲480Mbps,即60MB/s。不過,大家要注意這是理論傳輸值,如果幾臺設備共用一個USB通道,主控制芯片會對每臺設
備可支配的帶寬進行分配、控制。如在USB1.1中,所有設備只能共享1.5MB/s的帶寬。如果單一的設備佔用USB接口所有帶寬的話,就會給其他設備
的使用帶來困難。

USB2.0 High Speed:理論速度是480Mbps,對應之前的USB2.0;

USB2.0 Full Speed:理論速度是12Mbps,也就是過去的USB1.1;

(3)PC機的外圍接口有哪些,傳輸速度爲多少?
這個問題也直接OVER了。

(4)要你編寫一個與ARM通信的上位機程序,通過串口,實現下載程序的功能,你要怎麼做?
這個完全被BS了,我說了一大堆,那面試的人說,你到底會不會串口,當時真的無語了。。。。。
結果後面又說,不要太注意細節的問題,要從大局上出發。唉,看樣子,我思維還是停留在初級階段,有待加強啊。

不過這個面試官,也問了一個有水平的問題:
你給我說一下TCP/IP協議?
我當時一聽,就樂了,這個我懂,現在一直在搞這個。然後我就開始說TCP的三次握手,還沒有說完,他竟然來了句,TCP/IP不是有二種嗎?
一個七層,一個四層的。我當時一聽,汗了,只好順着他的意思,說了下,四層協議,原來他不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