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移動廣告跨屏


2014中國互聯網大會已結束,
但互聯網大會的話題還在繼續,
今年仍然圍繞着“大數據”“移動營銷”“O2O”以及“互聯網技術”等話題而展開。
但今年的大會中,
更多被人們討論的還是“移動營銷”這個話題。

關於中國互聯網大會,可以參考這一篇[啥是中國互聯網大會]。

移動終端正在取代PC,成爲人們接入互聯網的主要方式,
而互聯網業務及信息也正逐步從以個人電腦爲中心,
向以手機等移動終端爲中心轉變,
移動終端將成爲廣告的主要投入載體之一。
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預測,
2017年全球60%以上的網絡廣告預算將傾斜到移動端,
在中國這個全世界最大、最年輕的移動用戶市場,
新的格局正悄然形成。

關於eMarketer,可以參考這一篇[啥是eMarketer公司]。

1. 多屏環境推動移動廣告前進腳步

移動設備的普及,
我們的生活環境從原本的雙屏,
發展到瞭如今的N屏,
並且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瀏覽習慣,
獲取視頻內容不再侷限於TVPC端
通過觀看視頻獲取信息,
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便捷,
TVPCPad手機隨處可得。
幾個屏之間,沒有嚴格的區分,
屏幕之間是一種聯動的關係。
如今很多都開始習慣“一方面在看電視,另外一方面在看電腦,還在玩手機” 的行爲方式。
所以是多屏的時代,
這些屏幕就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
屏幕無處不在,
相互依靠。

多屏生態的構成,
消費者的日常行爲被各種屏幕“碎片化”,
讓許多廣告主們意識到,
僅僅依靠PC端進行廣告投放是遠遠不夠的,
移動端將成爲多屏驅動力。
從現在開始廣告主更應該着重思考的是,
如何能夠讓合適的廣告通過合適的屏幕,
在合適的時間找對合適的人。

2. 移動廣告從“多屏”到“跨屏”的飛躍

Google 聯合全球最大市場調查公司之一的 IpsosSterling Brands 展開的調查發現,
目前美國民衆在媒體消費上花的時間達到了每天 4.4 小時,其中 90% 的時間屬於跨屏消費
舉個例子:
用戶可能會先在手機上看上某部電影,
看個開頭之後又轉移到電視上,
又或者,他們會先在手機上瀏覽商品,
然後繼續在電腦端完成購物。
如何讓用戶無縫地完成這類在線活動,
將是各大公司需要突破的一個難點。

關於Ipsos和Sterling Brands,可以參考這一篇[啥是市場調查公司–Ipsos和Sterling Brands]。

有很多廣告技術公司在進行PC+移動雙平臺廣告投放的時候,
還無法做到針對同一個用戶進行投放,
那些所謂現有的“跨屏廣告投放系統”只能對互聯網用戶和移動互聯網用戶分別投放,
沒有辦法識別這些用戶是不是同一個人。
而一個用戶在手機上的行爲也不能指導PC廣告的投放,從而無法實現跨屏聯動。

同時,
現有的投放系統只能對互聯網廣告或移動互聯網廣告單獨控制投放頻次,
無法做到跨屏的頻次控制
廣告的實際投放效果不能保證。

3. 跨屏需基於“重定向”與“跨屏ID“

日前,在採訪到多屏程序化購買引領者悠易互通產品副總裁蔣楠
給出這樣的觀點,

對於跨屏廣告的實現,
更多的還是對於跨屏數據匹配進行探索,
最常見的形式有兩種:

精準匹配-通過優質媒體賬號ID系統
用戶在PC端和移動端使用同樣的ID賬號進行登陸,
當公司後臺接受到這個動作信號的時候,
就可以判斷出這個PC和這個移動設備的標識背後是同一個人。

模糊匹配-通過IP進行同一用戶的識別:
如果有某兩個設備,無論是PC手機或者平板
經常成對出現在某一個相同的地方,
那就有很大的概率可以推斷出他是否一個人。
這種方式可適用範圍比前一種更廣,
但準確性會下降,
只適用於在PC端移動端數據都有相當積累的公司。

多屏跨屏的蛻變除了通過多屏識別出同一個用戶以外,
關鍵還在通過跨屏ID實現跨屏”重定向”(re-targeting)
一來實現對消費者行爲的跟蹤,
進而選擇對消費者進行廣告投放加強印象二次召回
二來實現頻次控制
節省多餘展示降低預算消耗,
從而覆蓋更多獨立用戶”。

關於悠易互通的信息,可以參考這一篇[啥是悠易互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