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的故事:CIO奪位之“三國亂戰”

信息化項目手記()--CIO之位爭奪記

 

CIO,企業信息化的掌舵人,CxO級別的總,在人前應該是多麼風光。前段時間就有網友問我:如何才能成爲CIO?其實這個問題不好答,要成爲CIO,也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有的時候甚至需要經歷殘酷的競爭。今天我說的就是B集團公司的CIO,在當年是如何通過重重考驗及激烈競爭,從而上位到CIO,從某種角度來說,他也是經過 “政治”考驗與項目歷練而成長爲CIO的。

 

前輩的故事:CIO奪位之“三國亂戰”

 

先說故事的時間:這是一個幾年前的故事,時間大概是2001末至2002年末吧,那時我也是一個剛出道的毛頭小子,但應該來說,能夠聽到這樣的一個故事,對自己的成長影響不少。

再來介紹當時的環境背景:B集團公司:中國南方的一個知名鞋業品牌,民營企業,公司當時正處在年銷售額增長速度在50%以上的快速發展通道上,公司規模在不斷擴大當中。B集團公司下屬五個子公司,其中X公司爲其主營業務公司,集團高層希望將其打造爲未來三年能夠上市的品牌公司。集團公司的信息化工作由企業管理部的信息技術科負責,原來的負責人一直採用自主開發的方式爲公司編寫了進銷存系統。後來這個負責人看到周邊企業對於信息化的需求不斷增長,就帶着自己爲公司編寫的這些代碼,自己去開公司去了,此時B集團公司的信息化也就陷入了羣龍無首的狀態,特別是其它IT人員對原代碼不熟悉的情況下,信息化工作陷入了停頓。也正是此時,B集團公司的董事長下定決心找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能夠把集團公司的信息化建設抓起來,以免誤了公司的發展及整體發展規劃。而我們故事的中心,就是圍繞着爭奪“CIO”之位開始的。

相關人物出場:F25歲,是被B集團公司HR總監以高薪從國內某知名IT公司挖來的高手,據說,之前有負責做過幾個大型企業的系統,同時大專畢業兩年時間,從普通員工做到了營運總監的職位。不管如何,此人精力充沛,加班到深夜算是家常便飯,博命三郎式的工作作風也使得公司高層對他寄以厚望。在剛到公司兩個星期之內,便高調啓動公司的一個OA項目,開始在公司信息化工作的第一步。

還有一個人物就是Y36歲,曾經也在國內一家最大的製鞋出口企業任IT負責人,有着成功的IT系統開發與建設的經驗,到公司已有一年左右,此人處事圓滑,在公司算是人緣頗好,常常自稱在公司是“如魚得水”,但又有些貪功好喜,喜歡貪小便宜的毛病,以致被同事們背後議論。

第三位則是X公司電腦部的經理C30歲,某知名大學的雙學士,但非IT專業畢業,跟隨着原來的信息科負責人一起做進銷存的系統,同時還負責X公司的機房運營與PC的桌面管理,手下有一個四人的IT工作團隊。

由於當時B集團公司的IT部門沒有獨立,只是企業管理部的一個科室,已經不再適合公司的信息化工作推進與發展,因此,B集團公司就決定成立集團公司信息中心,負責全集團的信息化工作,同時需要確定信息中心主任的人選,而初步選定的是由F來負責信息化的工作,F被任命爲信息中心副主任,Y而被任命爲信息中心信息管理科的科長,C照舊任X公司的電腦部經理。

也許是信息中心主任(相當於集團副總級,即CIO)的位置一直空懸着,因此圍繞着CIO之位的爭奪隨之展開。F由於是公司請來的“外部專家”,佔據着“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的這個勢頭,趁着頭上的光環還沒有消褪,採用高舉高打的方式,高舉着企業信息化的項目的大旗,佔據了向CIO之位衝擊的最有利地形。而Y此時在F的任下工作,而且又主張公司業務部門急需使用的分銷系統採用自行開發的方式,說服公司業務部門及高層,自己帶了一個小程序員,要了一間公司的宿舍,說是開始自行開發。而C則算是被最不看好的人選,由於此前電腦部只負責服務器及PC管理,相關的信息化項目都是由信息中心完成的,而且C還因爲同事關係處理的不是好,一些工作上的小事得罪了HR總監。最後因爲請軟件廠商吃飯進行費用報銷的事情,還被告到董事長面前,被議論說他人品不好,導致他一度在工作上非常被動,而B集團董事長因爲前任IT負責人離職,並帶走公司源代碼去開公司,使之公司的軟件被競爭對手所用也是大爲火光,以致在人才考查時,先要考慮品德,再考慮才能了。

由於FY同在一個部門,CIO之位的鬥爭首先便從他們倆之間展開。Y的打算是,利用手中的分銷系統這個項目,加緊開發,如果能夠成功開發並實施,這樣便可以確立自己在公司的地位,並且得到公司高層的賞識,同時在這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不斷地深化與業務部門的關係,同時趁此項目F還無力顧及,這樣便可以趁機架空F的權力,以便把F從這場戰爭中掃出局。應該來說,Y的設想是非常不錯的,可惜的是,他低估了分銷系統開發的複雜程度,高估了自己的開發能力,同時,也低估了公司高層對F的期望。在這個項目經過4個月的封閉開發之後,F向公司提出,要會同業務部門對Y提出根據項目計劃要對項目進度進行檢驗,而此時,由於Y本身對於開發工具不熟,而他所帶的那個小程序員也沒有太多的系統開發的經驗及業務瞭解,在公司要求項目檢驗時,他的軟件連一個框架都沒有完成,說是完成了主要業務模塊,但連一個基本的業務流程都走不通。更要命的是,Y由於過分自信,在項目啓動期間,曾三番五次向公司提要求,一說項目開發獎金,二又是說工資太低之類的,使的公司特別是HR部門很是反感他的要價,而Y認爲此時他的項目在手,公司拖不起,肯定是會答應他的要求的。也就在這時,公司發現項目遠未完成預定計劃,此時F聯合HR部門及業務部門向集團高層報告:分銷系統在Y的領導下,幾乎看不到項目完成的一天,建議更換項目人選,或者重新確定分銷系統的建設思路。

就在高層領導還未做出決定之前,更具有爆炸性的事件發生了:與Y一起開發的小程序員,因爲一直不滿工資太低,同時也不滿Y將分銷系統的所有編碼工作都壓在他一個人身上,而Y卻每天無所事事,待遇卻是自己的三倍還要多,向公司提待遇,而Y卻回覆說要等項目成功了之後再做考慮,就選擇了離職。而且離職之前,將之前所有的源代碼拷到自己的郵箱中,再將硬盤FORMAT掉,一走了之。就因爲這個事件,使得Y因爲工作出現重大失職,立即被要求離職。這樣,FY之間的戰爭便宣告結束。

Y被辭退,分銷系統的工作也就必須重新啓動。此時公司需要確定項目的甲方項目經理,人選有二,就是FC了,由於X公司電腦部經理C長期與業務部門交流,對公司業務的瞭解比較深刻,同時與公司的物流、營銷、銷售部門的溝通也比較流暢,並且分銷系統主要使用的範圍還是在X公司,因此,集團公司決定由FC共同負責DRP項目的推進。

由於F對於公司業務的瞭解實在有限,而且沒有太多的鞋業企業的信息化經驗。而在Y在辭退之後,F的“外來和尚”的光環也逐漸消褪,而F由於之前太過於高調,同時在工作中也沒有注意控制自己的脾氣,使的之前的許多計劃都因爲協調不力,推進不順,同時與公司各業務經理也因爲各種矛盾導致摩擦,導致同事關係緊張。最終,這個項目確定由C擔任甲方項目經理,與上海一家軟件公司合作開發。由於CDRP項目主導權在手,再加上他在工作中善於學習與總結,很快憑藉DRP項目的成功上線,重新得到了公司高層的賞識,也就逐步鞏固了自己在公司信息化方面的主導地位。之後的半年,F被調離信息中心,先是到集團另一家下屬公司A任營銷副經理,後來聽說又要被降爲營銷科長,終於他也選擇了離開。自此,B集團公司的信息化工作也就由C來主導,他也完成了自己的CIO卡位戰,目前已經是國內知名CIO中的一員了。

 

 

 

感想:不論成敗找原因

 

     這個故事結束了,說完故事說感想吧,YFC這三位,由C笑到了最後,有句話說:“不以成敗論英雄”。但從他們三位身上進行一些總結,是能夠得到一個啓發的。

一、信息化項目可以幫助IT主管提升:C的成功,從他掌握了分銷系統這個項目之後就可以看出苗頭了,通過信息化項目提升IT主管在公司的影響力,使業務部門正視你的存在,從一定意義上對業務具有發言權;同時還可以通過信息化項目,借用外部的顧問及技術力量,完成IT系統建設的過程,也是一個技術提升的過程;通過IT項目管理,提升IT主管的項目管理能力及溝通協調能力,有一個向公司高層展示管理能力的機會,從而改變認爲IT主管只重技術而不會管理的觀點,甚至可以像C一樣,公司高層從實際的項目管理過程中修正原來對C品德上的偏見。

二、技術是成爲CIO的因素之一,但絕對不是決定因素:F不可否認的是一個技術高手,而且他原來的工作經驗也說明他在技術上的成功,但在B集團的指失敗說明:技術並不是成爲CIO最重要的因素。成爲CIO的要素:領導能力、溝通能力、規劃能力、外交藝術、瞭解行業、技術才能、財務技能。技術才能僅僅排在倒數第二位。CIO不是一個技術職位,更多的是一個管理職位,當F從技術高手向CIO晉級的過程中,他遠未做好充足的準備,畢竟管理是需要沉澱的。

三、CIO的品德及自身修養:任何一個企業在爲公司尋找管理人才的時候,首先會考查這個備選人員的品牌及自身修養,特別是C集團在經歷了一次IT主管非正常異動,並且遭受了一定的打擊之後,備選人員對公司的忠誠,此人自身的品德如何便顯的尤爲重要了。這點,C之前也因爲處理不慎,差點便沒有機會再翻身,還好,後來通過不斷的努力,以及在日後項目過程中的不斷證明,與公司高層的良好溝通,終於也算是讓這件事沒有能夠影響到他,但我想,日下衆多的行業“潛規則”回扣、紅包等,其實無時無刻地考驗着CIO們。

四、在拍胸脯之前先拍腦袋:在Y做分銷系統項目的時候,其實他是有機會憑藉着這個項目上位的,但由於事前沒有對項目的風險進行充分評估,認爲這個項目可以在自己帶一個程序員就能完成的,但真正開發起來才發現,這個項目的難度要比實際大的多。其實在他向公司拍胸脯保證項目能夠按時按量完成之前,他更應該好好地拍拍自己的腦袋,充分思考與計劃,而不是在拍完胸脯之後,在項目進行中才發現這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這個時候拍腦袋就是絞盡腦汁想着如何調整項目計劃,最終還是沒有能夠逃離拍屁股走人的下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