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之役:英特爾的反擊

編者按
蜷縮在波瀾不驚的PC市場——這是分析師對英特爾財務表現的批評之語。沒有拿出競爭力的產品,錯失智能終端崛起的時機,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製造商,長期在移動通信市場失利。
不過,這正是如令人們關注英特爾“超極本”的原因。在PC時代往移動互聯網時代進化的過程中,每個參與者都在變更陣型。英特爾也並不例外。
聯繫到一週前,英特爾宣佈重組。其宣佈合併四大部門,組建新的移動通信部門,以應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不斷崛起的市場。這四大部門包括移動通信、上網本和平板、移動無線、超移動(Ultra Mobility Group)。重組的目的,在於使部門之間加強合作,以更快速度反擊對手。
一直以來,英特爾的CEO保羅·歐德寧一直在驅動英特爾的轉型,期望將公司打造成“全面計算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如此一來,這家公司必須不斷適應移動時代的遊戲規則,除了與電腦廠商進一步合作,還需要與手機廠商謀得信任。智能手機市場,將是英特爾的下一役。
移動市場的迅猛市場發展,讓曾經出售手機芯片業務放棄移動市場的英特爾心覺不甘,如今整合四大業務部門,便是英特爾進軍移動領域策略的一部分。不過,就2011年而言,我們還是先從其在超極本上的投入與規劃去看其能否舒展筋骨,從PC躍入更大的領域。 (王昌)
本報記者 陳曉平 北京報道
  在保羅·歐德寧(Paul Otellini)統領下的英特爾(微博),“Velocity”是公司2011年的流行語。
  英文的Velocity是一個矢量概念,意味着明確的方向。
  方向,恰是PC業要英特爾給個說法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成就了蘋果公司和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但不創新毋寧死的英特爾呢?有分析師批評其蜷縮在波瀾不驚的PC市場,依靠“Wintel”同盟才能維持着好看的財務數字,即便2010財年117億美元淨利潤再創新高,依然有人批評英特爾沒有拿出有競爭力的產品,錯失移動智能終端崛起的紅利。
  這一切或許很快將改變,歐德寧統領的英特爾不會甘於類似“舊時代大象”這樣的角色。“人們喜歡廉價的東西,但不喜歡一成不變,英特爾將讓整個PC行業重新興奮起來。”而2012,將是其顛覆舊世界、挑戰新疆界的關鍵一年。
  重振PC
  無疑,PC仍是英特爾的“現金牛”業務。
  2011財年第三季度營收的構成中,PC客戶集團部門貢獻了英特爾66%的營收。歐德寧一向堅信PC的前景,批評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只看Dixon和百思買(Best Buy)的銷售數據,而看不到中國、巴西等新興市場的成長。“2011年的全球出貨量將達到4億臺,增長6%-7%,明年的增長率至少會保持現在的水平,甚至更高。PC出貨量從1億到2億到4億,未來會增長到5億-6億。”過去兩年,較之分析師們,歐德寧掌握“水晶球”的預測能力確實略勝一籌。
  可是,除了價格一降再降,PC行業缺乏消費的興奮點,激發不起人們排隊購買的熱情,業界大佬惠普(微博)甚至尋求分拆PC部門的可能。中規中矩,了無新意,PC已經臨近產品生命週期的後半程?
  “PC不會消亡。”歐德寧篤信這一點。於是,2011年5月,臺北國際電腦展,英特爾拋出了“Ultrabook”(超極本)的概念。超極本的技術路線圖分“三步走”:第一步,基於研發代號爲“Sandy Bridge”的第二代智能酷睿處理器,標誌着Ultrabook正式啓動;2012 年上半年,推出研發代號爲“Ivy Bridge”的22納米新一代處理器系列;2013年推出代號爲“Haswell”的處理器,完善超極本,實現主流筆記本功能的徹底變革。
  “一次充電將支持一整天的電池用量,以及長達10天的始終聯網的待機功能,這一切都將在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實現。”歐德寧在不同場合,反覆渲染未來超極本的想象力。
  在英特爾中國區家用筆記本產品經理呂冬看來,未來超極本將會有多個“變身”,結合PC和平板電腦的優勢:可以是類似滑蓋手機的彈出式終端,也可能採用“插拔式”的結構,用鍵盤就是PC,不採用鍵盤就是直接拿取的平板。
  力推超極本的背後,在於終端設備市場的鉅變。自蘋果推出iPad,平板電腦異軍突起,市場調研公司Gartner預測,2011年全球平板電腦銷量將達6980萬臺,2015年將增長至2.94億臺,現在蘋果一家佔據超過6成的份額,採用英特爾芯片佔比有限——其高功耗的產品限制了在便攜式設備的使用。據調研公司iSuppli估計,2011年筆記本和超極本出貨量總計也不過2.21億臺。
  現在用戶仍習慣於將筆記本和平板電腦視作不同的產品,市場結合兩者特性的產品實際銷售表現亦平平,可是,如果虛擬投影鍵盤能夠提供更酷的體驗,誰又能預測未來的PC又會怎樣呢?IT業的行進路線從來具有不可測性,而iPad主導的平板電腦已在殘酷地蠶食上網本市場。
  PC業沒有固守的可能。而下游的PC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尤其期待英特爾拿出更具競爭力的產品。要知道,平板電腦排名第二的三星(微博)Galaxy S Tab,2011年第三季度也只佔有5.6%的市場份額,不足蘋果iPad2的十分之一。
  當然,歐德寧強調,“那種認爲計算設備向海浪一樣‘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是很幼稚的想法。現實是,人們會爲不同的用途購買不同的設備。”即便超極本獲得成功,他也沒打算“殺死平板”,可是,如果超極本足夠出色,將有機會顛覆PC和平板電腦的面貌,將iPad的攻勢逼退。或許,這正是歐德寧內心想做的事情,在4月接受《福布斯》雜誌專訪時,他這樣說,“我不能肯定平板電腦的外觀是否保持穩定不變。摩西並沒有從西奈山上下來,遞給Steve一個平板電腦,告訴他——永遠就是這種形式了!”
  “40%!”歐德寧已經放話,2012年,超極本將拿下消費類筆記本電腦40%的市場份額。
  價高和寡?
  當Acer宏碁發佈全球第一款超極本Aspire(蜂鳥)的時候,“輕薄”成爲最抓人的第一印象。
  據呂冬介紹,英特爾此前曾推動主打輕薄的超低壓筆記本系列,但在市場上沒有取得特別大的成功,因爲性能較之主流產品存在差距,但是,第一代超極本在辦公、多媒體、遊戲等方面的性能沒有犧牲——Acer宏碁中國區執行副總裁何謙永的說法是“性能的折扣相對來講比較小”——而且在續航能力、視覺、快捷等體驗方面明顯提升。
  “輕薄不是什麼新鮮玩意。”歐德寧說。事實上,爲了強化超極本的用戶體驗,英特爾出具了一本白皮書,對OEM們羅列了一堆要求:13吋以下的必須小於18mm、14吋以上產品必須小於21mm,續航時間要達到5小時以上,快速反應需在7秒內等等。
  在很多人眼中,超極本對標的就是蘋果MacBook Air。《PC World》的編輯傑夫·伯託盧奇(Jeff Bertolucci)將超極本列爲“2012年最值得期待的20大科技產品”(超極本排名第18位,iPad3居首),其認識也是如此,“現在,Windows筆記本電腦也將模仿MacBook Air減輕重量和厚度,英特爾領導的超級本計劃將在2012年帶來許多超薄筆記本電腦。”
  確切地說,伯託盧奇期待的是“價格適中的超極本”。人們不懷疑超極本的性能,但現在的價格確實妨礙了推廣。
  根據何謙永提供的數據,從9月份發佈到11月末,投放到市場的蜂鳥產品銷售一空,中國市場銷量超過8000臺,且訂單在不斷追加。即便如此,蜂鳥定位的仍是一個細分窄衆市場,以面向商務精英、時尚的引領者爲主。
  “國內筆記本市場,平均單價在4000塊錢左右,相當大部分是學生用戶和企業用戶,超極本現在的價位沒有辦法覆蓋到絕大部分的用戶區。”何謙永解釋說。爲了降低超極本的成本,覆蓋更廣泛的人羣,宏碁專門設計了HDD版本,工程師費盡心力地將7毫米厚的HDD硬盤塞到總厚度不到17毫米的“蜂鳥”,而不是所有型號全部採用更輕便的SDD固態硬盤——常用筆記本SDD固態硬盤的成本比HDD硬盤的成本高出8-9倍。即便如此,蜂鳥最低配置型號的定價仍在7000元左右,配置SDD的版本則在8000元以上。
  在PC廠商中,宏碁是超極本戰略最積極的推動者之一,據何謙永個人預測,2012年超極本將佔據公司20%的出貨量,這隻有英特爾目標的一半。儘管,惠普、聯想、東芝(微博)等PC廠商都已推出產品,可是,調研公司iSuppli預測,超極本達到40%的銷售佔比,歐德寧要等到2015年。“我不敢說英特爾絕對達不到目標,但在我看來,這跟上證指數明年漲到8000點的概率是一樣的。”一位不願具名的OEM高管評論道。有消息說,部分OEM已下調銷售預期。
  爲了推動超極本,此前英特爾宣佈設立總額3億美元的基金,重點投資於增強用戶體驗(比如傳感器)、延長電池使用壽命,並促進實現更小更輕薄外觀的技術。除了芯片,超極本需要依靠電池、鍵盤、機殼、顯示屏等配套供應商的支持,這些新組件的價格取決於規模量級與創新。呂冬認爲,超極本的價格很快就能形成競爭力,“今年超極本主流價位在1000美金甚至往上,明年年中,將會有799美金價位的產品出來,到年底,價位會走到699美金甚至以下,接近現在主流產品的價位段。”
  OEM們呼籲英特爾應該更“給力”,“現在感受不到英特爾在花大力氣推超極本。”那位不願具名的高管說道。此前,有IT廠商透露,英特爾計劃給每臺超極本補貼約100美元,呂東明確否認存在補貼計劃,但“提供了各種共同市場開發激勵措施”,他表示不便評論OEM們推進的節奏和步調,“普遍來講,行業的反應還是很樂觀的。”
  據iSuppli估計,2011年,超極本的銷量預計約400萬臺,而2012年達到2900萬臺,只佔筆記本出貨量的12%。
  再造同盟
  “2012年,Ultrabook是該公司第一要務(No.1 job)。”英特爾多名內部人士說道。
  許多人相信,英特爾之所以沒有完全發力,是在靜候合作伙伴微軟,微軟2012年將推出的Windows 8系統將採用基於觸摸操作的“Metro”界面,也是其自Windows 95以來首次對旗艦級操作系統進行徹底改變。
  “Windows8出來以後,超極本將真正把傳統的鍵盤和Touch的應用融爲一體,PC將發生質的改變。”英特爾中國區總裁楊敘說。而歐德寧前不久在公開場合,將Windows8稱作“發生在我們公司身上的有史以來最好的事情之一”,這種讚美很少出自這位CEO之口。
  “Windows8將大大拓寬英特爾在平板市場的行動空間,以更好滿足用戶需求,行業可能會有大的改變。”何謙永評價道。
  第二代超極本將內置“Ivy Bridge”處理器,其採用“22納米3-D三柵極晶體管”技術將使英特爾在保持更高性能的同時維持低功耗,此前,功耗限制了英特爾在小型手持設備的活動半徑。
  而尚不爲外界所熟知的是,以“Ivy Bridge”爲界,英特爾亦將會走入一個新時代。“22納米可能是英特爾最後一代的通用芯片。”一位英特爾內部人士說,“未來公司的方向是SoC,即系統芯片,按照不同市場需要,對PC、平板、智能手機等各種智能設備的功能需求進行搭配,將適合的功能模塊集成,組成一個系統芯片,而不再是一顆芯片包打天下。比如,針對智能手機的架構,就不會這麼繁瑣,指令集會非常簡單。”
  據說,在英特爾內部,歐德寧將此變化的重要性等同於當年進軍CPU的轉型。這也呼應了其在專訪中Model T的比喻,“福特推出Model T是一個革命性成就,它降低了成本,但是考慮到消費者需求的多樣性,我們不能只做Model T,你因爲某種需求可能會買卡車、跑車或公交車。”
  而何謙永已然感知到上游“水溫”的變化。“遊戲規則已經改變,超極本的推出,已經躍出了摩爾定律的範疇,英特爾挑戰的不再是把芯片做得更快、更強,而是對性能、功耗和成本進行了多維度的考慮,它在三方面結合的技術比較成熟。”
  除了超極本,歐德寧亦將加強智能手機市場的開拓。2012年上半年,英特爾會推出專爲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打造的研發代號爲Medfield的32納米芯片,今年秋天,英特爾宣佈了與谷歌合作,加速基於英特爾技術、運行Android平臺的智能手機的上市時間。歐德寧對此口風甚嚴,只說“明年上半年會以極具吸引力的價格上市”。12月16日,英特爾宣佈組織架構重組,將移動通訊、平板電腦、移動無線與微型移動四個事業羣合而爲一,有評論認爲,這是英特爾力圖拓展移動終端市場的最後奮力一搏,英特爾的發言人Robert Manetta放言,“我們正在加足馬力改進英特爾的解決方案,我們是玩真的。”
  當問及一系列行動的自信來自哪裏?“來自我們的芯片。”歐德寧回答,而力量的積蓄則始於幾年前,“Haswell是第一款真正爲Ultrabook設計的產品,我們2-3年前就開始設計它了。芯片是非常複雜的產品,設計一款處理器需要5年時間。要知道,我們處理器上的晶體管數量超過了中國的人口總數,上面有14億至18億個晶體管。”
  英特爾的CEO一般退休年齡是65歲,歐德寧只有60歲,他仍然有時間來領導一場反擊戰。或許,超極本只是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