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职责链模式

1.职责链模式的意图

通过给多个对象处理请求的机会,以解除请求的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耦合。将这个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客户端不必事先知道对象集合中哪个对象可提供自己需要的服务)

2.职责链模式举例

       比如,班里想申请一个教室举办元旦晚会,文艺委员不能自作主张使用某个教室,于是找到班长,班长要做的就是写申请,向负责人员申请,负责人批准以后才能使用教室,这一步步的过程就像是一条链,从某一点开始执行,不能通过的话就向后走,知道找到某一点能解决了问题才终止。问题只要解决了就达到了目的,不用考虑中间有多少人参与过,也就是只关心结果
此班学生的动机可以表示成如图:


3.职责链模式解读


角色:

  • Client:客户端
  • Handler: 抽象处理者:定义出一个处理请求的接口。如果需要,接口可以定义出一个方法以设定和返回对下家的引用。这个角色通常由一个抽象类或接口实现
  • ConcreteHandler:具体处理者:具体处理者接到请求后,可以选择将请求处理掉,或者将请求传给下家。由于具体处理者持有对下家的引用,因此,如果需要具体处理者可以访问下家
代码实现: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namespace 职责链模式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设置职责链上家与下家
            Handler h1 = new ConcreteHandler1();
            Handler h2 = new ConcreteHandler2();
            Handler h3 = new ConcreteHandler3();
            h1.SetSuccessor(h2);
            h2.SetSuccessor(h3);

            int[] requests = { 2, 5, 14, 22, 18, 3, 27, 20 };
            foreach (int request in requests)
            {
               //循环给最小处理着提交请求,不同的数据由不同权限处理者处理
                h1.HandleRequest(request);
            }
            Console.Read();
        }
    }
    
    //Handler类,定义一个处理请示的接口
    abstract class Handler
    {
        protected Handler successor;

        //设置继任者
        public void SetSuccessor(Handler successor)
        {
            this.successor = successor;
        }
         //处理请求的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int request);
    }
       
    
        //ConcreteHandler类,具体处理者类,处理它所负责的请求,可访问它的后继者,如果可处理该请求就处理它,否则就将该请求转发给它的后继者

        //ConcreteHandler1类,当请求数在0到10之间则有权处理,否则转到下一位
        class ConcreteHandler1:Handler 
        {
            public override void HandleRequest(int request)
            {
                if (request >= 0 && request < 10)
                {
                    Console.WriteLine("{0}处理请求{1}", this.GetType ().Name , request);

                }
                else if (successor != null)
                {
                    //转移到下一位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
         }
    
        //ConcreteHandler2类,当请求数在10到20之间则有权处理,否则转到下一位

        class ConcreteHandler2 : Handler
        {
            public override void HandleRequest(int request)
            {
                if (request >= 10 && request < 20)
                {
                    Console.WriteLine("{0}处理请求{1}", this.GetType().Name, request);
                }
                else if (successor != null)
                {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
        }

       //ConcreteHandler3类,当请求数在20到30之间则有权处理,否则转到下一位
        class ConcreteHandler3 : Handler
        {
            public override void HandleRequest(int request)
            {
                if (request >= 20 && request < 30)
                {
                    Console.WriteLine("{0}处理请求{1}", this.GetType().Name, request);
                }
                else if (successor != null)
                {
                    successor.HandleRequest(request);
                }
            }
        }
        
    }

运行结果:

4.职责链模式优缺点

 1)优点

  • 降低耦合度
  • 可简化对象的相互连接
  • 增强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
  • 方便增加新的类

 2)缺点

  • 请求到达末端也可能得不到处理
  • 代码调试时不太方便,可能会造成循环调用
5.适用场合

  • 有多个对象可以处理同一个请求,具体哪个对象处理该请求由运行时刻自动确定
  • 在不明确指定接受者的情况下,向多个对象中的一个提交一个请求
  • 可动态指定一组对象处理请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