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中回調函數初探

什麼是回調函數?

簡而言之,回調函數就是一個通過函數指針調用的函數。如果你把函數的指針(地址)作爲參數傳遞給另一個函數,當這個指針被用爲調用它所指向的函數時,我們就說這是回調函數。

爲什麼要使用回調函數?

因爲可以把調用者與被調用者分開。調用者不關心誰是被調用者,所有它需知道的,只是存在一個具有某種特定原型、某些限制條件(如返回值爲int)的被調用函數。

如果想知道回調函數在實際中有什麼作用,先假設有這樣一種情況,我們要編寫一個庫,它提供了某些排序算法的實現,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shell 排序、shake排序等等,但爲使庫更加通用,不想在函數中嵌入排序邏輯,而讓使用者來實現相應的邏輯;或者,想讓庫可用於多種數據類型(int、 float、string),此時,該怎麼辦呢?可以使用函數指針,並進行回調。

回調可用於通知機制,例如,有時要在程序中設置一個計時器,每到一定時間,程序會得到相應的通知,但通知機制的實現者對我們的程序一無所知。而此 時,就需有一個特定原型的函數指針,用這個指針來進行回調,來通知我們的程序事件已經發生。實際上,SetTimer() API使用了一個回調函數來通知計時器,而且,萬一沒有提供回調函數,它還會把一個消息發往程序的消息隊列。

另一個使用回調機制的API函數是EnumWindow(),它枚舉屏幕上所有的頂層窗口,爲每個窗口調用一個程序提供的函數,並傳遞窗口的處理程 序。如果被調用者返回一個值,就繼續進行迭代,否則,退出。EnumWindow()並不關心被調用者在何處,也不關心被調用者用它傳遞的處理程序做了什 麼,它只關心返回值,因爲基於返回值,它將繼續執行或退出。

不管怎麼說,回調函數是繼續自C語言的,因而,在C++中,應只在與C代碼建立接口,或與已有的回調接口打交道時,才使用回調函數。除了上述情況,在C++中應使用虛擬方法或函數符(functor),而不是回調函數。

一個簡單的回調函數實現

下面創建了一個sort.dll的動態鏈接庫,它導出了一個名爲CompareFunction的類型--typedef int (__stdcall *CompareFunction)(const byte*, const byte*),它就是回調函數的類型。另外,它也導出了兩個方法:Bubblesort()和Quicksort(),這兩個方法原型相同,但實現了不同 的排序算法。

 

這兩個函數接受以下參數:

◆byte * array:指向元素數組的指針(任意類型)。
◆int size:數組中元素的個數。
◆int elem_size:數組中一個元素的大小,以字節爲單位。
◆CompareFunction cmpFunc:帶有上述原型的指向回調函數的指針。

這兩個函數的會對數組進行某種排序,但每次都需決定兩個元素哪個排在前面,而函數中有一個回調函數,其地址是作爲一個參數傳遞進來的。對編寫者來 說,不必介意函數在何處實現,或它怎樣被實現的,所需在意的只是兩個用於比較的元素的地址,並返回以下的某個值(庫的編寫者和使用者都必須遵守這個約 定):

◆-1:如果第一個元素較小,那它在已排序好的數組中,應該排在第二個元素前面。
◆0:如果兩個元素相等,那麼它們的相對位置並不重要,在已排序好的數組中,誰在前面都無所謂。
◆1:如果第一個元素較大,那在已排序好的數組中,它應該排第二個元素後面。

基於以上約定,函數Bubblesort()的實現如下,Quicksort()就稍微複雜一點:

注意:因爲實現中使用了memcpy(),所以函數在使用的數據類型方面,會有所侷限。

對使用者來說,必須有一個回調函數,其地址要傳遞給Bubblesort()函數。下面有二個簡單的示例,一個比較兩個整數,而另一個比較兩個字符串:

下面另有一個程序,用於測試以上所有的代碼,它傳遞了一個有5個元素的數組給Bubblesort()和Quicksort(),同時還傳遞了一個指向回調函數的指針。

如果想進行降序排序(大元素在先),就只需修改回調函數的代碼,或使用另一個回調函數,這樣編程起來靈活性就比較大了。

調用約定

上面的代碼中,可在函數原型中找到__stdcall,因爲它以雙下劃線打頭,所以它是一個特定於編譯器的擴展,說到底也就是微軟的實現。任何支持 開發基於Win32的程序都必須支持這個擴展或其等價物。以__stdcall標識的函數使用了標準調用約定,爲什麼叫標準約定呢,因爲所有的Win32 API(除了個別接受可變參數的除外)都使用它。標準調用約定的函數在它們返回到調用者之前,都會從堆棧中移除掉參數,這也是Pascal的標準約定。但 在C/C++中,調用約定是調用者負責清理堆棧,而不是被調用函數;爲強制函數使用C/C++調用約定,可使用__cdecl。另外,可變參數函數也使用 C/C++調用約定。

Windows操作系統採用了標準調用約定(Pascal約定),因爲其可減小代碼的體積。這點對早期的Windows來說非常重要,因爲那時它運行在只有640KB內存的電腦上。

如果你不喜歡__stdcall,還可以使用CALLBACK宏,它定義在windef.h中:

作爲回調函數的C++方法

因爲平時很可能會使用到C++編寫代碼,也許會想到把回調函數寫成類中的一個方法,但先來看看以下的代碼:

如果使用微軟的編譯器,將會得到下面這個編譯錯誤:

這是因爲非靜態成員函數有一個額外的參數:this指針,這將迫使你在成員函數前面加上static。當然,還有幾種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限於篇幅,就不再論述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