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論教育

作者簡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生於德國,後入瑞士籍,終入籍美國。曾任柏林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校教授。1922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題解:傅雷在家書中教導傅聰:首先要成爲一個人,其次是成爲一個藝術家,最後纔是成爲一個鋼琴家。愛因斯坦的偉大,就在於他不僅僅只是一個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家,更在於他是一個具有崇高人格的人。而他再三寄希望於青年一代的,也正是使我們成爲“一個和諧發展的人”。下面三段文字,分別選自他的《培養獨立思考的教育》、《論教育》與《教師和學生》。

 


  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爲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爲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並且產生熱烈的感情,那時最基本的。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善惡鮮明的辨別力。否則,他——連同他的專業知識——就更像一隻受過很好訓練的狗,而不像一個和諧發展的人。爲了獲得對別人和對集體的適當關係,他必須學習去了解人們的動機、他們的幻想和他們的疾苦。
  這些寶貴的東西,是通過同教育者親身接觸,而不是——至少主要的不是——通過教科書傳授給青年一代的。本來構成文化和保存文化的正是這個。當我把“人文學科”(the humanities)作爲重要的東西推薦給大家的時候,我心裏想的就是這個,而不是歷史和哲學領域裏十分枯燥的專門知識。
  過分強調競爭制度,以及依據直接用途而過早專門化,這就會扼殺包括專業知識在內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種精神。
  使青年人發展批判的獨立思考,對於有價值的教育也是生命攸關的,由於太多和太雜的學科(學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過重負擔,大大地危害了這種獨立思考的發展。負擔過重必導致膚淺。教育應當使所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爲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爲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

 


  在每項成績背後都有着一種推動力,它是成績的基礎,反過來,這種推動力也通過任務的完成而得到加強和滋養。在這裏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別,這種差別同學校的教育準則的關係極爲重大。做同樣的工作,它的出發點,可以是恐怖和強制,可以是追求威信和榮譽的好勝心,也可以是對於對象的誠摯的興趣和追求真理與理解的願望,因而也可以是每個健康兒童都具有的天賦的好奇心,只不過這種好奇心往往很早就衰退了。同樣一件工作的完成,對於學生所產生的教育影響可以很不相同,這要看推動這項工作的主因究竟是怕會受到損害的恐懼,是自私的慾望,還是對快樂和滿足的追求。沒有人會認爲學校的管理和教師的態度對塑造學生的心理基礎會沒有影響。
  人們應當防止向青年人鼓吹那種以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作爲人生的目標。因爲一個獲得成功的人,從他的同胞那裏所取得的,總是無可比擬地超過他對他們所做的貢獻。然而,看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麼。
  在學校裏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動機是工作中的樂趣,是工作獲得結果時的樂趣,以及對這個結果的社會價值的認識。啓發並加強青年人的這些心理力量,我看這該是學校的最重要任務。只有這樣的心理基礎才能導致一種愉快的願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財產——知識和藝術技能。

 

   要記住,你們在學校裏所學到的那些奇妙的東西,都是多少代人的工作成績,都是由世界上每個國家裏的熱忱的努力和無盡的勞動所產生的。這一切都作爲遺產交到你們手裏,使你們可以領受它,尊重它,增進它,並且有朝一日又忠實地轉交給你們的孩子們。這樣,我們這些總是要死的人,就在我們共同創造的不朽事物中得到了永生。
  如果你們始終不忘掉這一點,你們就會發現生活和工作的意義,並且對待別的民族和別的時代也就會有正確的態度。

 

附:相關評論

 

   沒有人把“教育家”的桂冠戴到愛因斯坦頭上,愛因斯坦也從不以“教育家”自居,他曾謙虛地稱自己爲教育領域的“半外行人”,儘管如此,我們不能不承認,愛因斯坦對教育有着非凡的洞察力。當西方工業化帶來“現代教育”的蓬勃發展,很少有人覺察到這種教育制度的缺陷,唯有愛因斯坦慧眼獨具,一眼看穿了它存在的種種弊病。愛因斯坦在半個世紀前談論的許多觀點,依然光鮮如昨,值得我們深思。尤其在“素質教育”已成爲我國社會各界共識的今日,我們再來聽聽這位科學巨匠說過的話,也許可以從中獲得不少啓示。 
   
  1936年10月15日,愛因斯坦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舉行的“美國高等教育三百週年紀念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說:“知識是死的,而學校卻要爲活人服務。它應當發展青年人中那些有益於公共福利的品質和才能……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動和獨立思考的個人,不過他們要把爲社會服務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因此,要防止向青年人鼓吹以習俗意義上的成功作爲人生的目標,愛因斯坦曾把那種努力追求庸俗目標的理想稱爲“豬欄的理想”。這一教育理念,是與愛因斯坦重視倫理道德分不開的。1951年1月6日,他在《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涉及倫理教育的文章,他指出:“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爲着實用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價值的損害。”人類所直接面臨的危險,不是科學技術的進步,而是“務實”的思想習慣所造成的人類之間相互體諒的窒息。健全的教育,首先必須培養良好的道德行爲,使人變得高尚起來,如果僅僅把傳授知識、培養技能作爲學校的要務,而疏忽了倫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世界政治就會陷入不堪想象的困境,他斷言:“要是沒有‘倫理教育’,人類就不會得救!” 
   
  衆所周知,人類進入工業經濟時代後,家庭教育的作用就已大大削弱,我們傳授知識的途徑,絕大程度上要依賴於學校。既然學校在現代教育中肩負着無可推卸的重擔,那麼,學校的一舉一動,都將關係着下一代的精神面貌。而作爲教育者的教師,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將扮演着非常關鍵的角色。他們以什麼樣的態度以及採取什麼樣的方法進行教育,可謂舉足輕重。愛因斯坦認爲,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讚許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於人的本性中,如果沒有這種精神激勵,人類合作將成爲空談,同時,這種精神激勵也是社會對個人的最大約束力之一。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其本職工作上成爲一名頗具匠心的“藝術家”,他們要善於引導學生,展示知識和科學的魅力,激發他們的興趣、求知慾望和創造性的心理能力,而不是單純灌輸知識,唯其如此,才能發展孩子對遊戲的天真愛好和獲得讚許的天真願望,並把他們引向社會的重要領域。愛因斯坦極力反對以恐嚇、暴力和人爲的權威等惡劣手段來摧殘學生,剝奪他們的誠實和自信。因爲“學生對教師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運用強制手段,培養出來的只能是唯唯諾諾的庸碌之輩。 
   
  更爲難能可貴的是,早在20世紀30年代,愛因斯坦就提出“全人教育”的觀點,他說:“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爲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爲一個專家……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爲此,他呼籲通過社會改革與教育改革來使每個人都得到全面發展。直到晚年,愛因斯坦對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仍念念不忘。1952年,他在《紐約時報》上發表題爲《培養獨立思考的教育》的文章,再次指出:“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爲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爲一個和諧發展的人。”在這篇文章中,他還特別提到“人文學科”,並把它作爲重要的東西推薦給讀者。他警告說,依據直接用途過早地把知識專門化,將“扼殺包括專業知識在內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種精神”。愛因斯坦之所以十分推崇“人文學科”,因爲他本身就是“人文學科”的受益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由於“人文精神”的滋養,愛因斯坦不僅成爲科學巨匠,而且成爲文化巨人! 
   
  另外,愛因斯坦也談到“減負”問題。他認爲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須營造相對寬鬆、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太多和太雜的學科只能加重青年人的負擔,大大危害了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其結果必然導致膚淺。因此,“教育應當使所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爲一種寶貴的禮物來領受,而不是作爲一種艱苦的任務要他去負擔。” 
   
  科學巨人愛因斯坦的極其深遂的思想推動了世界的進步、文明的發展。與馬克思、卡夫卡並稱“猶太三傑”,他晚年非常關心教育問題,曾經借他人之口給教育下了個有趣的定義:“如果你忘記了在學校學的一切,那麼所剩下的便是教育。”原來在這位巨人的眼裏教育不是運算中的加法而是減法。教育是能夠經受得住時間和記憶沖洗的,經受得起社會和歷史所淘汰的本質性的東西。聯想“前十名現象”、“後十名現象”的討論,聯想關於“韓寒現象”、“王小平現象”的爭議,聯想關於新課程改革、評估制度改革的呼籲,反思教育中太多的現象和本質、手段與目的倒置和錯位,感慨良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