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精益產品開發

先了解一下製造業中的精益思想,有助於我們加深瞭解精益產品開發。
敏捷-精益產品開發


精益思想五大核心原則

  • 定義價值
  • 識別價值流
  • 讓價值持續流動起來
  • 用戶價值拉動
  • 精益求精
    精益價值觀
  • 挑戰現狀
  • 改善
  • 現地現物
  • 尊重
  • 團隊協作
    精益生產模式
    敏捷-精益產品開發
  • 準時化:僅在需要的時間生產需要數量需要的產品,目的是靈活應對變化,消除生產過剩的浪費。
  • 自動化:自動發現異常停止生產現時、現地分析問題決絕根本原因,目的通過不斷的發現問題、暴露問題、解決問題,讓我們生產變得更加可靠,讓生產系統能夠更加順暢地運作。

精益製造與精益產品開發實踐體系
敏捷-精益產品開發


  • 精益產品開發的目標一定需要從用戶的角度或者從組織外部的角度出發來定義。我們把這個目標定義成:“順暢和高質量的交付有用的價值”。
  • 這裏面有三個關鍵詞:
  1. 順暢,交付的過程要順暢,也就是讓價值能夠持續流動起來;
  2. 高質量,交付出去的東西要符合質量要求;
  3. 有用,交付的價值必須是用戶能夠接收願意買單的才能被稱爲有用的價值。順暢、高質量、有用,這三者缺一不可,構成了精益產品開發的最終目標。

精益產品開發的定義:最小可行產品、持續部署、AB測試、可操作指標、產品運用的迭代循環及其他策略。

最小可行性產品:新的產品語序團隊已最小的努力收集關於客戶的需求。以樓盤爲例,各位有沒注意到,大部分樓盤在建設初期會建展廳、戶型模型、然後開始開放給購房者,讓購買者參與進來。這麼做的好處以最小的產品實現最大化的需求收集,增加價值。軟件行業也是一樣,通過小版本的產品放入市場,觀察其市場反饋並作出響應的更改,通過不斷的小產品刺探來決定產品的價值。
持續部署:消除不必要的浪費,通過不斷的小版本迭代部署,快速實現軟件在市場的擴張。大家可以發現,一個新的應用或系統,最初的更新是很頻繁的,這麼做的目的有利於提高軟件質量和客戶黏着度,在PV和IP爲王的時代,通過持續部署來實現增加產品價值。
AB測試:通過不同的版本,刺探最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價值。“嚐鮮版、體驗版”等大夥在APP或者應用中都不會少見。
有明確的商業指標:筆者有個朋友公司做遊戲SDK研發通過收集用戶行爲,分析並制定推廣策略來實現軟件的最大利益。“殺熟”一次大家相信不陌生吧。這一些都需要真實的數據而非高大上的包裝,除非一開始產品動機就不純...例子太多不介紹了。
產品運營的迭代循環:產品開發的速度是關鍵因素,如何快速開發出一款基於最低可行性的產品,並投向市場?通過市場的數據分析:用戶行爲等來學習、改進產品或者決定產品是否繼續開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