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協議、體系)

一、計算機網絡概述

1.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

1.1計算機網絡定義

利用通信設備與通信鏈路或者通信網絡,相連但位值不同的獨立的計算及系統。但在能夠進行信息交換且遵循一定的協議。
通俗來講:計算機網絡由若干結點和連接這些結點的鏈路組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2協議的定義

協議是網絡通信實體協議之間數據交換之間需要遵循的約定
由三部分組成(三要素):
(1)語法(一定的書寫規則)
(2)語義(傳輸數據含義)
(3)時序(事件實現順序)

1.3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硬件資源共享
2.軟件資源共享
3.信息資源共享

1.4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按覆蓋範圍:個人網、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
2.按拓撲結構:星型、總線型、環形、網狀、樹狀、混合拓撲結構等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按交換方式:電路交換網絡、報文交換網絡和分組交換網絡
4.按網絡用戶屬性:公共網、私用網

2.計算機網絡結構

2.1網絡邊緣

由所有互聯網上的主機組成(端系統),供給普通用戶使用,用於訪問各種資源

2.2網絡核心

由互聯網上的各中路由器組成,絕大部分是爲網絡邊緣提供服務

2.3接入網絡

鏈接網絡邊緣和網絡核心,部分方式:
1.電話撥號
2.非對稱用戶數據線ADSL
3.混合光纖同軸電纜HFC
4.局域網
5.移動接入網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數據交換技術

3.1數據交換概念

數據交換(Data Switching)是指在多個數據終端設備(DTE)之間,爲任意兩個終端設備建立數據通信臨時互連通路的過程。
通信子網:交換結點和傳輸介質

分類: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

3.2電路交換

爲信息交換建立臨時的專用線路,只爲兩個用戶傳送
優點:實時性高,實延和時延抖動較小。因而適合傳輸實時性強和批量大的數據。
缺點:信道利用低,傳輸速率單一

3.3報文交換

以報文爲單位,在交換單位的各節點之間存儲—轉發的方式傳送

優點
1.不需要建立連接
2.線路利用率高
3.使用靈活
缺點
不適用實時性較強的業務

3.4分組交換

也採用存儲-轉發技術,把數據分成若干組進行傳輸

優點
1.交換速度快
2.可靠傳輸效率高
3.交換設備需要存儲容量低
缺點
1.分組長度與延遲時間
2.分組長度與誤碼率

3.5混合交換

在一個計算機網絡中同時採用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方式,稱爲混合交換

3.6比較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4.計算機網絡性能

4.1速率

網絡單位時間內傳送的數據量,也叫數據率比特率。基本單位是比特每秒(bit/s)

4.2帶寬

原指某個信號具有的頻帶寬度,單位爲赫茲。在計算機網絡中,它指某網絡中傳輸數據的能力

4.3時延

指數據從網絡的某個結點到下一個結點用的時間

1.發送時延(傳輸時延):發送數據幀開始到結束所用時間
2.傳播時延:電磁波在信道內傳輸一定距離所用的時間
3.處理時延:主機或路由器收到分組消息時處理用時
4.排隊時延:在進入一個結點時,等待此結點處理完自身任務的時間

4.4吞吐量

單位時間內通過某個網絡的實際數據量
經常用來衡量網絡的實際數據傳送能力

4.5時延帶寬積

時延帶寬積 = 傳播時延 x 帶寬

4.6往返時間RTT

數據來回所用時間

4.7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某信道內有百分之幾的時間內是有數據通過
網絡利用率:全網絡信道利用率的加權平均值

4.8丟包率

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應網絡的擁塞程度
丟包率 = 丟包分組總數/分組總數

5.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定義:計算機網絡所劃分的層次以及各層協議的集合

5.1OSI參考模型(開放系統互連基本參考模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2TCP/IPC參考模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3五層參考模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目前互聯網一般使用五層模型,因爲它較其他兩種方式來說:相對簡單且功能完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