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美賽D題—學習記錄

原題及其翻譯:https://blog.csdn.net/zhangtengyuan23/article/details/5464641

問題類型:排隊論

任務:

  1. 建立至少一個模型來預估瓶頸、分析當前的檢查程序存在的問題。
  2. 提出至少兩個修改方案來提高吞吐量以及減少等待時間差異【方差】並用模型證明。
  3. 考慮不同文化差異或者是旅行風格帶來的影響作爲敏感度分析,以此爲前提判斷系統如何適應差異加快吞吐量。
  4. 提供政策和程序上建議,並指出自己模型的優缺點,如何改進。

參考論文來源:https://github.com/MATHmodels/MCMICM-Paper-ZH01

題名:Reducing Wait Times at Airport Security

模型:泊松分佈、指數分佈、核密度估計、動態規劃

小結:

  • 模塊劃分不一定要根據任務的1234來劃分,但是自己所研究的內容必須涵蓋所有的任務
  • 分析時先舉列所有因素,分爲不需要考慮的與需要考慮的,不需要考慮的在假設時限定好
  • 時間間隔可往泊松分佈方向考慮
  • 建模過程由簡單到複雜,起初的模型不需要考慮太多複雜因子,只需要考慮必要因素

Abstract

概述本文任務

建立的模型-建立該模型的目的

  • 排隊模型-任務1
  • 排隊網絡遞推概念、泊松分佈與指數分佈、核密度估計-吞吐量、等待時間-任務1
  • 動態規劃-任務2
  • 分析成本、資源分配-效益分析【任務3、4鋪墊】
  • 增加模型複雜性、文化差異【其後並未考慮文化而是用了乘客類別】-任務3
  • 用已經建立好的模型進行模擬-任務4

summary

題目要求-解決方案組成

  • 排隊模型
  • 測試模型
  • 效益分析
  • 旅客分析

1、Introduction

概述自己的工作-我們的成果

outline

目標-研究步驟:

  • 排隊模型-排隊時間
  • 模擬方法-測試
  • 成本效益-確定資源分配
  • 模型修改-成本優化、文化差異

main assumptions

環境等一些不需要考慮的因素限定

2、A Queuing Model

流程示意-最簡模型的必要假設

2.1 獲得概率密度

2.1.1指數擬合

  • 選擇理由:到達時間形狀像指數概率密度形狀
  • 利用泊松過程得到到達時間間隔估計

2.1.2 核密度估計

  • 選擇理由:依舊是根據數據來選擇
  • 得到服務時間的分佈

2.2 遞推公式

  • 結果:得到排隊時間均值
  • 過程:定義總時間-》定義個人花費時間的期望-》計算所有人排隊時間的均值

3、The Simulation

利用動態規劃模擬真實場景,並與2所列公式進行對比分析

4、Evaluation/Results

4.1 吞吐量瓶頸說明-》兩個因素-》均是建立模型時考量的因素

4.2 等待時間方差影響-》兩個因素分析

4.3 模型修改

  • 經濟效益
  • 增加虛擬隊列【口述】-關鍵在於區分快速慢速處理【旅行方式上的處理】,改變了服務因素的參數-並且解釋

5、Improving the Model

提供一些改進的方向

6、Conclusion

領域知識-方法-意義-未來

Appendices

A Matlab cod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