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SSD闪存芯片的颗粒类型 和 颗粒等级

一、颗粒类型

市面上常见的固态硬盘SSD闪存芯片颗粒类型分为四种:SLC、MLC、TLC、QLC 。

那么,介绍一下这四种闪存芯片颗粒类型的区别。

1.1、SLC (个人使用就算了,太贵了)

SLC ,全称Single-Level Cell,即 1bit/cell
特点: 速度快寿命长,价格贵(约MLC 3倍以上的价格),约10万次擦写寿命。
成本最高,所以SLC颗粒多数用于企业级高端产品中。

1.2、MLC (推荐)

MLC ,全称 Multi-Level Cell,即 2bit/cell
特点: 速度一般、寿命一般,价格一般,约3000—10000次擦写寿命。
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对于消费级来说也可以接受,多用于家用级高端产品中。

1.3、TLC(可接受、不喜欢)

TLC ,全称 Trinary-Level Cell ,即 3bit/cell ,也有Flash厂家叫 8LC
特点: 速度慢、寿命短,价格便宜,约500-1000次擦写寿命。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闪存颗粒。

1.4、QLC(不推荐)

QLC,全称是 Quad-Level Cell ,四层式存储单元,QLC闪存颗粒拥有比TLC更高的存储密度,同时成本上相比TLC更低,优势就是可以将容量做的更大,成本上更低,劣势就是P/E寿命更短,理论擦写次数仅150次。

QLC颗粒好不好?

QLC颗粒,虽然容量更大价格更便宜,但是稳定性较差,并且P/E寿命较低,速度最慢。


QLC NAND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成本更低,相同的成本下能够做出更大容量的SSD,容量将不再受到限制,1TB容量对于QLC颗粒来说,都是小意思,几十到上百TB才是主流,大容量固态硬盘时代开始了。但是对于P/E寿命和速度来说,这是QLC颗粒最大劣势之处。


P/E寿命的公式是擦写次数容量/每天擦写量/365,但是QLC颗粒的固态硬盘容量都很大,假设1个1TB的QLC颗粒的固态硬盘,每天擦写100G,也就是它的寿命=1024100/100/365,约2.8年,还有这个最大写入次数也是理论上的,超出不一定就100%坏了,关键电脑不可能每天打开,也有休息的时候,加之每天不可能都擦写100G,所以它的寿命也是不用太担心的,等待固态硬盘坏了,整台电脑也淘汰了。


QLC颗粒相信不少用户会说是技术倒退,但是对于厂商来说,目前用户对存储容量需求随之提高,目前TLC和MLC颗粒大容量的固态硬盘价格偏贵,更低成本更大容量才是未来趋势,相信QLC颗粒会使得固态硬盘进入大容量廉价时代。

一般家庭使用推荐 MCL 。

二、颗粒等级

挑选固态硬盘不仅看颗粒类型,更要看 颗粒等级

生产厂商会根据品质的不同,把闪存颗粒分为正片、白片和黑片。

2.1、正片

正片,当然就是完全按照标准来制造,质量过关的产品,是最好的闪存颗粒。
由于闪存颗粒生产厂商同时也会生产固态硬盘,这种质量最好的颗粒,一般都用在自己的高端产品上,当然价格也是最贵的。

2.2、白片

白片,就是质量没问题,但是性能则稍微差一点的闪存颗粒。
一般没有颗粒生产能力的固态硬盘厂商都会选择这种颗粒。

2.3、黑片

黑片,就有点坑了,一些小厂家会使用这种闪存颗粒生产固态硬盘,这种硬盘在使用过程中完全没有安全感,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损坏。

三、如何在电商网站查看SSD

3.1、三星(SAMSUNG) 970 EVO Plus

下图是 三星(SAMSUNG)500GB SSD固态硬盘 970 EVO Plus(MZ-V7S500B)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数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2、三星(SAMSUNG)512GB 970 PRO(MZ-V7P512BW)

下图是 三星(SAMSUNG)512GB SSD固态硬盘 970 PRO(MZ-V7P512BW)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数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东芝(TOSHIBA) RC500系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