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軟件系統的可行性分析是這樣?

  •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解決問題,而是確定問題是否值得去解決。
  • 至少應該從下述3個方面研究每種解法的可行性
  1. 技術可行性使用現有的技術能實現這個系統嗎?
  2. 經濟可行性這個系統的經濟效益能超過它的開發成本嗎?
  3. 操作可行性系統的操作方式在這個用戶組織內行得通嗎?

首先需要進一步分析和澄清問題定義。在問題定義階段初步確定的規模和目標,如果是正確的就進一步加以肯定,如果有錯誤就應該及時改正,如果對目標系統有任何約束和限制,也必須把它們清楚地列舉出來。

在澄清了問題定義之後,分析員應該導出系統的邏輯模型。然後從系統邏輯模型出發,探索若干種可供選擇的主要解法(即系統實現方案)

當然,可行性研究最根本的任務是對以後的行動方針提出建議。如果問題沒有可行的解,分析員應該建議停止這項開發工程,以避免時間、資源、人力和金錢的浪費;如果問題值得解,分析員應該推薦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並且爲工程制定一個初步的計劃。

2.2 怎樣進行可行性研究呢?典型的可行性研究過程有下述8個步驟。

  • 1.複查系統規模和目標
  • 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統
  • 3.導出新系統的高層邏輯模型
  • 4.進一步定義問題
  • 5.導出和評價供選擇的解法
  • 6.推薦行動方針
  • 7.草擬開發計劃書
  • 8.寫文檔提交審查

2.3 系統流程圖

     系統流程圖是概括地描繪物理系統的傳統工具。
     基本思想:
     用圖形符號以黑盒子形式描繪組成系統的每個部件(程序、文檔、數據庫、人工過程等)。
     系統流程圖表達的是數據在系統各部件之間流動的情況,而不是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的控制過程,因此儘管系統流程圖的某些符號和程序流程圖的符號形式相同,但是它卻是物理數據流圖而不是程序流程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