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等級劃分(包括EI會議論文)

一提到發表學術論文,您腦中一定冒出許多期刊名稱的概念,但是期刊也有級別之分,所以文章的檔次也有三六九等。那麼如何在浩如煙海的衆多論文中合理爲每篇論文劃分等級,則成爲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舉個例子,請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 EI會議論文和國內中文核心論文,哪個更加權威?
2 國內中文核心論文和南大核心論文,哪個更加權威?
3 只要是SCI論文,其文章質量一定比EI高嗎?
如果你不懂文章的等級劃分,那麼以上問題也許回答比較困難,下面就一一爲您剖析。
首先談談SCI級別的論文,當然SCI在全球範圍內屬於最權威的論文,尤其是國際上比較出名的《自然》和《科學》雜誌,上面的論文很多都具備獲取羅貝爾獎的資格,並且這類論文審稿週期很長,專家審查很嚴格,對英文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可想而知,這類論文等級是最高的。
其次談談EI級別論文,EI也被稱爲全球核心,聽名字貌似很高大上,但是要注意,EI有兩種論文,一種是期刊論文(即JA),即EI源刊,一種是會議論文(即CA),也是我們經常說的EI會議論文。這兩種論文級別可不是一樣的,EI的JA級別要比CA高。同時還要注意,EI源刊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也有國內EI會議,國際EI會議之分,一般國內排在前面的EI源刊論文其級別完全不亞於SCI級別論文,這一點很重要。
再次談談國內的中文核心和南大核心,首先中文核心=北大核心,在國內目前算是最權威的學術論文,但是這並不是說南大核心就比中文核心第一個檔次,其實這兩者無法單一橫向比較,因爲中文核心大多收錄自然科學類的論文,南大核心主要收錄社會科學類論文,所以硬要比較這兩者的話,只能說兩者等級差不多。還有說明一點,一般中文核心還是比那種比較水的EI會議等級要高的。
再談談國內的其它核心,如科技核心,這類文章質量一般,有些也是很水的,但是科技核心比普刊等級要高,因爲比較科技核心也算是“核心”
最後談談中文核心和南大核心的增刊,可以這麼說,如果是增刊,那麼基本上文章檔次很低了,和普刊差不多,大多數增刊都是給錢就發的類型。
所以綜上分析得出權威性結論:
頂級SCI源刊>中等SCI源刊>國內頂級EI源刊>低等SCI源刊>國內外一般EI源刊>國內頂級中文核心或者南大核心>一般EI會議>國內一般中文核心和南大核心>科技核心和一般行業核心>普刊和增刊
當然以上不等式只是定性將權威性劃分了下,因爲每個級別的文章本身行業內又會有頂級、一般和垃圾三個級別(根據影響因子不同而劃分),所以都不能夠太絕對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