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新兩年工作經驗總結

    

       從事網站開發兩年來,做過不少項目,上線推廣的也有幾個,卻發現做的東西往往很少有客戶用到,往往都是進來一次沒多久就退掉了,以後就不在使用。

做的項目沒有核心優勢,寫的軟件全是BUG,對用戶沒有粘性,更多的是解決有沒有的問題,像是完成任務一般去模仿。

       每天機械的上班,渾渾噩噩的混着,也不知道前途在哪。越來越難維護的項目,越來越高大上的架構,生產環境的項目卻還是半死不活的吊着。

  從最開始的立項,開會,動員,宣稱市場多大多大,客戶需求多急多急,一定要在多久前完成,整的熱血沸騰,幾天睡不着覺,覺得我們會是下一個阿里巴巴。到如今的機械,麻木,爲了完成任務去勞動。我一直在想到底是怎麼了。

  工作以來遇到一件事,一直難以忘懷,有一個已經上線的功能,項目經理一直覺得不滿意要改動,改動幾次後,我私下問他爲什麼,他說:"給你們找點事做,也給我找點事做,總是閒着,老闆會覺得人手太多,這個飯碗雖然吃不飽,但也餓不死人"。沒多久我就從那辭職了。

  離職後休息了一段時間遇上新冠,在家賦閒了近五個月。BOSS上聊了三百家企業,投出50份簡歷,面試幾十家公司,終於好不容易找到了份工作,也算是小有經驗了(*^_^*)。

  幾個小經驗:

    事實上招聘簡章上寫的待遇要比實際待遇高20%-50%,也就是標註10K-15K ,能給的就7K-8K的樣子,簡章上最高待遇的50%就是實際給出的下限,簡章上最低待遇的80%就是實際給出的上線

    發現簡章上的技術點,同一個崗位招聘簡章上的技術有80%是非常基礎的東西,也是一些廢話充字數的,剩下20%纔是關鍵,他只招熟悉20%技術點的人而不是熟悉那80%的菜鳥。

    面試的時候儘量談簡章上的技術點,從面試官最熟悉的地方打敗他,拿到offer機率纔是最大的

    若是實在被問住了,不要慌,你可以試着把話題轉開,談些別的。露出慫樣就會讓他感到你不夠專業。

 

    企業是有水分的,面試官也是有水分的,你要是沒點水分他就會覺得不對等

    等通知≈沒機會

    最有實力的話語就是我上家公司50k/月

 

  現在這家公司只有6K,實習期三個月4.8K,我上家有12K,遭遇腰斬。工作經驗不足,學歷不行,很容易被當成到處求職的實習生,找我面試的大部分是小微企業,他們需要碼農(*^_^*),直到這家公司,我表示願意留下來做一個碼農。兩年工作經驗4.8K 像極了剛剛畢業的實習生。

  大部分公司需要搶佔市場,所以需要編寫一套好看的前端,客戶纔會願意買單,架構再爛,BUG在多,都是在出了錢後才知道的。

  項目實在難以維護,重構代價太大後,纔會注意到架構上的問題,高薪聘請一個架構師,搭建一套高大上的架構,碼農覺得臥槽,好叼,看都看不懂。隨着時間的流逝,公司關注點轉移,碼農們圖省事,反正以後不是我維護,寫這麼好乾嘛,模糊領域邊境,減少分層,又回到了最初的老路。

  架構需要簡單明瞭,同時要有絕對的領域邊境。DDD模式我覺得沒辦法普及,大部分碼農們不能理解這個深奧的架構,於是他們會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寫代碼,破窗效應的出現,冗餘越來越嚴重。

  開發部門的溝通代價太大了,全都是內斂的人,都羞澀於溝通,很難分享技術,對寫的項目用的架構都有自己的理解。

  理解上的偏差會造成行動上的不統一最後又是草草了事。

  

  以上是我覺得這兩年所遇到的問題和總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