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分析中,人的認知過程

1. 情報分析中的認知過程

作爲一個科學過程,情報分析應用科學方法處理數據、做出判斷。

但是,分析員在科學過程中並不是一個衡量。一切科學研究的主體都是人,是人對不同客體的認識過程,因而科學研究過程也是一個認知過程。

自然科學中,人的認知對象是自然實體,認知過程相對客觀。社會科學中,人既是認識的主體,也是認識的客體,認知過程中的主觀因素更明顯、更突出。

在情報分析中,因情報固有的”不確定性“和預測功能,認知問題尤其重要。

 

2. 認知模式

0x1:認知模式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研究的不同影響

社會科學研究人和自然界的社會性,人既是研究的主體,也是研究的客體,研究者的精神、思維、感情在其中有較大發揮空間。

自然科學研究人和自然界的自然性,研究者的價值觀雖然有一定影響,但不像社會科學那麼顯著。

研究過程是否足夠”中立“、”客觀“是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重要區別之一。

0x2:認識模式在情報分析中的地位

情報分析作爲一門應用社會科學,因其本身固有的”不確定性“,研究者的主觀意識影響更大。

情報分析的起點往往是不完整的、不可靠的信息,終點則是”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的事情“。情報就是從不確定中抽取出確定性,從不連貫的環境中幫助做出連貫性的決策。

本來,在分析過程中,科學方法是尋找確定性的路徑。但是情報分析在應用科學方法時卻面臨下列挑戰:

  • 在相當多的情況下,情報分析的材料不可靠、不完整
  • 所應用的理論是”類律“或”理想法則“,而非”定律“或”規律“
  • 對假設的驗證是”佐證“,而不是”實證“
  • 面對的數據和事實是不完整的(incomplete)、模糊的(ambiguous)

這些問題導致了情報分析過程中觀察、假設和驗證過程都存在重大缺陷,而這些缺陷只能靠分析員的主觀思想、經驗、偏見來補足。這種情況下,分析員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想象力,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出”最佳猜測“。與生俱來的不確定性使情報分析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情報分析更像是受概念驅動,而不是數據驅動的。重要的不僅是收集到的數據,還有分析員的儲備知識中的思維模式,分析員通過思維模式解讀數據,並增加附加值。

0x3:認識模式如何影響情報分析

人在認識事物時,是先有事實還是先有觀念,這是認識論中的一個根本問題。

20世紀的哲學家波普爾說,事實總是在人原有的觀念中被看到,沒有解釋就沒有事實,人們總是用已有的理論、假設和解釋來測驗事實。

美國學者西蒙第一個提出”有限理性(bounded or limited rationality)“,指出人思維能力有限,不可能認識到複雜的現實世界,要建立一種對現實世界進行簡化的思維模式。

總體上來說,由於人思維能力有限,不能直接處理複雜的物質世界和社會環境,必須形成對世界的簡化的、有結構的知識體系。人在接受外部事物時,就是通過這個簡化的知識體系或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

人感知外界的過程是一個複雜的心裏過程,哪些信息參與這個過程、如何組織這些信息、這些信息的意義是什麼?受一個人過去的經驗、教育、文化價值、職業需要、組織觀念的影響。這些因素共同組成了人的思維模式(conception framework)

人必須根據自己已經有的知識,認識和理解新事物,也就是必須藉助於思維模式才能認識世界。思維模式可以讓人把接受到的信息迅速歸類,也即所謂的格物致知。

思維模式處於變化之中,分析員每天都處於一個學習過程,他的思維模式隨着新信息、新觀念的加入在不斷髮生變化。同時,思維模式受感情、文化傳統、個人性格、過去的經驗等因素影響,有時又不能及時作出有效調整,導致滯後於實際的客觀世界。

對於專業情報分析員而言,不論是模糊的還是清晰的,其頭腦中都會有研究對象的一個圖像。在美國情報共同體中,這個圖像被稱爲馬賽克或拼圖(jigsaw puzzle),即情報馬賽克理論(the mosaic theory),情報就是收集不同的信息,作爲小塊,最後拼成一個大的馬賽克圖像。

情報分析員的觀察就是在不斷尋找恰當的小塊,並通過驗證將其放到適當的位置。

0x4:認識模式的演進

認知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着人的知識、閱歷增加而不斷調整,這也是科學能夠向前發展的原因。

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一樣,宗旨都是修正人們對研究對象所形成的流行觀念,或者用更恰當的概念取代它們。

傑維斯指出,思維模式有很強的生命力,在兩種情形下會改變:

  • 一是接收到明確的對立信息
  • 二是看到事實變化

如果沒有明顯衝突的信息出現,針對於思維模式略有不符的信息,分析員一般只會微調自己的思維模式,以接納和適應新信息。只有在衝突信息源源不斷,微調不能滿足的情況下,分析員纔會實質性調整思維模式,根據新信息創立新思維模式。

 

3. 認知偏見

因爲思維模式或固有觀念是人認識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絕大部分時候它發揮正確的、好的作用,能幫助人準確、快速地認識事物,但是少數情況下,它也會產生負面作用,能阻礙人們做出正確判斷,這時人們就稱其爲”認知偏見“。

偏見是人性的一部分,屬於人性的弱點,認知偏見是認識過程的固有部分,也是戰略情報分析失誤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們接下來援引美國陸軍情報部門的”戰略情報分析手冊“中,關於認知偏見的分類,逐個討論它們。

0x1:人的自戀情結相關的認知偏見

人的自戀情結主要體現在人類過高相信自己理解自然和社會的能力、文化種族優越感、專業優越感、研究人員的自負等。

人對自己理解、控制自然、社會的能力總是過於自信,社會科學家相信自己能找到所有社會現象的因果關係,因而能夠理解、掌握社會規律。實際上,有很多社會現象是隨機發生的,根本沒有因果關係,有的社會現象縱然有因果關係,憑人類目前的理解能力,也很難掌握。

1、過度自信偏見(over-confidence bias)

人總是傾向於過度相信自己的判斷力,這樣容易導致拒絕收集更多的信息、過早做出判斷。

2、專業自負

分析員總是認爲自己所從事的專業影像較大,在一個綜合性事件中發揮主導作用。

  • 人物分析專家認爲個人在歷史進程中的作用關鍵
  • 政治分析家認爲政治是重頭
  • 經濟分析家認爲經濟是基礎

專業人員除誇大自己專業的重要性之外,還無意識地擴大專業知識的使用範圍。

中情局分析員約翰斯頓指出,當分析員碰到一個專業知識範圍以外的數據時,他可能做出的選擇有:

  • 一是將數據歸納到自己已經建立的專業知識模型中
  • 二是承認此數據不在其知識範圍內,轉而用自己的專業推理去解釋它
  • 三是承認在自己的知識範圍之內,並作爲異類棄而不用
  • 四是向別的專家求教

這就是所謂的:”當你手上只有錘子時,你看什麼都像釘子,並且還總想用手上的錘子去錘它們“

0x2:人的鴕鳥心態相關的認知偏見

人不是被動地接受新信息的刺激,而是主動接收、選擇新信息,但選擇的過程卻不是完全客觀公正的。由於思維模式的影響,在選取信息時,分析員往往忽視不符合本人思維模式的證據,對符合思維模式的證據卻非常敏銳,這種現象被稱爲”期望思維(wishful thinking)“。

1、證明偏見(proof bias)

人總想證明自己已經相信的東西,這會在兩個方面產生影響,一是只看到同自己觀點相符的證據,二是從各種證據中都能解讀出同自己觀念相同的意義來。

2、錯誤證據偏見(discredited evidence bias)

一個分析員從線人那裏得到信息,得出一個好的結論。如果後門證明這個線人已經被對方控制,那麼分析員也不願相信這個信息是假的,而寧願相信可能是反間部門出錯了。

0x3:人的惰性相關的認知偏見

人性固有的惰性使人在認識事物時願意重視、相信較簡單的、直線的方法,而不願投入精力避免陷阱。

例如,當處理不可靠或不準確信息時,分析員習慣簡化不確定性,要麼作爲不可靠信息直接棄用,要麼作爲可靠信息直接使用。如把可靠性只有80%的信息當做100%可靠來應用,把可靠性只有30%的信心作爲垃圾信息直接棄用。

1、可供應性偏見(availability bias)

當你評估一件事情發生的概率時,這樣的事最近是否發生過,你是否親身經歷過,當時是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細節是否清楚,這些都會影響你的判斷,但其實這些都和事件發生的概率沒有關係。

從廣義上來說,概率與個別案例相比,概率顯然更有科學參考意義,但人們卻更容易相信身邊發生的案例。

假設根據概率分析,某品牌電視機的返修率是1%,但一個人的鄰居家買的這個牌子的電視機壞了,這個人更容易相信該品牌電視機返修率高於1%。

同樣的案例也發生在人們覺得飛機比火車不安全的事情上,真實原因是報道飛機失事的新聞更多,從而導致了這種認知偏誤。

2、選擇偏見(selectivity bias)

當你回憶的時候,並不是平等地回憶每件事。一般來說,第一印象、親身經歷在記憶中較清晰,這些對你的思考產生的影響就大,而這些或許並不是最重要的。

情報分析員一般接觸的都是二手資料,但如果一個情報分析員恰巧在某國住過,那麼印象就很深刻,影響就很大。這就可能導致分析員錯誤的給這類情報以過高的權重,從而導致分析結果出錯。

3、可靠性偏見(reliability bias)

人們總是從信息的表面來看它的價值,而很少關注它的可靠性,如它的代表性,一個分析員很難精確地從各方面來計算它的價值。這方面機器學習模型就做的更好。

例如,在分析員記憶中有這樣兩件事,當美國出現財政赤字時就發行國債,”財政赤字“因而被認爲對”發行國債“具有代表性。然而,分析員可能不知道,更多情況下,當該證據出現時,並沒有出現同樣結果,這種現象被稱爲”小樣本法則(law of small number)“,指人們從很小的樣本得出普遍規律。

這個問題在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中也非常常見,即所謂的”樣本豐富度不足問題“,當我們用於訓練的樣本量過小,或者即使數量夠大但是類型過少時,就容易得出不完整的概括性結論。

4、缺乏證據偏見(absence of evidence bias)

主要證據缺乏在情報分析中是常事,而不應該是”看不見的,就不用考慮“,分析員在主要證據缺乏時,一是應該分析主要證據的相關變量,在此基礎上考慮修改假設,二是考慮主要證據缺乏是否是異常行爲或不採取行動的指標。

5、對連續性的過度敏感(over-sensitivity to consistency bias)

證據的連續性是重要的,但有時卻具有欺騙性。有時,可能因爲分析員處理的信息來自同一個地方,根本不具有代表性。

6、指導偏見(anchoring)/錨定效應

一個人如果是以某個觀點作爲研究工作的起點,不論這個起點是自己的還是繼承前任的,都不容易改變。

在多數情況下,固守思維模式是一種正確選擇,概率總是偏愛維持現狀。但是,情報分析就是要預測”變化“的情況,固守思維定勢成爲情報分析失誤的重要原因。

從理論上來說,當分析員觀察到與自己的思維模式不相符的數據或證據,並且這樣的證據足夠多時,就應當改變自己的觀點。但實際上,分析員思維模式的調整往往會落後於現實變化。

在思維定勢的影響下,在驗證假設時會歪曲證據。分析員更容易注意到符合其思維的證據。

思維模式一旦形成,改變它所需要的反對信息要多於形成它所需要的證明信息。情報分析是日復一日的觀察分析,這種”漸進式分析“最容易把信息吸收到思維定勢中。 

 

4. 面對認知偏見可能的應對之策

認知偏見是人認知過程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和人的感情、歷史、利益無關。認知偏見無處不在,存在於情報分析的各個階段,對情報分析的負面影響非常深。

幾乎所有學者都承認,認知偏見不可能根除。思維模式是人認識事物的前提和途徑,通過消除思維模式減少認知偏見的方法不可行。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覺知它。這章我們簡要討論一下如何能認知到自己所處的認知偏見。

0x1:自我批評方法

美國情報部門要求分析員明確地說明假設前提,將思維模式或假設前提寫出來至少有兩個好處:

  • 一方面只有寫出來,人們才能意識到它,才能檢查它是否成立
  • 另一方面,由於人的觀點發生變化的滯後性,當環境和條件變化後,人的觀點或假設常常不能同時變化,只有寫明瞭,才能看見假設與環境已經不相符了

0x2:他人審查方法 

中情局除了強化分析員的自我批評意識外,也組織外部力量批評審查分析員的思維模式,主要方法有如下幾種:

  • 競爭性情報分析
  • 外部審查
  • 反派挑戰者
  • 戰略紅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