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與硬件——從購買電腦的角度學計算機硬件基礎

身爲計算機系的大一菜鳥,對電腦硬件目前還是一無所知,雖然未來想從事軟件開發,但硬件知識也是必備,恰巧在小B站,看到了一個教你如何選電腦的視頻,比較搞笑有趣,能學到了一些超級基礎的硬件知識,做了些筆記,整理了一下。


一.計算機的分類

1.硬件追求 精湛而小
(希望計算機變得更方便更小)
硬件發展的還是很快的
2.我們常見硬件一般有筆記本,臺式電腦,服務器(就相當於一臺超級電腦,但是是面向企業的,不是面向個人的,因爲 貴“億”點)
3. 臺式的性能永遠比筆記本要強,雖然筆記本小而精湛,但是功率達不到,而且配置會砍掉。

二.電腦的性能—配置概述

五個方面:
內存
硬盤
處理器
顯卡
顯示器

硬盤

1.比如下載 文件遊戲軟件電影 都會存儲到硬盤當中,而不是在內存當中,存滿了要說硬盤不夠了,存儲不夠了,而不能說內存不夠了
這不是內存,這是存儲 硬盤(磁盤管理)
2.儲存 存儲數據
3.永久(更專業的詞:持久),不刪除就會永久存在那
4.硬盤簡單說就是存東西的,文件軟件遊戲電影
5. 硬盤一般很大,1G=1024KB
6. 跟打光碟長得以及原理差不多

內存

1.比如打開電腦任務管理器(快捷鍵Ctrl+shift+Esc可以召喚出任務管理器),上面會有一個內存顯示,你每打開一個軟件他都會存到內存裏面,你關機或者關掉之後,內存裏的這個軟件就沒有 釋放了,這就是爲什麼下一次開機的時候要重新打開這個東西
你打開一個東西應用,內存裏就存下這個東西,內存時刻往上漲,關機刷一下就沒了
2.也是用來存儲的,但存儲的是軟件的運行狀態(就好像借東西一樣,借了一塊內存,用完再還給你)
3.臨時(更專業的詞:瞬時)
4.存運行中的軟件,遊戲之類的
5.內存一般很小,讀取速度很快(可以打開任務管理器查看)
(4G對於win10來說真的太小了)
6.內存條(英文簡稱RAM),運行內存;長得像遊戲機插卡機那個卡一樣

處理器

1.叫CPU
2.作用:電腦的大腦(處理指令、執行操作、控制時間、處理數據),計算、操作、控制指令等等
相當於人的腦子,你讓他幹啥他就幹啥
3.處理器很重要,關係到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速度,處理器的好和壞關係到計算機的處理能力
4.長得比較小,電腦的芯片,跟一塊錢硬幣差不多大
5.芯片和CPU有什麼不同?(此源自百度)

芯片是“集成電路”的俗稱。集成電路有模擬集成電路和數字集成電路,如果一片集成電路(芯片)中既有模擬電路又有數字電路,則稱其爲數模混合集成電路。

CPU是中央處理器,包含運算器和控制器,是數字電路。如果將運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片集成電路上,就稱之爲微處理器。目前人們將中央處理器與微處理器已經混爲一談了。

因此,CPU是一種數字芯片,只是衆多芯片中的一類。

顯卡

1.顯卡的芯片叫GPU
2.作用:渲染3D、圖像、給屏幕鏈接使用(屏幕是怎麼的點亮顯示的,因爲有個顯示器,對臺式機來說,顯示器這個線就是連接到顯卡上的)
3.集成顯卡與獨立顯卡:隨着時代的發展,現在大部分處理器都自帶一個核心顯卡(核顯)看,這個顯卡是CPU中送你的自帶的,我們叫做集成顯卡(集成可以認爲是CPU自帶的),集成顯卡只能用來連接屏幕,屏幕顯示,看個電影,做個ppt,聊個天啥的,而不能用來打遊戲之類的。而我們所說的顯卡爲外部的,單獨的,稱爲獨立顯卡,(需要單獨購買的),獨立顯卡的GPU比集成顯卡肯定好太多,它主要是用來渲染3D,圖像的,而不是用來點亮屏幕的(點亮屏幕用這麼好的性能就虧了),可以用來打遊戲,製圖,一些工程啥的。
4.外觀:
臺式的獨立顯卡:帶個小風扇
筆記本的獨立顯卡:也是個很小的芯片,很輕便,跟CPU差不多(這就是爲什麼筆記本沒有臺式機的性能強)
5.獨立顯卡和集成顯卡的區別:主要是集成顯卡只是用來顯示屏幕的,而獨立顯卡是可以用來製圖,打遊戲,一些工程大類(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
有一些集成顯卡的性能還是比強的(比英特爾的一些新系列),但還是不能用打遊戲以及做一些大工程項目

顯示器

1.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屏幕
2.作用:顯示東西

學硬件的基礎知識最好的老師其實是電商網站~~哈哈

三.內存條

1.分類:筆記本的內存條 和 臺式機的內存條 ,這兩個是不一樣的(不能互相安裝)
2.比較常見的品牌,經典的:金士頓,三星,美國海盜船,威剛,十銓科技
3.頻速:當然是越高越好,當時越高肯定越貴,DDR4 4000以上的很貴了
DDR2 400 就十分落伍了,沒人用了
DDR3 1600 比較常見了,辦公足夠了
數字越往上累,速度和頻率肯定越來越快,但價格也是越來越貴

怎麼查看電腦頻率?可以上官方網站下載一個CPU-Z軟件 (如果是測遊戲性能,會用3Dmax),有電腦windows的手機安卓的,setup.english,爲英文安裝版,可以選zip.chinese,爲中文不安裝版的,壓縮包。
打卡之後.ini 文本就是保存的配置文件,有32位,和64位的區分(如何查看多少位,點開我的電腦屬性,有一個系統類型,如果是顯示基於x64位的處理器,那麼位64位操作系統,如果是顯示x86的的處理器,那麼爲32位操作系統,現在基本都是64位的操作系統了),如果你是32位的,是打不開64位的東西的。
打開CPU-Z之後,電腦內存區域即可查看(也可以看處理器,顯卡啥的),如類型 DDR4 大小16GB 通道雙通道 DDR4 1600前面爲類型,後面爲頻率。 在內存時序下面就顯示了內存頻率,但注意這個內存頻率要先 向上取整 再 乘以2 纔是真正的內存頻率 例如1197.1MHz實際爲 1200*2=2400MHz

4.所以你要想加內存條的話,要去網上買的話就搜,筆記本(筆記本和臺式機的內存條是不同的)內存條DDR4 2400,去買對應類型的
但是有時候主板是不支持高頻率的,不能繼續往上加內存條,所以你要看主板的型號支持的頻率(可以上百度搜,也可以問一下廠家)

5.雙通道就是可以弄兩個內存條

6.內存條肯定是越高越好,但是還要看你主板型號支不支持。
筆記本和臺式機肯定是不一樣的,更換內存條的話,一定要和自己的電腦匹配,你可以通過CPU-Z去看,一個是內存的類型,另一個是內存的頻率

四.硬盤

1.硬盤也是分筆記本的硬盤和臺式的硬盤
2.比較常見好用的品牌:西部數據(WD),希捷,東芝,三星(三星的硬盤不錯),閃迪,金士頓,英特爾,惠普,愛國者。比較推薦三星 閃迪和東芝這個三個品牌。
3.硬盤也有一些配件
4.硬盤還分爲三類
①普通的硬盤–機械硬盤 讀和寫一般都在100兆左右,80-120MB/s 讀寫
(讀寫,打開東西,不僅要靠CPU的讀取速度,也要靠硬盤的讀取速度)
②高端的一些硬盤–固態硬盤 (比機械硬盤貴一些) 500MB/s 讀寫
(讀寫速度比機械硬盤翻了5倍,價格恰巧也翻了5倍)
③便捷擴展的一些硬盤–移動硬盤 80-120MB 讀寫
(讀寫和機械硬盤差不多呢,他主要是便捷性,說白了就是他能夠通過USB去連接,使用外接的擴展,主要用來存儲資料這些東西)

5.機械硬盤
就是普通的硬盤,普通的硬盤想要擴容的話也很容易

普通的硬盤也分類,分轉, 單位爲 r,轉數越高,速度也越快。
針對西部數據(西數)的硬盤,5400轉也稱爲藍盤(主要是存儲一些文件,圖片),7200轉也稱爲黑盤(沒有固態硬盤的時代,大家打遊戲都會用7200轉的)
針對希捷的話,他有一個綠盤
(針對品牌不同,叫法也不同)
機械硬盤跟打光碟差不多的,越用就會磨,所以普通硬盤的壽命是很低的
現在買的電腦基本都是固態硬盤了

6.固態硬盤
現在基本都是固態硬盤了,主要說一下固態硬盤

1.固態+機械
14年15年的時候,固態硬盤主要是針對系統盤,以前固態硬盤很貴,會配置一個固態硬盤(存系統,是整個電腦軟件的心臟,心臟快了,整個電腦開機和運行就快,windows的話主要以C盤爲系統盤)和機械硬盤(主要存文件軟件遊戲)
18年之後,現在基本都是純固態,256的固態,基本沒有機械硬盤
(現在的固態沒有以前那麼值錢了)

2.固態硬盤 簡稱SSD
固態硬盤也分好多類

普通固態硬盤:採用的是跟機械硬盤一樣的接口,這個接口稱爲SATA3,說白了他跟機械硬盤是一樣的(主要是當時要是升級,要固態硬盤替代機械硬盤,所以採取了一樣的接口) 讀寫速度 500Mb/s
Mini M.2
PCIE M.2 1200mb/s
M.2->NVME 3000MB/s +

五.顯示器

1…主要分爲直面屏和曲面屏
2.屏幕主要看分辨率和屏幕刷新率
3.分辨率

屏幕是佔像素點的,屏幕像素點越明顯,肉眼能看見,說明分辨率越低,越看不見越密集,說明分辨率高,越清晰越好
清晰度跟分辨率有關 有 480p 720p 1080p
分辨率越高越好,越高說明像素點越密集,屏幕顯示越好越清楚
在桌面右鍵點擊顯示設置,可以找到顯示分辨率
1080p (超清) 對應的分辨率應該是19201080
720p(高清) 對應的分辨率應該是1366
768
480p(標清)
460p
比1080p還高的稱爲k,1k對應的分辨率就是19201080,也就是1080p
2K 比1080p高一倍的 分辨率是2560x1440,就是1440p
4K 比1080p高四倍的的,分辨率爲3840
2160

規律:若屏幕大小不變,如果分辨率提高,那麼圖像清晰,屏幕清晰

缺點:分辨率越高,會消耗性能,對於CPU和GPU的壓力是比較大的

4.屏幕刷新率
平時用的大多數爲屏幕刷新率60HZ ,ipad pro 屏幕刷新率爲120HZ
有些遊戲本,電競屏爲120HZ 144HZ
屏幕刷新率越高,越流暢
一般情況下,一般性況下,屏幕刷新率和顯卡GPU有關

5.所以說,屏幕的好和壞,不僅僅是屏幕分辯率和刷新率決定的,還跟你的CPU和GPU有關。如果你買的屏幕越好,那你的CPU和顯卡都要提高,跟得上。如果只是屏幕好,但CPU和顯卡,電腦性能跟不上,就會卡。
屏幕當然是越高越好,但你的主機,電腦性能也要跟得上,否則白瞎

六.CPU處理器

主要是分廠爲: 英特爾(Intel)和AMD

主要說一下Intel(對英特爾有了解,就可以對比去了解AMD了)
1.英特爾有那個廣告特效聲音,聲效應該都很熟悉

2.英特爾被笑稱爲 牙膏廠,總是在擠牙膏。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一年四個季度每個季度就都會出一款新的CPU,這個CPU總是比上一款CPU好那麼一丟丟,其實他明明可以把CPU一下子提到一個很高的層次,但他偏不,就是爲了賺錢,爲了拖聯想、戴爾這些廠商,賺他們的錢,總是比上一代提高那麼一丟丟

3.對於CPU主要看 核心數 和線程數
CPU中其實有很多參數(可以通過CPU-Z查看)

指令集:若有EM64T,就可以裝64位操作系統,是支持的,當然了你的內存要跟得上,64位操作系統內存最起碼3GB往上,4GB。因爲32位操作系統最大支持4G,2的32次方,不管你的內存條是多大,多的就浪費了。 : 若有VT-x,是指虛擬化技術。

核心速度:即主頻率 ,主頻肯定是越大越好,指運行的平均速度

動態加速頻率:在微軟中也叫做 睿頻率,是指速度跑到最快的時候
(注意,這兩個頻率越高越好,但發熱功耗也會越高,要配散熱)

緩存:有一級二級三級

核心數: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多少核,當然越高越好,比如,四核心,就相當於有四個腦子,四個腦子一塊思考

線程數:比如 八線程 就相當於解決一個問題有八種方案,又八條路可以走,可以選,可以分配
(注意:核數和線程數也是越高越好,會聯繫到軟件中併發的知識。)

平時讀法:比如 Core系列 i7 7700HQ (名字) 4核CPU(核心數) 8線程(線程數) 三級緩存6兆12way (緩存)主頻2.80Hz(主頻率) 動頻 3.80Hz(動態加速頻率)

4.但不見得這些數就能決定電腦的性能,因爲確實有一些電腦的頻率和核心數沒有那麼高,但是他的CPU性能還是不錯的

5.英特爾的處理器:
英特爾創始人之一 戈登.摩爾,他提出了出名的摩爾定律:簡單說就是每隔18個月到24個月,電腦的性能就會翻一倍。預測的非常準,大約兩年的時間,計算機技術就會進步一倍

從89年 DX CP微U處理器 說起,單核現在看來很是low,第一個事實上有意的給彩色電腦用的處理器
93年,推出奔騰系列處理器(Pentium),奔騰就適合家用了,當時美國特別火
95年出了高能奔騰(Pentium pro)
97年出了奔騰二代 (Pentium II)
98年出了奔騰2至強系列
99年出了賽揚處理器 (celeron),是一個比較low的單核處理器,當時是主要是給那些編寫word 文檔的人用的,現在看來那不是一般的卡
99年出了奔騰三代
99年奔騰3至強系列
兩千年,出了奔騰4
01年,發佈至強系列處理器(Xeon),至強系列是英特爾的最強性能的處理器,但不適合打遊戲,性能非常強,主要是給超級電腦用的
(現在還有至強,還在更新)
01年 安騰處理器
02年 安騰2處理器
03年 奔騰M處理器
05年 奔騰D處理器 (首例雙核處理器,當時PD因爲噪音很大,被稱爲膠水雙核)
05年酷睿系列處理器(Core),主要是在筆記本上第一次實現了
06年,出了酷睿2
07年,第一次出來了四核的處理器
後來08年,發佈了酷睿i5 i7這麼一個概念系列(當時win7開始研發)

介紹一下酷睿系列 core
i3 i5 i7 i9 (當然越高越好,但也不見得低的就差,有一些特例)
i3面向於辦公人士
i5面向於年中層人士,比如學生等一些比較要求不錯性能的
i7針對於要求高性能的,比如遊戲,開發,設計
i9是後來出的版本,性能更高了,價錢更高

對於英特爾酷睿系列 i幾 後面都會跟一個個數字還有的有字符,比如
i7 7700HQ 筆記本焊接板
15 7500U 筆記本低電壓版
15 6500 臺式機
i9 9900K 臺式機超頻版
i7 7980XE(X) 臺式機至尊版
i3 xxxxY 筆記本超低電壓版
i7 4710MQ 筆記本性能版

怎麼看?
系列+年代+性能指數+留紀念+特殊含義
第一眼看什麼系列 i3 i5 i7

再看第一個數字,叫做年代,比如第一個讀作酷睿i7 7代處理器,現在出到10了,那就是五位數字了,前兩位代表年代了
(往往決定性能的不是年代,而是性能指數,當然了就像摩爾定律說的那樣,如果CPU的年代相差兩年,性能相差一倍)

第二個數字爲性能指數,主要從1到9,9的性能最高,大於5的好像是打遊戲的了

後面兩個數字算是留個紀念,沒有特殊意義了

英文字符有特殊意義,不帶英文字符的一定爲臺式機處理器(具體什麼含義看上面後方的備註)

6.參考性能的話 可以參考最新版的CPU天梯圖
(分桌面級的(電腦用的)和筆記本的兩個廠的)

七.獨立顯卡

CPU中的集成顯卡性能就是一般不做討論

市面上常見的兩個各廠商:英偉達 和 AMD(AMD生產處理器也出產顯卡)

主要說一下英偉達(英偉達打遊戲比較好用,AMD專業製圖用的比較多,因爲AMD 麗臺 用於設計比較好用,設計師常用)

1.如果辦公,不打遊戲基本用不到獨立顯卡。買獨立顯卡的人基本有兩種需求,一種爲遊戲需求,一種爲專業需求(專業需求又分爲好多種啦,比如作圖,3D,做影視,做渲染工作,多媒體,人工智能,挖礦啊,使用最多的還是打遊戲)

2.顯卡的品牌還是比較多的(注意這兩個廠商) 七彩虹 華碩等等
注意品牌和廠商的關係:這兩個廠商不僅僅提供技術還要生產,這些品牌就跟這兩個廠商籤合同,允許這些品牌代理生產這些顯卡,每個品牌有每個品牌的特色,就像安卓系統開源了一樣。

比如 華碩 英偉達GeForce RTX 系列 RTX2080
七彩虹 英偉達GeForce GTX系列 GTX 1660
GeForce 就代表英偉達

3.對於英偉達顯卡性能
打遊戲來說的話 GTX 和RTX這兩個系列就是用來打遊戲的,RTX更強
顯卡看兩個東西,一個是性能,一個是顯存(不像CPU,CPU只看性能就可以了)

例如:GTX 1660 6G
(GTX系列 前面的16是他的代號 中間的6代表顯卡性能,6的話比中等高一點點 6G代表顯卡的顯存)
顯存:跟內存相似,內存主要是存軟件運行狀態,顯存簡單理解可以說是存渲染3D的效果,(3D的特效,畫質) 。顯存肯定是越高越好。遊戲如果很牛,要求的顯存越高(想內存一樣,app越大,要求的內存肯定是越大)

若果你玩遊戲不流暢,跟顯卡的性能有關,如果帶都帶不起來,跟顯卡的顯存有關

4…顯卡的性能比較 也可上網搜一下顯卡天梯圖
3D Mark 測試顯卡性能


耗時兩天,硬着頭皮 肝完了,寫了這些,還有一些購買電腦的方法啥的沒寫,覺得沒啥重要性,算是從實踐中學理論吧,說不定也會是一個論文課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