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個程序員,告訴你一些編碼知識

計算機只認 0 和 1 ,所有的影像和字符最終都會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認識的二進制。一個二進制位(bit)可以表示兩種狀態 0 和 1 ,一個字節(byte)由八個二進制位組成,所以一個字節一共可以表示256( 2^8 )種狀態。

在諜戰劇裏,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個橋段,特工人員,千辛萬苦拿到一條信息,打開一看是一串數字,然後趕緊跑到一個祕密地方,拿出一個密碼本(也可能是一本唐詩選),按照一定規則(只有自己人知道),比如第一個數字表示頁數,第二個數字表示行數,第三個數字表示第幾個字,逐一將信息翻譯出來。如果這個過程中用了錯誤的密碼本,或者不知道規則,那麼將會解碼失敗。
作爲一個程序員,告訴你一些編碼知識作爲一個程序員,告訴你一些編碼知識

計算機的編解碼過程跟上面的過程是一樣一樣的。

計算機只認 0 和 1 ,所有的影像和字符最終都會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認識的二進制。一個二進制位(bit)可以表示兩種狀態 0 和 1 ,一個字節(byte)由八個二進制位組成,所以一個字節一共可以表示256( 2^8 )種狀態。如果我們規定每種狀態代表一個字符,那麼一個字節就可以表達出 256 個字符。

ASCII

計算機是由美國人發明的,所以在最初設計編碼的時候,就只考慮了英文的編碼。英文字符很少,加上一些特殊字符,一共也就100個左右,確切的說是128個。這樣的話用一個字節進行編碼就完全夠了,不僅夠用了,而且還富裕出一位,即第一位一直沒有參與編碼,統一定爲 0 。這就是所謂的 ASCII 編碼。在 ASCII 編碼中,空格 SPACE 是 32 (二進制 00100000 ),大寫的字母 A 是 65 (二進制 01000001 )。

非ASCII

隨着計算機的普及,歐洲也開始普及計算機,歐洲人發現 ASCII 規定的 128 個字符不能滿足他們的使用,比如,在法語中,字母上方有注音符號,就無法用 ASCII 碼錶示。於是,一些歐洲國家就決定,把字節中閒置的第一位編入新的符號。比如,法語中的 é 的編碼爲 130 (二進制 10000010 )。這樣一來,這些歐洲國家使用的編碼體系,最多可以表示 256 個符號。這就是大家經常見到的 ISO-8859-1 編碼,也叫 Latin1 編碼。

中文編碼

隨着計算機的普及,國人也開始使用計算機,但是發現按照之前的編碼方式,根本就沒有漢字什麼事兒,也就是計算機根本沒辦法認識漢字。

GB2312

爲了能夠讓計算機認識漢字,我們決定對漢字進行編碼,本着敢想敢幹的精神,我們規定用兩個字節表示一個漢字。

具體規則是這樣的:一個小於 127 的字節代表的意義與原來的 ASCII 相同,但兩個大於 127的字節連在一起時,就表示這是一個漢字,前面的一個字節稱爲高字節,後面一個字節稱爲低字節,這樣我們就可以組合出 6763 個簡體漢字。這就是大家常說的 GB2312 編碼。

GBK

很顯然 GB2312 編碼的 6763 個漢字,並不能適應所有的使用場景,比如“喆”字就不再其中,於是在 GB2312 的基礎上又進行了新的擴展,規定只要第一個字節是大於 127 的就OK,至於第二個字節是大於 127 還是小於 127 都無所謂了。經過這樣的改動之後,收錄的漢字及符號就可以達到 2W 多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GBK 編碼。

再後來,人們繼續對第二個字節進行擴展,發展出了 GB18030 編碼,比 GBK 又多出了一些字符編碼。

至此,所有的漢字編碼都是用兩個字節表示的,但是英文是用一個字節表示。上了一些年紀的程序員都體驗過,一個漢字算兩個英文字符的經歷。

BIG-5

上面提到的都是簡體中文編碼,雖然 GBK 及 GB18030 包含了部分繁體字,但是也不全面,於是臺灣同胞就發了專門支持繁體字的 Big5 編碼,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大五碼。

一個小問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問題,在單字節編碼的時候,對於那些大於 127 小於 256 的編碼,在不同的國家代表的字母很可能不一樣。比如, 130 在法語編碼中代表了 é ,在希伯來語編碼中卻代表了字母 Gimel (ג) ,在俄語編碼中又會代表另一個符號。在漢字的雙字節編碼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比如 BIG5 編碼跟 GBK 編碼都是雙字節編碼,但是代表的漢字卻不一樣。

這就相當於,同樣一串二進制數值,A特工組織按照他們的規則解析出來可能是“你好”,而B特工組織按照他們的規則解析出來可能是“滾蛋”。特工組織之間的翻譯標準不一樣是相當有必要的,但是計算機的編碼規則如果各不相同就比較麻煩了。比如你跟臺灣的志玲姐姐聊天,志玲姐姐用 BIG5 編碼給你發了一封信,然後你用 GBK 去解碼,……,也許就沒有然後了。

Unicode

爲了解決上面的問題,有個叫 ISO 的國際標準組織,決定放棄所有區域性編碼,如 BIG5 , GBK 等,重新制定一個新的編碼,這個編碼集將包含所有字符的編碼,這樣大家就都統一了,這套編碼的英文全稱“Universal Multiple-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簡稱UCS, 俗稱 “Unicode“。 Unicode 的出現相當於秦始皇對度量衡跟貨幣進行了統一。

Unicdoe 按照日常字符的使用頻繁度劃分了 17 個平面,編號爲 0-16 , 0 號平面稱爲基本多語言平面(Basic Multilingual Plane,簡稱 BMP ),包含了日常使用最頻繁的字符,編碼範圍從 0000 到 FFFF ,這樣該平面可以表示 2^16=65536 個字符;其它平面的編碼範圍也是從 0000 到 FFFF ,所以其它平面也可以編碼 65535 個字符,這樣 17 個平面一共可以編碼 17×65,536 = 1,114,112 個符號。

我們最常用的 Unicode 編碼使用的是多語言平面的編碼,即所有字符都用兩個字節進行編碼(其它平面可能需要三個或四個字節)。舉個例子比如中國的'中'字 Unicode 碼是 4E2D ,小寫'a'的 Unicode 碼是 0061 .
這裏面存在兩個問題,如果所有英文字符都是按照 Unicode 編碼,那麼會出現浪費存儲空間的問題。明明一個字節可以搞定的事情,偏偏要用兩個字節。

第二個問題就是計算機如何知道這是 Unicode 編碼還是 ASCII 編碼,也就是 2 個字節表示的一個字符,還是 2 個字符呢。

UTF

UTF 的全稱是 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 ,也就是 Unicode 的轉換格式。上面提到了,如果直接使用 Unicode 碼進行存儲會存在浪費空間的問題,而 UTF-8 的出現就是爲了解決該問題, UTF-8 使用變長的方式存儲 Unicode 碼,也就是英文字符繼續使用一個字節進行存儲,但是漢字要使用 3 個字節。那麼 UTF-8 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對於單字節的符號,字節的第一位設爲 0 ,後面 7 位爲這個符號的 Unicode 碼。因此對於英語字母, UTF-8 編碼和 ASCII 碼是相同的。

其次,對於 n 字節的符號( n > 1 ),第一個字節的前 n 位都設爲 1 ,第 n + 1 位設爲 0 ,後面字節的前兩位一律設爲 10 。剩下的沒有提及的二進制位,全部爲這個符號的 Unicode碼。
下表總結了編碼規則,字母 x 代表可用的編碼位。

Unicode符號範圍(十六進制) UTF-8編碼方式(二進制)<>pre
0000 0000-0000 007F 0xxxxxxx
0000 0080-0000 07FF 110xxxxx 10xxxxxx
0000 0800-0000 FFFF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0001 0000-0010 FFFF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

根據上表,對 UTF-8 編碼進行解讀會發現,如果一個字節的第一位是 0 ,則這個字節單獨就是一個字符;如果第一位是 1 ,則連續有多少個 1 ,就表示當前字符佔用多少個字節。

舉個例子

假設“hello世界”這樣一個字符串,他們的 Unicode 的編碼分別是

1h--0068 
2e--0065 
3l--006C 
4l--006C 
5o--006F 
6世--4E16 
7界--754C

按照 UTF-8 的編碼規則可以得到如下 UTF-8 編碼

1h--01101000 
2e--01100101 
3l--01101100 
4l--01101100 
5o--01101111 
6世--11100100-10111000-10010110 
7界--11100111-10010101-10001100

可以看到用 UTF-8 編碼之後,英文字符佔用一個字節,而漢字佔用了三個字節,一共需要 11個字節,而如果直接存儲 Unicode 碼則需要 14 個字節。 UTF-8 編碼對於英文來說節省了很大空間,但是對於中文來說增加了空間。

Little endian 和 Big endian

上面提到 Unicode 是用兩個字節表示字符,如果第一個字節在前,就是"大端方式"(Big endian),第二個字節在前就是"小端方式"(Little endian)。'世'字的 Unicode 碼是 4E16 ,一個字節是 4E ,一個字節是 16 , 存儲的時候如果 4E 在前就是大端存儲,如果是 16 在前就是小端存儲。

那麼計算機是怎麼知道一個文件是採用哪種編碼方式呢?

Unicode 規範定義,每一個文件的最前面分別加入一個表示編碼順序的字符,這個字符的名字叫做"零寬度非換行空格"(zero width no-break space),用 FEFF 表示。這正好是兩個字節,而且 FF 比 FE 大 1 。

如果一個文本文件的頭兩個字節是 FE FF ,就表示該文件採用大頭方式;如果頭兩個字節是 FF FE ,就表示該文件採用小頭方式。

總結

UTF-8 編碼是基於 Unicode 字符集的一種編碼實現。現在幾乎所有的編程語言和操作系統都支持 Unicode 編碼,使用 Unicode 編碼之後,再也不會出現上文提到的一個漢字等於兩個英文字符的尷尬局面。

GBK , BIG5 等都屬於區域性編碼只能在固定範圍內使用,比如 GBK 只適合在簡體中文環境使用,雖然 GBK 相比於 UTF-8 更節省空間,但現在全世界都變成地球村了,所以還是建議大家都使用 UTF-8 編碼。

ANSI :在 window 下,如果我們用記事本打開文檔,經常會見到 ANSI 編碼方式,這是 Windows 默認的編碼方式。對於英文文檔採用 ASCII 編碼,對於簡體中文文檔採用 GB2312 編碼(只針對 Windows 簡體中文版,如果是繁體中文版會採用 Big5 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