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兴起:网站镜像--website mirrors

网站镜像应该是因特网运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关于网站镜像的定义,网络搜索引擎搜出来一大堆,但不全面不清晰。很多人对网站镜像都不太了解,然而互联网的繁荣兴盛却与它息息相关。

网站镜像(Website mirrors),按字面的意思就可以猜个究竟。故名思意,网站镜像是指网站的克隆、备份复制(clone, copy)。单从文字上理解没有什么难度。但是网站镜像的应用多种多样。很多时候,我们在使用浏览器在网上浏览新闻资讯,登录游戏客户端玩游戏时,社交软件上与朋友聊天时,与它擦身而过浑然不知。

网站镜像最早的应用应该是网站备份。(至于网站备份的历史,在国内能不能查得到咳咳)网站管理员为了网站的安全稳定避免其因天灾人祸而遭到破坏导致的数据永久性丢失,而采取对网站整站内容或数据库进行离线备份保存至本地硬盘的措施。再后来,互联网盛行,人们为了保障共享资源将网站部分镜像复制到其他网络上。这应是“mirror site”的来源。比如Apache的“Download Mirrors”。这种模式在linux下是时下很流行的做法,又称“镜像源”。这些是网站资源的“局部镜像”。按照既定的协议,将网站的部分镜像复制到另一个站点进行共享分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壮大,网民数量剧增,网络访问流量巨大,网络服务商为了应对稳定可靠、实时巨量的在线访问,开启了网站镜像的另一个模式--CDN内容分发网络和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通过CDN将网站镜像同步分发在不同服务器上,用户访问网站时,由域名服务器根据网络状况将其倒流到最近的服务器上。服务器集群则将网站镜像同步分发至关联的其他服务器上,由服务器群中负责对外服务的调度服务器(Load Balancer)根据调度算法和网络负载状况,将用户申请交由其中某台服务器处理。这两种方法相对单线路服务器来说都是显著提升了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的效率。

另外,网站镜像的应用还用在网络安全的其他方面。比如“蜜罐”(Honeypot),通过该技术,网站安全人员将网站镜像复制到一个服务器上,将其伪装成目标网站。这样当黑客准备破坏入侵网站时,将其引诱至该站点,使黑客以为在入侵目标,实际上是在攻击安全人员事先伪装的网站,从而保障目标网站的安全。

网站镜像还可以用在开发测试网站上。当我们在网站镜像上无论进行何种开发测试工作时,没有丝毫影响到目标网站的实时运转,不会干扰到用户和网站运营人员的日常工作。“我”曾见过一些“糟糕”(英文应该用awful之类的吧)的反面例子。“我”曾在门户类网站的A公司工作时,主要负责服务端开发维护等工作。A公司的“老”员工要求“我”保障服务器稳定安全,复制整站至本地进行开发测试。当时“我”直接惊呆:我的天啊!A公司的网站运营好几年,主数据库也有好几百MB(确切不记得太清楚),而网站文件数以万计。好家伙!而另一个例子就是,“我”遇见一个国内某知名购物网站在线“热”修改引起网页错乱--出现模板代码的情况。第一个例子:不分青红皂白将运营数年的网站镜像整个复制下来进行开发测试,单是里面的巨量文件就能压垮开发测试人员;第二个例子:恰恰相反,没有采用网站镜像进行试验,直接在目标网站上“热”修改,导致调试信息或错误直接呈现给用户,严重影响用户体验。说到这里网站镜像(Website Mirrors)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ps:这个文章标签不能自定义,只能挑选相近意思的(甚至不着边),真心不好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