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TCP/IP四層、TCP/IP五層、OSI七層協議

引入:

四層協議、五層協議、七層協議模型如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一、應用層

  •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是OSI參考模型的最高層
  • 它是計算機用戶,以及各種應用程序和網絡之間的接口
  • 其功能是直接向用戶提供服務,完成用戶希望在網絡上完成的各種工作。
  • 它在其他6層工作的基礎上,負責完成網絡中應用程序與網絡操作系統之間的聯繫,建立與結束使用者之間的聯繫,並完成網絡用戶提出的各種網絡服務及 應用所需的監督、管理和服務等各種協議。
  • 此外,該層還負責協調各個應用程序間的工作

報文:在應用層交互的數據單元爲報文(Message)

二、表示層

  • 表示層(Presentation Layer)是OSI模型的第六層
  • 它對來自應用層的命令和數據進行解釋,對各種語法賦予相應的含義,並按照一定的格式傳送給會話層。
  • 其主要功能是“處理用戶信息的表示問題
    • 如編碼、數據格式轉換和加密解密”等。

三、會話層

  • 會話層(Session Layer)是OSI模型的第5層
  • 是用戶應用程序和網絡之間的接口
  • 主要任務是:向兩個實體的表示層提供建立和使用連接的方法。
  • 將不同實體之間的表示層 的連接稱爲會話
  • 因此會話層的任務就是組織和協調兩個會話進程之間的通信,並對數據交換進行管理。
  • 用戶可以按照半雙工、單工和全雙工的方式建立會話。
  • 當建立會話時,用戶必須提供他們想要連接的遠程地址。
  • 而這些地址與MAC(介質訪問控制子層)地址或網絡層的邏輯地址不同,它們是爲用戶專門設計的,更便於用戶記憶

四、運輸層

  • 傳輸層(Transport Layer)是OSI模型的第4層。
  • 因此該層是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的接口和橋樑,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
  • 該層的主要任務是:向用戶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錯和流量控制,保證報文的正確傳輸。
  • 傳輸層的作用是向高層屏蔽下層數據通信的細節,即向用戶透明地傳送報文。
  • 該層常見的協議:TCP/IP中的TCP協議和UDP協議。傳輸層提供會話層和網絡層之間的傳輸服務,這種服務從會話層獲得數據,並在必要時,對數據進行分割。
    • 傳輸層將數據傳遞到網絡層,並確保數據能正確無誤地傳送到網絡層。
    • 因此,傳輸層負責提供兩節點之間數據的可靠傳送
    • 當兩節點的聯繫確定之後,傳輸層則負責監督工作。
  • 綜上,傳輸層的主要功能如下:監控服務質量

TCP:數據傳送的單位爲“報文段”(segment)
UDP:數據傳送的單位爲“用戶數據報”

五、網絡層

  • 網絡層(Networ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三層
  • 它是OSI參考模型中最複雜的一層。
  • 它在下兩層的基礎上向資源子網提供服務。
  • 其主要任務是:
    • 通過路由選擇算法,爲報文或分組通過通信子網選擇最適當的路徑。
    • 具體地說,數據鏈路層的數據在這一層被轉換爲數據包,然後通過路徑選擇、分段組合、順 序、進/出路由等控制,將信息從一個網絡設備傳送到另一個網絡設備。
    • 一般地,數據鏈路層是解決同一網絡內節點之間的通信,而網絡層主要解決不同子網間的通信。
    • 例如在廣域網之間通信時,必然會遇到路由(即兩節點間可能有多條路徑)選擇問題

分組/包:網絡層將運輸層的“報文段”或者“用戶數據報”封裝爲“分組”/“包”,並通過路由轉發

六、數據鏈路層

  • 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二層
  • 負責建立和管理節點間的鏈路。
  • 該層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各種控制協議,將有差錯的物理信道變爲無差錯的、能可靠傳輸數據幀的數據鏈路。
  • 在計算機網絡中由於各種干擾的存在,物理鏈路是不可靠的。
  • 因此,這一層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層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礎上,通過差錯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錯的物理線路變爲無差錯的數據鏈路,即提供可靠的通過物理介質傳輸數據的方法。
  • 數據鏈路層的具體工作是接收來自物理層的位流形式的數據,並封裝成幀,傳送到上一層;
  • 同樣,也將來自上層的數據幀,拆裝爲位流形式的數據轉發到物理層;
  • 並且,還負責處理接收端發回的確認幀的信息,以便提供可靠的數據傳輸。

幀:數據鏈路層交互的數據單元爲幀(Frame)

七、物理層

  • 在OSI參考模型中,物理層(Physical Layer)是參考模型的最低層。
  • 物理層的作用是實現相鄰計算機節點之間比特流的透明傳送,儘可能屏蔽掉具體傳輸介質和物理設備的差異。
  • “透明傳送比特流”表示經實際電路傳送後的比特流沒有發生變化,對傳送的比特流來說,這個電路好像是看不見的

比特:物理層交互的數據單元爲比特

傳輸過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qq_41453285/article/details/9135212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