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操作系統的優劣及下一代移動系統展望

隨着時代的發展,手機的出現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從手機的發展歷程上可以看作科技進步的一個縮影。早在193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爲美國軍方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動電話”手機。1943年,二戰美軍無線電話問世,但必須有一個人背天線和電臺。1973年4月,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Martin Cooper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這部手機的誕生意味着一個全新的時代------無線通信時代的誕生,因此他也被稱爲現代“手機之父”。然而,當時的“大哥大”手機只能撥打和接聽電話兩種功能。直到1992年12月3日,22歲的英國工程師帕普沃斯向朋友發送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條手機短信------“聖誕快樂”,全球第一條手機短信誕生。此後手機發展邁入了快車道,從內置天線發展到雙頻信號,再到內置遊戲軟件,到搭載攝像頭進行拍照,手機的功能也在不斷的豐富,從只能接打電話到能發送短信、照相、玩遊戲、聽音樂、上網查資料等。而手機的樣式也多種多樣,翻蓋、滑蓋、直屏手機相繼出現。

在2000年,第一款搭載了symbian系統的只能手機愛立信R380sc問世,揭開了手機邁入智能化的步伐。2007年1月10日,蘋果之父喬布斯在MacWorld大會上正式發佈了首款蘋果智能手機iPhone(2G),觸屏+應用的模式引領了智能手機引領了新時代,這種基於unix系統的設備受到全球人民的追捧。2008年,谷歌發佈了基於linux系統的第一步Android智能手機,開啓了羣雄紛爭的智能手機時代。

而如今的手機市場,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由谷歌Android系統和蘋果ios系統所佔領,而名揚一時的塞班系統隨着諾基亞公司的沒落而失去了市場份額,而windows phone 和BlackBerry 市場份額佔比很低。從特點上看,安卓系統和蘋果互有優劣,兩家系統在市場的檢驗下不斷更新進步,不斷更新各自的系統,推動了移動互聯的快速發展,也成就了自己巨無霸的公司體型。如今Android已經更新到10.0版本,而ios也已經更新到ios13。可以說移動市場的份額已經被安卓和iOS牢牢佔據。下面來說一下安卓系統和蘋果系統各自的優缺點。

對於安卓系統而言,是基於linux的手機智能操作系統,後臺使用多任務機制,程序結束運行需要手動清理,而部分程序服務是無法通過清理後臺清除的。谷歌公司的安卓系統內核是開放的、免費的,因此我國衆多的手機廠商諸如小米、華爲、oppo、vivo等手機廠商都推出了基於谷歌安卓內核的自己操作系統,其本質上依舊是安卓系統。安卓系統有衆多的優點,它由於是開放性系統,因此支持的廠商很多,可以進行廠商軟件和硬件的定製,由於不會收到各種阻擾,因此會誕生許許多多的新穎別緻的軟件。安卓平臺發展迅速,市場應用豐富,安卓手機售價有高有低,適合各種人羣的使用,各種功能的軟件,更加的人性化,國內有衆多的開發者,因此生態很好。還有就是谷歌應用服務與安卓系統的無縫連接,從搜索到互聯網,給用戶極大的用戶體驗提升。安卓系統誠然很優秀,卻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由於谷歌對安卓版本更新很快,因此造成了安卓的版本過多,廠商需要根據谷歌的更新而適配到機型上,因此造成了無法及時跟上Google的升級速度。安卓手機由於是多任務模式,因此耗電量很大,目前各廠商的解決方案是增大電池容量和提高電池充電效率,有效提高了用戶體驗。在安全和隱私方面,安卓系統相對於蘋果系統,做的很差,各大應用可能未經檢測安全性就在你的手機中安裝運行,潛在的收集你的個人信息等。在這個個人隱私及其重要的時代,可能會帶來新一輪的隱私危機。從安卓的最新系統版本來看,安全和隱私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需要繼續提高安全性。還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安卓系統帶給用戶的使用體驗不一致。安卓手機由於硬件條件和系統優化方面的不同,因此部分安卓手機運行流暢,而部分安卓手機會出現應用運行卡頓,不流暢的問題。

而蘋果公司爲旗下智能手機開發的ios系統,因其界面簡潔、運行流暢的特性,收到全球民衆的追捧和喜愛。我認爲蘋果公司的ios系統最主要的優勢就是其軟件與硬件的結合程度高。Ios的應用常使用Objective-C、Swift等開發,相對於安卓應用的Java、Kotlin而言,執行效率更高,其次蘋果手機的芯片由蘋果公司研發,三星、臺積電爲其代工製作,而其應用需要獲得App Store官方審覈通過才能上架,因此ios的軟硬件結合程度很高,相對於碎片化嚴重的安卓系統,系統更穩定,很少出現死機、無響應的情況。蘋果系統另一大優點就是界面美觀、易於操作。蘋果公司在界面設計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從外觀到易用性,ios都爲用戶提供最直觀的用戶體驗。操作易上手,ios使用僞後臺機制,資源傾斜於當前應用,其他應用的消息通知則是通過系統的通知來顯示,ios無需清理後臺,而安卓系統的應用則是採取服務和應用兩種方式,服務是可以自啓的,非root下是殺不掉的,應用退出後可以繼續在後臺運行,需要清理後臺纔會停止運行。相對於安卓系統的安全性差,ios對於用戶的安全十分重視。蘋果對於ios的生態採取封閉,爲之建立了完整的開發者認證和應用審覈機制,因此非法竊取用戶隱私的應用根本無法上架。Ios系統中有許多安全功能都是默認的,無需用戶設置,而某些關鍵性操作如設備加密,用戶是不被允許配置的,因此不會因用戶配置的更改造成系統不安全的情況發生。再者,如果進行二次刷機或強行開啓手機鎖屏密碼,必須輸入原有的Apple ID的密碼進行解鎖才行,而大部分安卓手機通過刷機或者清理數據,就能讓手機密碼形如虛設。相對於安卓生態,ios擁有更多的應用程序,是移動操作系統中最多的,ios擁有數量龐大的app和第三方的開發者,優質應用也很多,其應用數量多、品質高也是ios的一大優勢。縱使ios十分優秀,但是它依舊有不足之處。第一點就是審美疲勞,每一個版本的ios系統界面簡單精美,但是改變不大;第二點就是其系統封閉性導致可玩性較差,無法像安卓系統一樣任由用戶更改系統設置,安裝一些插件來增加可玩性。還有就是ios過度依賴於iTunes,蘋果的大部分數據導入導出,都需要電腦和iTunes的幫助,如輸入法等系統層級的應用無法通過安裝軟件來改變,只能使用系統自帶的輸入法。

ios和Android系統是應用最廣,最成功的兩個手機操作系統,二者相互競爭,也相互借鑑。安卓系統越來越封閉,蘋果系統越來越開放,都是兩者相互學習進步的結果。相對於信息產業的快速進步,PC時代造就了Windows,移動時代成就了Android和iOS,而隨着如今行業的發展,我認爲下一代的操作系統極大可能是IoT系統。

在移動互聯時代初期,很多企業嘗試以自家安卓定製的Rom爲基礎進行智能家居、智能互聯網的佈局,這些企業設想以智能手機爲中心,控制家庭中其它智能設備,以此推動IoT的前進,例如蘋果、三星、華爲、小米皆是如此。以蘋果爲例,通過蘋果公司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實現了從mac到iphone到ipad到apple watch到ipod再到apple TV的信息互通,通過同一家庭組來管理設備,通過Apple Home APP的控制中樞,通過HomePod智能音箱配合智能語音助手Siri來控制家中的衆多智能設備。然而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只能控制自家的服務和設備,並且手機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起到一個遙控器的作用。移動互聯的下一代是人工智能的時代,人工智能常與大數據、雲計算聯繫在一起,在這個環境下,幾乎所有的硬件、軟件、服務都跑在雲端,共同構建一套萬物互聯的系統即是IoT系統。

縱觀現今世界格局,各國針對IoT制定了不同的發展戰略,如中國的“中國製造2025”,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等。IoT不是一個簡單的手機Rom和硬件、服務連接,而是需要能夠結構化地收集數據、提供服務,IoT需要的是一個系統,用來管理全部的硬件和軟件資源,比如控制程序執行、改善人機界面等。IoT系統也需要衆多的技術支撐,如5G網絡傳輸技術。目前衆多高科技公司都在大力發展自家的IoT系統。三星主攻自家Tizen和SmartThings,阿里推動基於Linux的YunOS落地,華爲積極推動鴻蒙系統的應用,谷歌正在開發下一代系統Fuchsia,除此之外,谷歌團隊還在研發一個代號爲“Brillo”的AndroidIoT系統,可以實現任何Android與Brillo智能設備的對接,並對同一網絡下的智能設備實現控制。

展望下一代的移動操作系統,必定是人工智能和IoT應用統一的系統。IoT產業目前處於發展初期,碎片化特點必將導致IoT時代對軟件多樣性的需求,一種操作系統和開發工具很難支持IoT系統中的所有設備。因此,在短時間內,IoT操作系統很難像智能手機中安卓和蘋果兩家獨佔市場的局面。未來的IoT市場必定是萬花齊放,百家爭鳴。各大科技公司都搶先佈局,抓緊研發,IoT市場的發展潛力巨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