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以太网协议

不仅是记录我的半吊子基础知识,也是一次再学习,不敢保证都对

前言

  前边我们了解了网络接口层是用来将比特流封装成帧进行传输的。那接下来就又出现一个问题,这么多台计算机互相连接,它怎么知道我要发给谁呢?举个例子来说,(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郑州市所有学校都连接的是郑州这个地区网,什么河南工业大学啊,郑州大学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啊等等都在这个网络里。现在,河南工业大学通过网线发送了一段数据,那这个地区网是怎么判断这个数据是发给谁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MAC地址

  要想识别计算机,每台计算机就得有一个身份证一样的东西,唯一标识,不能有两个计算机身份证一模一样。这个MAC地址就是计算机的唯一标识,也说这是物理地址,硬件地址,这些说法都不要管,反正它就是唯一标识。你想啊,我们每个计算机都只有一个网线接口,就是你日常插网线的地方(这就不用放图片了吧),难道你的计算机能插好几根网线吗?这个网线接口就是MAC地址,网络中的信息就是通过这个接口传输过来的。假如你的计算机真的NB,能插好几个网线接口,那你的计算机还真不止一个MAC地址。

以太网协议

  以太网协议就是根据MAC地址找到接口,把数据给你传过去的,我们来看这张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就是通过以太网协议传输的数据。目的地址,原地址,都是MAC地址,类型呢就是说这个帧数据的类型,传输过来的帧数据不能瞎转换,IP协议的帧数据,你用ARP协议转换怎么能行。

结尾亦是开始

  现在,识别目的地址我们已经知道了,但是呢,以太网还存在缺陷,它只能进行相邻节点的传输,什么意思呢?还是举个例子,现在郑州的大学都跟郑州本地网连接着,如果郑州大学要给清华大学发消息怎么办,这不仅跨地区,还跨省了,郑州地区网没有跟清华大学连接,怎么办呢?可能会有同学说了,郑州地区网连接全国主干网,全国主干网再发给北京地区网,让北京地区网发给清华大学。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接下来我们就需要学习网络层来了解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