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安裝Docker

前言

  以前總是聽說Docker,卻從來沒有用過,就藉着畢設這個機會來用一把,體驗一下。其實是因爲使用docker安裝mysql非常簡單,我懶得在阿里雲上解壓再配置,所以才決定使用docker,不過我還是太年輕了(mysql編碼問題折騰了我一下午)。大家要是有時間還是系統的看看視頻學一學,不能像我這樣,想起來就學一點點。
  這次用的是阿里雲CentOS7服務器。其他倒是什麼也不需要,只需要一個CentOS服務器就可以了。廢話不多說,直接開始吧。

安裝Docker

安裝之前的廢話

  有時候,一些文檔,博客什麼的對於新手確實有些不太友好,有的就是照搬百度百科,官方文檔翻譯。我作爲一個小白還啥都不知道呢,上來就是先講一通抽象的概念,一下子就接觸不良了。當然也可能是我太笨了,人生總有第一次是不太適應的,我是推薦先做一遍,上手一下試試手感,然後再去理解理解。當然,安裝之前大家可以看看相關的概念,不懂也沒事,先有個印象,帶着疑問來操作。上手試試早晚都會懂的。

正式開始安裝

  我們就不講什麼概念了直接操作先。首先此服務器完全是個乾淨的沒有安裝過docker的
先執行一條命令:

$ sudo yum install -y yum-utils \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
  lvm2

我們只需要知道這些都是安裝必要的東西就行,就像我們當初學java第一次配置環境變量一樣,畢竟是小白,先照着做就行,以後就會明白的。
接着再執行命令:

$ sudo yum-config-manager \
    --add-repo \
    https://mirrors.ustc.edu.cn/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看到mirrors我們就知道這肯定是鏡像源。就像maven配置阿里雲鏡像一樣。有官方源,也有其他的源,不管是哪個源,能下載下來就行。
然後繼續執行命令:

$ sudo yum makecache fast
$ sudo yum install docker-ce

這是兩條命令,第一條是更新yum軟件源緩存,據說可以使下載更快。第二條就是下載Docker社區版,畢竟免費嘛。這幾條命令一執行,就可以了,你的Docker就安裝上了。

鏡像加速器

  當然,雖然安裝完Docker之後就可以用了,但是不要着急,還有一步就是配置阿里雲鏡像。這樣我們使用Docker下載鏡像的時候會快一點。我們先登錄自己的阿里雲,進入官網,沒有就註冊一個。然後找到容器鏡像服務,找到鏡像加速器,然後,這裏有操作文檔,我們就看CentOS的就行。這裏文檔很詳細。在/etc/docker/文件夾下創建一個daemon.json文件,把自己的鏡像地址配置進去一保存

{
  "registry-mirrors": ["https://hub-mirror.c.163.com"]
}

再執行命令:

sudo systemctl daemon-reload

這樣就可以啓動docker了。如果在此之前已經啓動docker了,那麼就先關閉再啓動。
啓動docker命令: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啓動成功也沒啥反應的,我們就先看看,配置的鏡像有沒有成功。
執行$ docker info,控制檯會打印出很多東西,我們也沒必要仔細的看,就找找有沒有這兩行,教程上說,只要有這兩行就是配置成功了。

Registry Mirrors:
 https://hub-mirror.c.163.com/

Docker使用

 準備工作已經做完了,我們就開始使用它吧,就先跑一個hello world吧。
 執行此命令:

$ sudo docker run hello-world

第一次執行需要等待一小會,因爲它要下載,不要看到第一句Unable to find image 就慌了,這是正常現象。
跑出來應該是長這個樣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我們看第一句就知道,說本地找不到hello-world:latest的鏡像,找不到怎麼辦呢,就去遠程倉庫下載下來,下載完再運行。我們這個docker剛下載好,本地當然是什麼也沒有。這個hello-world就是輸出幾行字,沒什麼特別的功能。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就跟我們的maven似的,有本地倉庫,有遠程倉庫,不過maven管理的是jar包,docker管理的是鏡像。

結尾

  接下來就很簡單了,拉取鏡像,創建容器,都是基本操作,應該沒什麼難度。不過在使用docker的過程中會發現,鏡像跟容器的關係就像類和對象的關係一樣,類只有一個,一個類可以創建多個實例對象。一個鏡像可以創建多個容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