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定律

馬太效應 :“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爲好的越好,差的越差,還可以理解爲一步領先,步步領先,我們有時刻有這個意識,只要你去用心去努力地提高自己一次,你會發現你更容易獲得新的提高,就這樣,你的生活就會慢慢發生改變,變的越來越好。

你努力一次,得到一個有用的東西,有了這個東西,你變強了,然後你又得到了另一個東西,你更強了,接着你又得到了其他東西,於是你愈來愈強,同理,弱者愈來愈弱,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是否肯拼命地去逆轉形勢一次,去得到一個你沒有的東西。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一個是十年前,一個是今天。

工作並不是謀生的手段,它就是生活本身。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你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

以前忙過的人,到清閒日子裏久了,會有種虛妄之感。

努力成爲一個斜槓青年纔是正途。(斜槓青年:不僅指那些有着多重身份,多重收入的人。它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人生價值,核心在於多元化的人生。)

花一樣的年紀,該奮鬥的年紀不要安逸,實現夢想的同時順便賺點錢,何樂而不爲?

如何成爲中高級前端?

對有學習習慣的人,這是自然發生的。
對於沒有學習習慣的人,就要讓自己每天都有所得。
不會學習的人會問怎麼樣,但學習並不是方法,學習是一個選擇。
想成長卻不愛學習的,不如不想成長的。懶惰是劣習,而機會主義者的懶惰,害己害人。

代碼是寫給人看的,其次是順便給機器運行。

我一個人經常會問自己,到底什麼樣的生活才能夠配得上這兩年的顛沛流離。我曾感慨過,也曾無力過,但讓我挺下來的是我習慣了孤獨。

夜晚,是面對孤獨最恰當的時候,但是現在的很多人,懼怕這份心情,就把時間交給了電話與網絡。我時常覺得電腦和網絡的產生讓人越來越沒有思想了,想象力更加的貧乏了,我寫的文章觀者甚衆留言甚少,而我上傳的視頻和圖片卻能引發汪洋的評論。
  
  沒有人承認自己一生會碌碌無爲,但似乎又沒有人心甘情願地去與孤獨爲伴。這個年代,很多人憧憬的比較浮躁:金錢、美女美男、地位、娛樂、周遊世界,這些都是漂浮在表層的人類需求,很少有人問問自己的內心深處最最想要的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