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帶來成功,成功增強自信

5.7 馬太效應:自信帶來成功,成功增強自信

“馬太效應”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心理學、教 育、金融等衆多領域。孩子如果很自信,成功就會接踵而至。一般而言, 賞識教育能給予孩子充分的肯定,讓孩子自信起來,因此成爲提高孩子 自信的最好方法。教育家盧勤女士根據自己的經驗提煉出了快樂人生三 句話:“太好了! ”“我能行! ”“你需要幫助嗎? ”盧勤女士所倡導的也就 是常說的“拇指教育”,即激賞教育,要求父母應該經常豎起拇指表揚孩 子,而不是譏笑、批評孩子,從而建立孩子的自信。

孩子的可塑性很強,他們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受 到父母影響的可能性最大。如果給一個普通的孩子以賞識,只要孩子感 覺到了,那麼他會越來越朝着被賞識的方向努力,會表現得越來越自信。 反之,如果給那個孩子以漠視或譏笑,他就會覺得自己的表現很差勁, 從而懷疑自己的能力,會越來越不自信。.

如果一個孩子確信自己很優秀,並得到了他人——特別是父母的優 秀評語,那麼他會在內心將這種優秀的信念不斷放大,並促使自己朝更 優秀髮展;如果一個孩子內心僅存一點優秀的曙光,卻得不到他人的賞 識,那麼這點僅有的優秀也將消失。自信的,會更自信;不太自信的,連 僅有的一點自信也要奪走。

父母都應該致力於孩子的自信培養,因爲自信能夠讓孩子變 得更優秀。希望父母都記住並實踐之:賞識和讚美是一種美德。 讚美會使一個孩子越來越優秀,因爲讚美帶來自信,而自信帶來 成功。所有的父母都應該把賞識與讚美當做一種習慣,通過讚美 與賞識,培養孩子的自信,增強孩子的自信,讓孩子獲得成功。

 

六 讓孩子與衆不同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和情商高,與衆不同, 卓爾不凡,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就。不過很多父母擅長於 培養孩子的智商,卻對情商教育相對陌生。如果父母懂 得利用相應的心理學法則進行教育,就能夠讓孩子迅速 提高情商指數,讓他們更瞭解自己,更善於和他人交往。

6.1 避雷針效應:及時疏導孩子的壞情緒

當孩子越來越沉默,或 者有時候對着父母“咆哮”的時候,父母驚呆了,像被雷電擊中。其實 父母不知道,這完全是由他們自己造成的。孩子的情緒高壓線本來是完 全可以避免的,只是由於父母的粗心或者沒有及時疏導纔會發生。

當孩子越來越沉默,或 者有時候對着父母“咆哮”的時候,父母驚呆了,像被雷電擊中。其實 父母不知道,這完全是由他們自己造成的。孩子的情緒高壓線本來是完 全可以避免的,只是由於父母的粗心或者沒有及時疏導纔會發生。

隨着孩子一天天地長大,他們的情緒反應會越來越多。孩子不像成 人,能夠進行有效的自我調節。當他們內心充滿困惑和矛盾,情緒越積 越多時,他們就會感到煩躁不安。父母應該隨時瞭解孩子的情緒變化。 當孩子情緒低落或反常時,父母要做的就是及時引導孩子發泄內心積壓 的不良情緒。

父母更應該多關心孩子,更加註重孩子的 心理健康。對孩子出現的不良情緒,要及時疏導,避免孩子受到不良情 緒的侵擾。

父母經常扮演孩子情緒的避雷針角色,不僅能夠讓孩子的心理得到 健康發展,還可以有效地改善親子關係。在情緒疏導和釋放的過程中, 孩子也會意識到,因爲壞情緒而遷怒於他人,或者讓他人受到傷害,是 錯誤的行爲。在情緒的釋放過程中,父母也可以指導孩子和他人交往的 一些原則,這會幫助孩子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

有一點值得父母特別注意,如果孩子發泄情緒的方式比較極端,比如長時間的煩躁不安,甚至有過激的行爲,父母要及時安撫,嚴重的話需要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謹記:壞情緒一旦發生就要將它徹底平息

6.2讓孩子發揮自己的特色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順從,調皮行爲少一些。上面事 例中的貓貓,肯定會被許多家長們定性爲“破壞性極強”的孩子。但家 長們卻不知道,這種“破壞性”是孩子的天性,是他們探索慾望的萌發、 創造能力的表現。

許會使孩子從此變得聽話、乖巧,但孩子的探索慾望、創造能力很可能 就會由此而消失。許多父母忽視孩子的天性,而把孩子強行改造成他們 所希望的樣子,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不可取的。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完成自己的理想,這種想法可能會誤導孩子 的一生。比如,父母年輕時想成爲作家,就希望孩子能寫一手好文章;父 母年輕時想當歌唱家,就強迫孩子去學習聲樂。其實孩子可能對語言和 音樂一點也不感興趣。相反,他喜歡體育運動,甚至有可能成長爲籃球 界的姚明或者是網球界的李娜。但他們的特長被父母忽略了,而父母給 他們的定位又完全不符合他們的天性。因此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 多動的孩子被強行安坐在鋼琴前,幾年下來沒有任何進步。老師無奈地對 父母說:“可能你們的孩子並不適合學習鋼琴。”現在,父母又要面臨給孩 子重新找一個發展機會的問題,而這個機會又極有可能是不適合孩子天性 的。時間就這樣被浪費,孩子也在父母的“培養”下,成爲平庸的人。

當然,有的孩子性格比較外向,對於父母的安排,不會“逆來順受”,而是順應自己的天性,告訴父母自己更喜歡什麼,更願意做什麼。 本來這是非常好的,可是悲哀的是,父母卻覺得自己的家長權威受到了挑戰。他們不僅直接否定了孩子的正確建議,還強制性要求孩子必須照他們的話去做。父母宣稱他們都是爲了孩子好。可惜的是,由於他們並 不瞭解孩子擅長哪方面,卻給孩子做了一個自以爲是的安排。因而孩子 難以積極響應,只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了。在這種消極心態影響 下,父母別指望孩子會有多大的進步。如果遵循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本來是可以取得非常大的成就的。

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去學他不願學的東西,而是要去發現他真 正感興趣的東西,並積極地加以引導。在可能的情況下,要努力 地使孩子得到全面發展,以適應將來瞬息萬變的社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