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講究水到渠成

萬事講究水到渠成,人們多祈求萬事如意,妄人多講求萬一。

人們都說世間一切都是緣分或是萬事隨緣之類的,實際上這是隨波逐流般面對外界事物的一種處理態度,是一種非常被動的態度。隨波逐流並沒有表達自己對自己的態度啊,於是有一些人懂得內外有別。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發表着我和大家一樣的言論,同時我們也在低下或者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對自己大加批判,嚴厲以對。沒有懂得內外有別,特別要求自己言行一致,最後只剩下了愚蠢的固執。我的老家在農村,當疫情發展到戒嚴的時候,人們都吆喝着趕年集,實際上到了年集的日子,空蕩蕩的,一個人也沒有。明白了內外有別,也就知道了我們看到的世界有一部分是別人做的假象,非是真實,可是正是因爲有了假象,世界纔是真實的。爲什麼道德經裏說你們求什麼的時候就是缺失什麼的時候呢,大抵就是如此吧。一個外在表現特別誠實的人是因爲表現誠實是內心所需,正是因爲內心所需,其誠實反而不足信。翻一番中國的歷史書籍,歷代人物難道只是一個標籤,如誠實、勇猛等,非也,實乃著述之人所需也,非其本人就是這樣。歷史都是如此,何況是現在的人呢!

我們不管用文明或者文化等做什麼樣的裝飾,最後都在走向競爭。中國的俗語“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那是中國古人不敢放棄競爭的教訓,因害怕後輩走了他們錯誤的老路,將經驗教訓簡化成一句話方便流傳下來。即便是近現代社會,“落後就要捱打”廣泛存在於人們的心中。這些血淚般的內容昭示了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即便是過了退休的年齡,也不要想着在悠閒,畢竟一個人有了最少30年以上日出而出日落而息的習慣,想要一下子徹底轉變,這是非常容易出現問題的。

假如存着自己競爭的心,懂得內外有別,行動上更是有積極的積累,那麼剩下所缺的就是時機和運氣了。時機必然是整個社會發生波瀾的時候,更大的程度是危機,就如同這次疫情的發生,如果你想問什麼時候可以揚起自己風帆,奮勇向前的機會就是現在。雖然我也看不清後面的路途,畢竟我也在這次危機的迷霧中,可是危機會帶來洗牌的機會,這就是入場的時機,這種時機也許有的人一輩子錯過了。最後說運氣,運氣是天時、地利、人和統一一致的契機,是需要個人去準備的,而隨波逐流的被動態度恰恰是它的天敵。

很多事情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結果,必然有與之對應的天時、地利、人和,古人所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就是描述這種天地人關係的好例子。我在合適時間合適的地點種下了西瓜,應天時而勞作,最後收穫的應該是西瓜,收穫的時候我也只能求得西瓜而不是其他什麼小麥、玉米什麼的。佛經裏講“求則得之”,一幫信徒從早到晚一直在燒香,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對,只是旺了香火妄了人心。求則得之是求得什麼東西,不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要從我們眼中的現實世界去入手,做人和、測地利、等天時,後面水到渠成。那些賭徒般想要萬一的,幾乎全部都成了一萬,只因人和不做’地利不測天時不等。爲什麼很多事情失敗率那麼高,如此而已。

這個世界如此說來,奇蹟是如此之少,因爲大部分的奇蹟都是人們的萬一啊。所有的事情先求人和,人和既是人際關係也是個人的實際能力,還是人準備事情所作的努力,更有人努力進取的心態;地利是環境,既有人文因素也有自然因素;天時則是老天開恩降低任務難度的時候。人成事必然先取人和,再取地利,後等天時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