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企業業務想持續增長,只有三個手段

2015年我當時寫過一個預測:現在企業業務想持續增長,只有三個手段:

一個手段是業務方式一定要走向下上線下全渠道經營

一個手段是業務範圍一定要走向全球業務經營

一個手段是做零和遊戲優化,走向產業鏈整合優化

很多人講數字化轉型,都瞎講,都沒講到數字化是怎麼幫助企業的。

(1)業務與應用結合

一、企業業務一定要走向線上線下全渠道

應用,從關注企業內部統一管控,轉移到關注企業外部業務經營、直接連接用戶、直接連接上下游合作伙伴、直接連接互聯網電子商務、直接連接社會/政府/公用事業。

企業不僅是實時地持續地在線直接連接客戶、直接觸達客戶、直接和客戶交互,而且是哪裏有流量就去哪裏。所以是被集成的做法。所以這必定預示着應用是微應用,是Open API被集成嵌入別人的。這麼多口子,也必然會有一個總收的口子,如統一會員、統一庫存、統一配送、統一結算、統一支付、統一信用等等,這就是業務中臺的價值。很多人沒做過這樣的在線業務,所以根本就不理解中臺的來源和價值是什麼,然後就瞎逼逼中臺是僞命題。當然也有個別雲計算廠商,拿SpringCloud、Spark這樣的技術中間件來偷樑換柱說這就是技術中臺。這明明是技術中間件好不好。

就是因爲企業要實時地持續地在線,要直接連接客戶,所以必然需要涉及到高性能、高併發、海量數據存取計算、高安全這些技術。這必然也離不開雲計算技術。

企業還要搞線下業務,還要和線上業務整合在一起。所以線下業務一定要重點搞數字化而非信息化。你看電子商務網站,很容易就能做到顧客識別、顧客用戶行爲跟蹤、顧客畫像。線下信息化因爲採集信息成本和時效問題,所以無法低成本實時做到這些。所以要搞數字化,才能讓線下信息採集,和線上信息採集一樣,這樣才能做到線上線下一體化。否則根本做不到一體化。

二、企業業務,一定要走向全球範圍

這必然需要基於全球化的雲計算廠商來幹。否則自己想保證全球計算資源、存儲資源、網絡資源的可用性,太難了。

另外,全球化其實就是本地化。因爲你要全球化開展業務,就得服從人家當地的稅收、銀行、人力、社保、網銀等政策,你就得連接人家的這些系統。所以一套開放的open api平臺是必須的。

三、產業鏈整合優化

產業鏈整合,過去靠EDI數據交換、WebService接口集成這種高成本、低質量的整合。甚至更有高成本低效率者:所有成員統一全部的內部管理系統:統一財務管控、統一人力管控、統一流程管控、統一數據管控。這種玩法在整合一個集團是好使的,整合產業鏈就不好使了。

現在搞產業鏈整合,就需要兩個IT工具:一個是一開始就是按照產業鏈設計的產業互聯網應用,一個就是基於原生M0數字貨幣和數據信息共享流轉的區塊鏈數據庫。

(2)應用和技術結合

一、信息化

信息化技術,正從集羣中間件技術,走向分佈式無服務器雲原生計算。

二、數字化

數字化技術,還在傳感器技術中爬行。原生互聯網的M0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我也正在關注中。數字化技術的進化實在是慢。我們想達到的無人零售技術、無人倉儲技術、無人物流技術、無人生產車間技術、智能交通技術、智能環保技術、智能消防技術,還很差。

三、智能化

智能化技術,正在從感知技術走向認知技術。視覺感知已經成熟,所以我們這兩年重點研究深度學習、強化學習、機器閱讀理解、情感分析、關聯推薦、關係抽取、知識圖譜、文本摘要、文本生成、智能多輪會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