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發根服務器:網絡安全與個人切身利益

工信部近日發佈公告,批覆兩家國內的機構成立域名根服務器機構,負責運行、維護和管理域名根服務器(根鏡像服務器)。

隨後,域名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又推出了搭載龍芯CPU的域名服務器以及國產域名管理軟件“紅楓系統”2.0版。這一系列動作隨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及“中國建設域名根服務器”、“中國互聯網不再受制於人”等討論。

自主研發根服務器:國家網絡安全與個人切身利益
目前全球IPv4根服務器一共有13臺,1個爲主根服務器,其餘12個均爲輔根服務器。在這13臺服務器中,美國控制的有10臺(包括主根服務器),英國和瑞典各1臺,日本1臺。這13臺根服務器均由美國政府授權的互聯網域名與號碼分配機構ICANN統一管理,負責全球互聯網域名根服務器、域名體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可以指揮Firefox或Internet Explorer這樣的Web瀏覽器和電子郵件程序控制互聯網通信。

根服務器是國際互聯網最重要的戰略基礎設施,是互聯網通信的“中樞”。由於種種原因,現有互聯網根服務器數量一直被限定爲13個。

基於全新技術架構的全球下一代互聯網(IPv6)根服務器測試和運營實驗項目—— “雪人計劃”2015年6月23日正式發佈,我國下一代互聯網工程中心主任、“雪人計劃”首任執行主席劉東認爲,該計劃將打破根服務器困局,全球互聯網有望實現多邊共治。

這次我國自主研發的服務器(L根鏡像服務器)是對現有的網絡佈局的一次突破,和此前的“雪人計劃”一樣,都是中國力圖重構全球互聯網的治理的體現。過去,美國通過長期掌控根服務器,積累了大量的運營和管理經驗,而在這方面,國內幾乎是一片空白,而要想重構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光有根服務器顯然是不行的,還必須有相應的管理能力。本次設立域名根服務器(L根鏡像服務器)及域名根服務器運行機構就是着眼於提升我國的互聯網管理能力。

由於人口多和地域大的基本國情,中國就不可避免的成爲了互聯網大國,但由於起步較晚,無法成爲互聯網強國。中興事件,以及目前還在持續的中美貿易摩擦,已然讓全體國人清醒地看到了底層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如果不能做到底層技術創新,就會被人“卡脖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