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所帶來邊緣服務器的變革要求

5G的腳步越來越近,伴隨而來的NFV和邊緣計算也發展得如火如荼,部分移動省公司和互聯網公司的合作試點已經紛紛落地。

大家都在關注5G和邊緣計算在高帶寬、大連接、低延時等諸多優勢爲上層應用帶來的革命,但是這一“優勢”給底層硬件基礎設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特別是將在傳統數據中心的開放能力搬到邊緣側,必將帶來機房及服務器設備的適配和優化改造需求。

運營商邊緣機房現狀

運營商有大量的匯聚、綜合接入、基站等邊緣機房,與核心機房或傳統數據中心相比條件十分特殊,選址靈活度、機房條件和基礎設置保障能力等方面受到限制。

首先,由於主要用來放置傳輸設備,機架深度通常只有600mm(少量800mm),這種條件下,與之對比,通用X86服務器的深度一般爲700~800mm;

其次,絕大部分邊緣機房無固定油機,空調的製冷穩定性無法得到保證,在製冷系統故障或長時間停電時,機房溫度可能會達到40℃甚至45℃以上。未來隨着業務下沉,機房內部署設備逐漸增多,溫升問題將會更加嚴重;

再次,大量邊緣機房爲居民樓、商鋪、寫字樓等普通民用建築,同時空調過濾效果有限,所以承重和空氣潔淨度都無法跟數據中心相比。

此外,邊緣機房的選址很難避開地震烈度高的區域,也無法保證周圍沒有施工、重型運輸設備等導致的振動,設備將面臨抗震方面的要求。傳統數據中心,可以綜合考慮自然條件和電力資源等諸多因素,邊緣業務的特點決定了邊緣計算能力就在附近,這導致邊緣機房分佈廣泛,選址相對不自由。總之,邊緣機房條件各異,與核心數據中心相比差異巨大。

定製針對邊緣的服務器方案

傳統CT設備可以理解爲針對邊緣機房條件進行了定製,兩者可以相互適配,但如果直接在邊緣機房部署通用服務器,會存在很多問題。另外,邊緣機房數量巨大,統一按滿足通用服務器要求進行改造和擴建也是不可能的。

最有效的邊緣計算部署方案就是利用現有的邊緣機房資源,並對服務器進行定製設計。

​5G時代的多元化應用催生了邊緣計算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數據中心將向邊緣側延伸,電信的核心業務在實時性、穩定性、管理便利性等方面都對服務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務器未來還將會面臨諸多挑戰。

想了解更多有關服務器的知識和內容請關注我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