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生活與學習隨筆

    1月17號從天津回家,開始了寒假生活。今年研三,兩項主要工作畢業與申博。疫情打亂了計劃,開啓了我人生中最長的一個寒假。
    畢業的主要工作是撰寫大論文。實驗基本完成,數據也處理了一部分,寫大論文所需要的材料也已積累的差不多了。大論文呼之欲出。根據往年時間節點,大論文在3月中旬完成即可。原計劃2月1號左右返校,每天寫3頁左右,本月完成初稿。預留半個月的時間提交老師審批和修改,時間較充裕。
    大年初一(1.25號)在大街上和鄰居閒談,提到了疫情和武漢封城。封城很少有,鄰居們對此略顯亢奮。一是在信息爆炸時代難得有共同話題,二是大多數人都有發言的機會。大家還未察覺到封城的真正含義,沒去想疫情即將帶來的影響。1月上旬,看到感染新聞,曾和同學交流過幾句。半月之後,竟然肆虐於武漢。之後的許多天,鄰居、同學等都很關心疫情的發展。第二天,我村封閉了對外交通的3條主幹道,分別用麪包車、叉車、箱貨橫在路中間。鄉村公路,寬度通常不到四米。周圍的村子亦是各顯神通,封閉道路。
   科技與經濟的發展使我們小山溝溝的農村亦可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初期認爲該病毒的源頭是蝙蝠,傳聞華南海鮮市場販賣野味導致人類感染。羣情激奮,對食野味者口誅筆伐。緊接着,國家和地方政府紛紛出臺禁食野味的法律法規。這是此次疫情帶來的積極影響,它推動了我國該領域法治的進步。由於後期對病毒源頭的關注較少,不知其真相如何。
  隨後接到的是高校推遲開學的通知。高校推遲開學,並嚴禁學生未經允許返校。這是果斷且正確的做法。新冠肺炎是一種傳播性極強的呼吸道傳染病,學校人員密集,一旦感染,後果不堪設想。且高校生源遍佈全國甚至全球,返校導致的人員流動對疫情的防控極爲不利。實驗材料和數據都在學校,不返校論文就要白手起家。考慮到畢業班返校的迫切需求,學校採取了許多辦法。根據學校政策,恩師經學校批准進入實驗室,把材料傳給了我。4月10上傳了盲審版,現已評審結束,靜待結果。
   學校推遲開學,高考推遲一個月舉行,碩博招生隨之推遲。招考流程進行調整,取消現場考試、採取網絡完成複試。考生們戰線延長,很消耗精力,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在此期間,完成了博士報名,提交了報考材料。每天密切注視研究生院的消息,並翻看了往年博士招考的流程及規定。
   導師對我說:人這一生幸運與否不在於發票中獎或者撿了多少錢,能夠在中考、高考、考研、考博等人生的幾個重要節點正常發揮,在諸如非典、地震等大災大難面前安全度過便是了不起的一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