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爲知筆記(Wiz)和印象筆記(Evernote)之間相互遷移筆記?

如何在爲知筆記(Wiz)和印象筆記(Evernote)之間相互遷移筆記?

不折騰會死星人就是會經常來回倒騰,本篇文章對比了爲知筆記和印象筆記的優缺點,解釋了爲什麼博主會從印象筆記轉入到爲知筆記又從爲知筆記轉回到印象筆記

他們是什麼?

1、爲知筆記

爲知筆記給人的感覺就是簡單可依賴,和文件夾一樣的多級目錄,每個文檔都作爲單獨文件保存可打開,編輯器可以容納一切格式的文本。

評測 :
容量:免費版每月500M。
格式:支持Markdown及代碼高亮。
整理:多級目錄分類,邏輯清晰。
編輯:全html編輯模式,優點是支持一切制式,缺點是很難將精力聚焦到內容。
協作:不可多人同時編輯,也無法看到可視化的編輯歷史,只能依靠時間版本恢復;可以在單獨的筆記緯度開啓羣聊。
分享:無法權限管理。
客戶端:全客戶端支持。

免費版與VIP版對比

 

2、印象筆記

印象筆記由Evernote進入中國後改的名字,大而全,功能越來越多,而且比較臃腫了。

容量:免費版每月60M。
整理:只能使用一級目錄分類,無多級標題;但搜索強大可搜到圖片中的文字,mac上可用spotlisht搜索。
編輯:網絡性能最優秀,上傳附件圖片很方便;可一鍵簡化格式,便於梳理邏輯。

我現在的使用狀況

最早接觸的就是Evernote了,2011年1月就開始註冊使用,因爲是國際版所以在國內的速度比較慢。後來國內版出來以後直接轉到了印象筆記上,也就是在2013年2月。

 

賬戶信息

 

鑑於使用的時間比較長,用的也比較早。各種功能用的也比較多。

 

目錄分級


有人說不支持目錄分級,我這樣算是變相的目錄分級了?通過在筆記本組下面建立筆記本,並且添加上序列號就OK。
而且,最重要的是,印象筆記可以和各種服務相互鏈接啊!,只需要通過IFTTT在各種服務上鍊接起來就好了。比如微博、Instagram、iOS相冊、Dropbox、Gmail、Google+、多看閱讀、Kindle……

 

至於爲知筆記,我僅僅是用來整理網頁的資料而已。原創筆記基本沒有。但是爲知筆記對筆記內的圖片可以縮放大小啊,而且比較簡潔,小巧。

 

如何相互遷移

1、從印象筆記導入至爲知筆記
直接打開爲知筆記,右上角,選擇文件,導入,安裝提示來做就好了。

導入Evernote

在這裏,科普一個小tips。如何用QQ截圖截取上圖的樣子。一般來說按下Alt鍵就相當於展開了那個下箭頭,我們使用快捷鍵截圖的時候按下Ctrl+Alt+A,會導致窗口消失。怎麼辦呢?
多按一個快捷鍵如Shift。同時按下Shift+Ctrl+Alt,找到位置,準備截圖時鬆開Shift,按A鍵,截圖成功。

2、從爲知筆記導入至印象筆記
在爲知筆記中選擇要導出的文件夾,選擇導出HTML。注意字符集要選擇UTF-8格式。

導出

 

然後返回印象筆記,選擇工具,導入文件夾。添加文件夾後,來源一定要選擇刪除。

導入印象筆記

 

多導入幾次,直到筆記數量不再增加。這時候如果仍有未完成的筆記。打開Mac版Evernote 偏好設置,設置 默認筆記本爲 “題材作業”(導入其他WizNote目錄,選擇其他筆記本就好),選擇HTML 打開方式 爲 Evernote,複選多條筆記(不建議選擇過多,60-100條即可) 打開,中間可能會出現 正在下載內容。

 

或者出現中斷(概率很小),標記該條筆記,打開源頁面,再剪藏一次就好了!

 

最終,WizNote子目錄與Evernote中對應筆記本筆記數量一致時,待Evernote同步後,刪除所有臨時目錄就好了。

最後

選來選去,我決定都用。。。不過以印象筆記爲主,爲知筆記爲輔。

如果你準備下載使用印象筆記,請點擊這個鏈接(印象筆記)註冊下載。
如果你準備使用爲知筆記(WizNote),可以使用我的邀請碼註冊:https://note.wiz.cn/i/3ae2f229 。
感謝閱讀。

結語

 有什麼好的方法及建議可以在評論區大家一起分享,喜歡博主的點波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